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日、台作为亚洲现代农业的典型代表,其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注重耕地保护、农业科技运用、农民组织构建和农业立法等,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日、台农业产业结构成功转型升级实践分析,从中我们认为要提高中国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资源的转换效率,加速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务必抓住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关注点,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力量,明确市场需求,加强宏观管理,准确把握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正确处理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中国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所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厘清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经济学含义,分析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两分法"的可能性缺陷,由此揭示农业多功能拓展态势下农户经营及其转型的可能性图景;进而在把握家庭经营全球性趋势的基础上,构建小农经营及其转型发展的逻辑线索,重点阐明中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文章认为,与美国农户大规模经营及其自我服务、日本农户小规模经营及其生产性服务内卷化不同,中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关键是农业服务的社会化,并由此将小农经营卷入分工经济。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使用邻接权重矩阵,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采用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整体而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促进作用。分区域而言,其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地域差异。具体表现为东、中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其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反而大于对本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有效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但对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加大科研投入、注重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式小农经济既具有传统小农分户经营的特点,又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是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及新型农村家庭结构。中国特色社会小农经济有着独特的结构与重要功能,它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也是当前农民与农村的主要出路。在政策的选择上应该支持小农经济的发展,建立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抑制大规模土地流转和资本下乡经营农业,推动小农生产的产前、产后合作。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农经济,不能忽略中国历史社会条件讨论农业发展趋势,不能就农业谈论农业,不能将农业经营当作小农经济的全部,应该坚持历史和辩证唯物论、整体论及系统论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后危机时代中国家具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中国家具业加工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后危机时代中国家具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着中国家具加工贸易附加值低,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转型升级成本高;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优势不断削弱;欧美各国非关税壁垒制约不断增加等问题,提出了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加工贸易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家具创意与营销,大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发展家具产业集群,统一规划发展家具加工贸易园区;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等后危机时代中国家具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作为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中坚力量,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而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已成为共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地方高校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困境,探索构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旨在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和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提供可供借鉴信息。  相似文献   

7.
杜桐昕 《山西农经》2023,(12):136-138
在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为农业注入科技力量,兼顾绿色生态发展需求,助力传统农业加速转型升级。因此部分企业往往会通过绿色并购来满足生态发展需求,加快企业升级转型的过程。文章将理论演绎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解释绿色并购与企业转型升级、社会责任等内涵,通过对通威股份案例分析,得出结论:转型升级是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绿色并购对我国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具有正向作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地勘单位面临形势与任务的角度分析,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应围绕"以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管理工作提升"为主要任务。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必须有所取舍、坚定不移、系统整合、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9.
中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与中国经济发展趋缓;导致勘查的投资下滑,地勘经济的改革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地勘经济的转型升级,才能保证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解放思想、观念创新,用新常态思维正确研判形势,在困难、影响、危机乃至风险中发现、找准转型升级的途径;抓住机遇,明确定位,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七大战略管理措施和"互联网+地勘经济"的创新驱动,全力推动地勘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地勘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突破要素制约,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研究要素禀赋与农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这有助于从本质层面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使得农业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效率以及高效益,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方法]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用2001—2016年的全国数据,研究要素禀赋变量组与农业转型升级变量组的相关性。[结果]要素禀赋升级能够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要素禀赋中的劳动力、中间投入、科技投入、环境及土地都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中占重要地位,而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相对较小。目前,农业的规模效益凸显,资源利用率仍有上升空间,农业发展处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过渡阶段。[结论]农业转型升级依靠要素禀赋升级,要推动自然要素向高级要素发展,培育劳动力的内生优势,提高科技转化率;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采用绿色生产方式;进一步发挥资本的粘合剂效应,提高农业资本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是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是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我们要进一步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正面临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压力,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实施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供应链管理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供应链管理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具体的供应链管理战略,为我国尽快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资源型企业的发展,非再生资源短缺与耗竭状况凸显,环境污染非常严峻。要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生态共生是基础,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则是必由之路。资源型企业要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必须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视角规划生态战略,树立市场位与生态位并重的理念,全面实施生态工程,加强清洁生产与ISO14000环境管理,加强京津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工业向以生态为导向科技创新型工业转型与升级,建设新型生态工业园区,促进资源型企业技术与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4.
吴茂 《山西农经》2022,(20):56-58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种振兴新策略,产业转型升级是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本保障。文章主要分析了产业发展不充分问题及转型升级后产业发展优势,把转型升级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奋斗目标,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农业的农业转型升级则不仅要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同时也要服务于整个新时代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因而,乡村振兴进程中农业转型升级应坚持以满足人民需求为取向,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取向,以顺应时代发展为取向。但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生产经营主体落后、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因此,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就必须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强农业生产的内生动力,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11月19日,中国乡镇企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二次会议暨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座谈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会长陈萌山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推进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新领域、新环境,乡镇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成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引擎和主体。  相似文献   

17.
《农村合作运动与小农经济变迁: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1928-1949)》一书是一本探讨中国近代农村合作运动与小农经济变迁之间关系的佳作。本文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不仅能够从中总结中国近代合作运动对改造农村经济的经验,而且还能够为现如今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主体。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落后的农村生产方式依然存在,虽然小农经济在改革后已经得到了发展,但其发展模式存在着争议,所以小农经济未来如何发展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社会性小农运行的两种模式的分析,提出了社会性小农是构成小农发展的社会基础这一论调;并通过论证这些年小农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探究了当今小农经济格局,最后指出社会性小农奠定了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和适应性变迁的基础,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肯定了小农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百年小农经济理论逻辑与现实发展——与张新光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小农经济的理论争论与现代发展》一文误解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小农经济的论述,有不顾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农业经济理论和现实发展之嫌,忽视了小农经济消亡的前提和逻辑,也不符合小农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笔者认为我国小农的现代化之路应该在农业外部规模经济和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20.
刘婷 《农业经济》2023,(8):25-27
在数字技术快速融入各个产业领域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以及满足消费质量升级的需要,实施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粮食产业发展仍以传统方式为主,整个粮食产业的产能和抗风险能力较低,亟须融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和现代数字技术,以增强粮食产业的效率和韧性。然而因粮食经营领域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各环节主体凝聚力不强、数据资源共享不充分等因素存在,严重制约着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发展。基于此,剖析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构建与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与政策支撑体系,以期推进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