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落实新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深入研究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我国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阐述了生态保护与当前耕地保护政策存在的主要矛盾,指出应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重新确定新时期耕地保护的理论基础和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协调处理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是福建省宁 德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确定城镇化水平的综合指标后,对耕地面积、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进 行了描述。整体来看,随着宁德市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数量呈下降趋势。表明耕地保护任务还很 艰巨。利用协调度指标对宁德市1978~2010年的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两者关系经历了不协调,协调,不协调3个阶段。这反映了城镇化建设与耕地资源保护的矛盾。对耕地与 城镇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拟合发现有代表两种发展趋势的倒S曲线、倒U曲线,表明随着城镇化水平推进, 耕地面积有可能缓慢稳定,但也可能加速减少。后者是要极力避免的一种趋势。为研究城镇化水平与耕地 面积的动态关系,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城镇 化发展对耕地面积变化作用逐期增大,从第4期开始稳定在5.2%左右;耕地面积变化对城镇化发展影响 逐渐变大,在第1期对城镇化发展影响为10.61%,到第10期达到20.43%。最后,论文提出了严格执行 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耕地保护制度70年:历史嬗变、现实探源及路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解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嬗变过程,凝练政策演化的综合归因和隐性规律,廓清新时代耕地保护方向。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经历了"意识觉醒—概念深化—制度发展—转型完善"的过程;(2)耕地保护制度的内涵变革呈现出从"数量"转变为"数量+质量",再跃迁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均衡管理,完成了由"国策—基本国策—生命线—红线"的地位进阶;(3)耕地保护的现实障碍主要源于行政体制、资源本底、质量风险和生态健康4大逻辑本体。研究结论:耕地保护面临体制效能发挥不充分和区域空间不均衡的新矛盾,应加快形成"多元共同体+制度平台+科学测算+监管体系+学理认知"的耕地结构域保护多维交互优化路径,支撑新时代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5.
文章回顾了2012—2022年我国发布的耕地保护政策,采取政策量化分析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耕地数量变化、耕地质量建设和生态保护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近十年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不断完善和细化,但政策手段使用并不均衡;全国耕地数量趋稳并逐步回升,但也面临耕地总体质量不高、耕地生态建设和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下一阶段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时,应科学利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手段,充分发挥各政策手段的优势,特别是针对耕地质量建设和生态保护等问题,进一步从经济运行层面探讨经济手段的使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同时还要关注耕地涉及的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耕地阈值、不同主体的需求问题,并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和制度需求者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我国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耕地数量的多少和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合理地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我国耕地减少的现实危机及原因,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力求为进一步有效地保护耕地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7.
别欠下耕地的生态债——浅论我国耕地的生态补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对耕地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运用生态补偿的方式保护耕地不失为一种良策,这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但是我国在对耕地进行数量补偿的同时,却忽视了对耕地质量和耕地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8.
我国耕地保护机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从耕地利用和最基本单元农户入手,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农户土地利用与保护问题,探讨我国耕地保护的微观机制,以及促使农户将耕地保护纳入其决策系统的外部环境,从而解决我国耕地保护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城镇化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城镇化建设用地和耕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保护形势严峻。文章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与系统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仍是四川省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二是城镇化人口逐年增加,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三是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体系建设区域合理。而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耕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2010~2012年四川省每年耕地面积减少2.8万hm~2。并提出合理规划土地规划,建立健全耕地保护体系;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提高人们耕地保护意识;提高土地利用技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走向产业化等方面促进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叶艳妹吴次芳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耕地,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的问题是宏观调控、行政管理、总体规划、法制保障、动态监测等等,这无疑都是十分正确和非常有意义的。然而,从长远观点和根本意义上分析,土地...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探析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的立法定位,准确把握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的调整范畴,为正在制定的《耕地保护法》关于“国家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提供具体的立法建议。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和制度目标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在认识论层面,耕地权利设限与补偿的法权基础模糊;在本体论层面,耕地保护补偿的内涵外延尚存争议;在价值论层面,生态供益与增益的激励属性无从彰显。(2)耕地具有资源利益和生态利益一体两面共存的属性,《耕地保护法(草案)》相关条款仍是在“资源—管制”立法理念下的产物,存在显著构造缺陷。(3)以补偿目的为基准,该制度涵盖耕地资源存续补偿与耕地生态保护补偿;以补偿属性为基准,该制度包括耕地保护填平补偿与耕地保护奖励补助。研究结论:建议通过“一般规定+具体制度群”的立法模式在《耕地保护法》中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从而实现该制度维护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目标定位、价值导向和功能预设。  相似文献   

12.
耕地多功能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农业多功能性出发提出了耕地多功能保护的研究课题,通过对耕地利用特性的分析,指出耕地多功能保护是由其土地利用多宜性突出、多功能综合比较优势明显和土地利用目的公益性强所决定的.结合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耕地保护的实际需要,明确了耕地多功能保护研究目标和任务.并对耕地保护底线确定、耕地多功能价值评估和耕地多功能保护效益区域核算等研究内容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行政命令式耕地保护模式过分依赖行政力量推动,僵硬死板的制度无法应对灵活多变的市 场,且耕地保护制度在某些地方执行中出现偏差,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令在与市场、农民、地方政府磨 合中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流失,但并未根本扭转我 国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形势,耕地保护效果欠佳,急需向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 度转型。通过构建市场化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粮食补贴成本社会分摊 机制和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等手段,调动耕地保护中各方主体维护自己耕地权利的热情,解决耕地 保护的外部性问题,降低耕地保护成本,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完成土地要素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 转变,保证经济运行和土地资源双重可持续发展,实现耕地保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面向新时代的耕地保护矛盾与创新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基于新时代耕地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分析耕地保护所面临的新矛盾,为支撑2035年基本现代化的耕地保护战略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对比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保护目标及其演进,结合新时代耕地保护所面临的美好生活高要求、贸易争端复杂性和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新形势,揭示中国耕地保护在美好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农业技术进步和全球耕地利用等方面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研究结论:耕地资源的有限性短缺将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耕地资源要素对于2035年基本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支撑能力有待提升。为此,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主要是:以格局优化统筹全国耕地资源保护新空间;以耕地生态健康提升耕地综合产能;以海外耕地资源布局和结构调整增强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有着悠久的土地开发历史。远在距今3000多年以前的夏商时代,肃慎人即在这里开发荒地,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及至金代开垦着地达1764万亩,是古代农垦史上的一个高峰。元朝实行屯田,明代无大建树。  相似文献   

16.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完善的耕地保护政策对于耕地保护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分析我国现行耕地保护政策体系、耕地面积变化及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我国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力的多元回归模型,并据此分析了1984~1999年期间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运行效果。分析发现:1986年以来的耕地保护政策实施保护了相当于1999年耕地面积0.87%的耕地数量(112.85万ha);1997年以来的耕地保护政策实施保护了相当于1999年耕地面积0.76%的耕地数量(98.47万ha)。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的现行耕地保护政策还不够完善,而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的难度较大。就此问题,从整体完善耕地保护政策的角度,探讨进一步增强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全面加入WTO后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冲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全面加入WTO后,从耕地保护主体、制度和耕地结构及耕地质量完全消耗等方面论证了它对我国耕地保护形成的冲击,井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耕地生态价值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耕地大量流失的状况,分析了其深层次的原因,在提出将耕地的生态效益考虑进耕地价值之中的基础上,阐述了耕地生态价值核算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并建议将耕地的生态价值内化,建立起保护耕地的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优化耕地保护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和建设用地紧缺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耕地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本文对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关于耕地保护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对耕地保护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耕地保护的效果如何,其政策设计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而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则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必须对地方政府的行为加以有效约束,对农民的行为给予有效激励,确保二者共同致力于耕地保护。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要从优化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完善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健全技术与制度支持体系、鼓励农民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等五方面进行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耕地保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周玲  卢静 《农村经济》2004,(2):30-32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耕地保护造成了较强烈的冲击 ,为了提出更有效的耕地保护措施 ,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生态建设等新形势对耕地保护造成的压力 ,认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金短缺是制约耕地保护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 ,提出完善耕地保护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