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自2002年开展农村科技特派行动以来,已在解决"三农"问题,建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但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在深入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为了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的长足发展,将其效用最大化。本文结合案例从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概况、成效方面介绍的其发展现状,根据实际分析目前科技特派行动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完善特派行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行动的基本状况和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困难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引导促进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行动更加持续、有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广大科技人员与科技体制更加高效地对"三农"工作进行服务。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实践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组、科技特派员和农民技术员培养“四位一体”的科技特派创新模式取得的成效,以及在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创新了农业技术服务模式,建立了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冯敏  徐冲 《农业经济》2023,(8):106-108
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推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的有力举措。科技特派技术服务工作在辽宁省实施以来,对加快农村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生产技术与产品品质,深化产学研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辽宁省西部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探索科技特派技术服务对推进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5.
打赢脱贫攻坚战,核心是产业,关键靠科技,探索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是确保脱贫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阐述辽宁省建立科技扶贫工作机制的主要做法及科技扶贫主要模式:"政府+科技+企业+贫困户"科技扶贫院县共建模式、"四位一体"科特派扶持产业脱贫模式、科企合作产研融合扶贫模式,进一步提出探索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龙山县针对科技特派员工作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创造性地建立科技特派信贷联络员制度,由县信用联社选派科技特派信贷联络员,对科技特派员牵头的创业服务项目提供信贷支持。2007年以来,累计投放科技特派信贷资金7亿元,有力推动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促进了县域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7.
张莹  潘百涛 《农业经济》2018,(4):110-111
科技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扶贫开发的"造血"功能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辽宁省农科院科技扶贫工作实践为例,浅析科技扶贫有效做法与经验,提出目前科技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短板,农村人居环境更是突出的短板。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辽宁省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并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问题从明确工作方向、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和强化配齐保障措施三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为改善辽宁省农村人家环境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按照国家确定扶贫标准的要求和辽宁省的实际情况,辽宁省将扶贫标准提高至3200元.扶贫标准的上调,标志着辽宁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必将引发扶贫对象、扶贫任务、扶贫战略的重大转变.要求我们重新梳理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从扶贫政策理念导向、政策衔接、扶贫方式、行动等方面深入分析当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形势下扶贫政策与机制创新举措及行动实践.  相似文献   

10.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在辽宁省"三农"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三是促进了农村产业格局的调整,并分析了农业科技对辽宁省主要农作物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目前辽宁省农业企业科技现状出发,总结了目前全省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类型。通过对四家农业企业的实证分析,找出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功经验,最后提出我省农业企业科技创新模式及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辽宁省农业科技发展、提升农村科技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经济》2004,(9):35-35
为适应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三农”问题研究工作,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决定:辽宁省农村经济研究所自2004年4月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分开独立办公,并加挂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牌子。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是未来"三农"工作的核心和主线。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为涵盖种植业、林业、渔业、农机、畜牧五大领域的综合性省级农业科研机构,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契机,以项目实施为切入点,精良选才,将优秀的科技干部派驻基层,发挥自身科技专长,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辽宁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
杨平  贾峤  吕萍 《农业经济》2012,(9):125-126
粮食流通是连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分析辽宁省粮食流通的"批发市场农户"、"契约"、"一体化"模式,研究不同流通模式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促进辽宁省粮食流通的高效运转,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农业技术学校是经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计委批准成立的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的省属中等专业学校 ,隶属于辽宁省农业厅 ,并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全国OS TA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辽宁省职业技能鉴定研究会。学校位于沈阳市东陵路 78号 (辽宁农业展览馆院内 ) ,占地 2 0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毗邻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 ,科技氛围浓厚 ,环境优美 ,交通方便。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教职员工 1 80人 ,专职教师 80 %以上具备中、高级职称。拥有满足教学和职业技能鉴定需要的各种…  相似文献   

16.
正70岁的蔡龙辉原先是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濉溪镇大元村贫困户。"现在一年收入,抵得上过去3年,日子总算好起来了。"蔡龙辉回忆起过去,眼圈泛红。和他一样,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当地农户还有很多,这些变化离不开"科特派(科技特派员的简称)+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10多年来,福建省科特派、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研究员黄新忠,积极推动最新果树科技进农家、入企业、到基地,在他及其团队践行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下,全省建立起多个果树示范基地,为贫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竞争的主要根源和最直接动力。辽宁省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老工业基地改造,在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同时,着力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政府科研院所(以下简称“科研院所”)作为全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基础研究、战略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重要部门。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科技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8.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辽宁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农民合作社总量虽然保持增长,但在监测合格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中,存量排至全国28位,高质量示范社发展缓慢。如何破解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难题,对辽宁省而言是当务之急。我们从创建标准社、健全退出机制、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和税收优惠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旅游是近年来中国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辽宁省工业旅游已经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光明的前景;在阐述什么是工业旅游及工业旅游的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辽宁省开展工业旅游的主客观条件,剖析了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促进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科研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认真贯彻"调整结构、提升能力、完善机制、优化环境"的人才工作方针,大力实施以构建现代化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为核心的人才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农科院特点相适应的人才发展观初步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与人才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引才聚才环境不断优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科技需要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