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父亲是一个平凡的农民,他将自己全部的心智和体力都挥洒在故乡那片广袤的黄土地上。小时候父亲对我特别严格,这让我心里对他充满了陌生,敬畏。父亲的眼睛总让人感到是那么冷峻犀利, 那么不可抗拒,仿佛可以洞察你心底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在拿到很好的成绩时,他也会指着出错的地方质问我,我总是低着头不敢正视他的眼睛,像一只  相似文献   

2.
父亲有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很大、很黑、也很亮,如一泓湛蓝明澈的湖水,让人好生羡慕。   "爸爸,你的眼睛怎么这么好看 ?"小时候的我总爱坐在父亲怀里,揪着他那柔软的眼皮,搓着长长的睫毛问。   "嗯,爸爸的眼睛里有很多很多美妙的东西……"   "我的眼睛里怎么没有…… ?"   "长大了就有了……"   从这以后,我总向往长大,希望自己也能长成父亲那样的眼睛。而且没事儿的时候总想看父亲的眼睛,想从里面找出奇妙的东西。然而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忙忙碌碌的,那双眼睛也陪着他忙碌,不容我有半点"侵占"。   渐渐地,我…  相似文献   

3.
我的故乡四面环水,人们出出进进走的是一条有名的"水泥"路,它在我心里刻下了无法磨灭的记忆。故乡在松嫩平原一个名叫沙陀子的地方。它的东面是烟波浩渺的月亮泡,南面和西面是一望无际的新荒泡,北面是波涛滚滚的洮儿河,可以说,我的故乡从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上孤岛。那时,生活在孤岛上的故乡人出行,春、夏、秋靠行船,冬天靠跑冰。  相似文献   

4.
《艺术与投资》:您的创作历程是怎样的?您为什么会对文字有兴趣?郑路:我出生在一个跟文字有缘分的家庭,我祖父是一个杂文家,写得一手怀素体的好字。我从小就跟他学习书法。我的父亲、叔叔都是搞文字的。我父亲写诗歌写报告文学,我十岁左右的时候,就帮助我的父亲去抄他大量的文章,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必须要以  相似文献   

5.
父子情深     
每年的清明节,我心中有一个结,一颗飘荡在家乡的心,我无法忘记埋藏父亲的故土,父亲死后,我和弟弟们也都慢慢长大,相继离开那个生我养我的土地,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从一个不知世事的孩子,现已为人之父,从一个天真活泼调皮"小子",变成了成熟和经历事态的中年人.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树     
我的父亲喜欢侍弄花草,这我们从小就知道,却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他喜欢上了种树。据母亲告诉我,那还是我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吃李子,将李子核扔在了门前的小花池里,来年春天。眼尖的父亲看到了一棵与众不同的小苗,再长大些.才发现是棵李子树。于是父亲非常的高兴,抱着我夸我从小就知道种树,是个好孩子.从那时开始,他每年都要在房前屋后载几棵树。  相似文献   

7.
我是个苦命的女孩,十几岁就没了母亲,在一家工厂烧锅炉的父亲从此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他期盼我长大后能干出一番事业,为这个贫寒的家庭增辉。然而,大学毕业刚上半年多的班,我却意外下岗了。原因是单位的经济效益太差不得不进行人员分流。  相似文献   

8.
问:我是一名父母双亡的农村青年。我父母在世的时候,由我父亲及两个叔叔一同赡养我祖父、祖母。自从我父母去世后,我承担了赡养祖父的义务,而我的一个叔叔身为国家公务员,却从我祖母手中掠走了本属于我祖母的抚恤金、丧葬费及其他费用,另一个叔叔不但不尽赡养义务,还把我祖母的生活用具都砸烂。如今,我一个人赡养祖母。请问:我该不该尽赡养义务?我祖母的权益如何保障?  相似文献   

9.
心海明灯     
一直以来,在我前行的道路上。总有双眼睛默默地注视着我,激励着我无论遇到怎样的坎坷崎岖。都决不言退。他育我长大、教我做人,宛若一盏燃在我心海的明灯,永远照亮着我的人生。他就是我的父亲。父亲的家乡在安徽桐城的一个偏远农村,茅舍草庐,用奶奶的话说:他们那里几年也走不出一个高中生。而父亲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坚持步行十几里路去城里的学校读书。为了减轻家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     
在我记忆中,父亲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小时候家里处处充满了他爽朗的笑声。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父亲的笑声越来越少了,只看到他的白发逐渐增多,黝黑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年轮,让我常常想起油画大师罗中立所画的《父亲》。上世纪七十年代,家里很贫穷,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只身去闯关东,一去两年杳无音信。第三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父亲回来了,身上穿着走时母亲为他赶制的那件夹克式棉袄,  相似文献   

11.
<正>字典里解释,故乡,是指出生地或长期居住的地方。对大多数常年为生活四处奔波的人来说,已分不清自己的故乡在哪里了,每一个工作过生活过的地方,都好像是故乡,又好像不是。读书的时候写作文,老师常会让大家写与家乡有关的文章,如《我的家乡》《我爱家乡》《乡愁》之类。那时没有离开过家乡,根本不懂游子的心,还想,家乡有什么值得爱的,我还想离开呢。后来,在我小学毕业那年,在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     
父亲负责管理全村的财务工作算起来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二十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二十年。父亲默默地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所热爱的财务工作上。父亲要做好他的本职工作,重要的是管理好村里财务的收支情况。为此,父亲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走家串户掌握实情,有时遇到急事,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看着父亲忙碌的背影,我真想助他一臂之力,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也知道父亲决不会允许我插手的。工作期间,父亲摸过多少黑,挨过多少饿?只有家人知晓。每当这时,我会第一个抱怨父亲不该这样死心踏地去工作,而父亲总是欣慰地说:我又办好了某某事……看着父…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话     
小的时候,喜欢晚上的时光,在小院里,柔和的月色下,听父亲讲故事,杨家将、岳飞传、刘邓大军……那时的我,听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每天晚上吃完饭,坐在父亲的脚边,期盼的就是“话说……”渐渐地,我长大了,父亲的故事讲得少了,做人的道理说的多了。虽然。有时候,我感觉有点厌烦,可我知道,那是父亲的爱,他是一名孜孜不倦的园丁,要让他的“小树”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事业与追求     
对会计最初的认识来源于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是生产队会计。每天,他坐在写字桌前,让一摞摞账本陪他度过。看着父亲的手在算盘上灵活地拨弄珠子,我油生敬意。也就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梦想,希望自己长大后当一名像父亲那样敬业的会计。初中毕业,我报考中专。出于对会计的偏爱,我选择了会计专业。中专四年,是我全面接触会计知识的四年。对待学业,我如饥似渴,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学习各门课程,专业课平均成绩在95分以上,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中专会计课程的学习,并不能满足我对会计知识的渴求。在课余,我挤出时间,自学大专、本科会计专业课…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印象     
我的父亲是一名农民,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会计,他今年已经61岁了,曾先后与七任支部书记共过事。父亲仅上过几年小学,由于他写有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因此后来会计的工作似乎自然而然地落在父亲的肩上,这一挑就是四十几年。小时候,我为父亲是一名农村会计而自豪。因为比起同龄人我要幸运得多。我不但可以玩算盘和账表、印泥,而且父亲每次去外地开会或者到乡里交账回来都会给我带几块糖果。父亲常对我说:“你呀,不能乱动我的账表,那里面有上百万元的资金账,是集体财产呢”。因此我对父亲的账表在心灵深处开始萌发了一种真正的神圣感…  相似文献   

16.
“会汁”这个词也许很平常,但对于我们家来说.却有着特别的含义,凝聚着我们一家三代人的会计情结。我的祖父、父亲和我都从事了不同时期的会计工作.历经解放前.公社化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我出生在广西某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从我懂事的时候起,就没有见过父亲。母亲告诉我,父亲到很远的地方赚钱去了。打从那时候开始,我每天都渴望父亲回家。上小学一年级那年,在一次跟同学争吵中,我得知我的父亲正在监狱里服刑。我哭着跑回家问母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母亲怔愣了很久,然后对我说,小芳,这是真的,在你出生不久,你父亲因贩卖毒品被判无期徒刑,妈妈怕你伤心,所以一直没有告诉你真情,  相似文献   

18.
故乡(散文)     
故乡,常常因俗事而遗忘,常常被挂念所忆起。故乡,在朝风暮雨的间隙常常悬垂起一张泛黄的屏幕,任充满喜怒哀乐的往事一次次无拘无束地滚动,浮沉。那些滚动也许是短暂的,也许是持久的,抑或某一次画面出现了被划伤的碟片一般戛然而止的停顿,跳跃,那些镜头也仍然分外亲切,分外柔美。对我来说,许多伤感的怀念容易被记忆,而更多美好的瞬间却容易稍纵即逝。父亲的老家离我们现在居住的县城仅仅十余公里,他的父母,我的爷爷奶奶已经永远与他们热爱的那片故土融为一体了。每年春节,父亲、我与兄弟姊妹返家一次,上坟、烧香、燃放久违的爆竹,为故去的亲…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拐杖     
小时候,父亲曾让我猜过一个谜语:“生出来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打一物。”我怎么猜也猜不出来,父亲哈哈大笑:“那是人啊!”这笑声还在耳边回荡,父亲却已拄上了拐杖。我写信给兄弟姐妹,告诉说:“年迈的父亲走路需要拐杖了。”不知是我没写清楚还是他们没读懂,每人都邮来一根拐杖,有根雕的、妃子竹的、檀香木的、不锈钢的、带电灯的报警的,国外的弟弟那根更是尖端产品,带伞  相似文献   

20.
父亲     
父亲出生于瑞昌南义上边的小山村里。祖父是个泥匠,祖母务农,家境十分贫寒。父亲六岁时就开始学习放牛、耘禾、砍柴、扯猪草等农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