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随着"三农"问题的发展变化而做出的有针对的战略考量,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内部社会经济体系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因此,科学客观地评价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综合特征及其差异性,并划分乡村发展类型对于新时代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选取河北省为典型实证进行研究,通过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乡村性指数进行测度,运用ESDA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空间分异格局,并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乡村发展类型进行划分。[结果]河北省县域乡村性指数差异明显,并呈现出"低值集聚,高值分散"的分布态势;河北省乡村性指数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在总体趋势和局部相关性分析中呈现"U"型曲线和"两核一带"的空间格局,邻域单元相互作用显著;根据乡村性指标体系的评价层特征,可以将河北省乡村发展划分为产业主导型、生态友好型、内化提升型、资本推动型和均衡发展型5种类型,不同类型乡村的发展策略和发展道路存在着差异。[结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目标发生改变,通过对乡村性这一综合指标测算可以揭示区域乡村发展的空间格局和类型差异,从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以全国三批1 199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从全国、省域及区域尺度分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乡村旅游重点村呈现出“两核一带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两核即:京津冀多圈层核心、长三角多圈层核心;一带即:太行山集聚带;两区分别为:青甘集聚区、川渝黔集聚区。据此提出京津冀大都市带动型乡村振兴示范区、长三角城乡融合型乡村振兴示范区、环太行旅游联动型乡村振兴示范区、青甘农文旅融合型乡村振兴示范区、川渝黔文旅体融合型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江西省乡村聚落发展及演变现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从乡村聚落发展优化的角度提出具体建议,对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运用GIS102操作平台对江西省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情况以乡村聚落密度、乡村规模以及人口密度进行空间等级划分,通过计算最临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地理联系率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江西省市域和县域内的乡村聚落在乡村规模、人口密度以及聚落分布密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特点,且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在空间上的均衡、配合程度较高。[结论](1)江西省乡村聚落分布密度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形成以南昌市为中心,包含宜春市、萍乡市和上饶市大部分县域的北部密集区,主要为北部赣江流域下游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区,抚州市南部和赣州市大部分区域乡村聚落分布密度较小; (2)江西省乡村聚落在空间上整体呈集聚型分布且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3)其乡村规模较大的聚落多分布在上饶、赣州、九江和宜春等地,反映出江西省丘陵区和山地区的乡村聚落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区是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主要场所,农村社区治理效果直接关系着农民生产生活的质量与水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当前农村社区治理取得了良好进展,在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社区治理依然存在治理力量薄弱、治理方式陈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重视农村社区治理问题研究,探究改进对策,对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结构类型和空间特征,分析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对重庆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指导意义。[方法]文章利用GIS技术定量分析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空间分布模型探究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利用地理联系率探析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与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的配合度。采用回归模型从整体上对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不同经济发展区域关系进行研究,试图得到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结果]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具有4种类型,农事体验类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43.46%,乡村文化类所占比重最低为2.30%。乡村旅游空间布局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4种乡村旅游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都呈现集中分布, 4种类型的景点与人口和经济的配合度较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县级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均衡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外,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仅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低度相关性,不同经济区相关系数差异较大。[结论]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既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表明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对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拓展乡村旅游类型,提高乡村文化类景点的数量和比重,促进重庆市乡村旅游产业的均衡发展,实现不同经济区乡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破解“三农”问题的系统部署,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对乡村振兴状况进行评价,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也是当前研究热点,可为发达地区乡村振兴评价和针对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丰富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理论上可为衡量乡村振兴发展状况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实践中可为江苏省乡村振兴实现进一步的突破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文章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为例,基于“指标体系—空间格局—空间分类”的研究主线,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领域建立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协调度模型对乡村发展水平和协调度进行评价,并开展乡村振兴的格局解析与分区研究。结果 江苏省乡村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表现为 “苏南最高、苏中居中、苏北最低”的空间格局;江苏省乡村振兴协调度存在明显差异,呈现“中部最高、南部居中、北部最低”的分布特征;综合发展水平与协调度,将研究区乡村发展分为重点突破型、全面推进型、协调发展型、优化提升型。结论 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现有研究成果探索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并针对不同类型地区提出相应的振兴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乡村资源与规划的集中收缩是现状分析和新一轮政策引导的明确指向,文章通过分析鲁西南原生农业型乡村规划实际,从居住、公共服务支撑、文娱休闲、消费4个微观层面考察生活空间构建对应"收缩"的现状,为制定相关响应对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样本。[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际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案例乡村展开乡村规划、社区建设、生活空间现状的综合调研,总结出区域现状和特征。[结果]新旧乡村社区存在原有生活方式与人居条件的不平衡发展,呈现破与立的矛盾多样性;人员结构、老龄化等问题没有得到切实的空间响应,新型乡村社区建设的城市化思维植入严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空间与人口规模、人员结构的综合统筹仍不够合理,资源分散且设施陈旧;文娱休闲空间微观响应没有切合居民生活方式由农闲向休闲的转化特质;单一化、散点式消费空间难以提升并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乡土特色的集市正逐步消亡,侧面加剧了乡土文化的衰退。[结论]"精明收缩"理论的应用不单单在于规划层面的实操,更在于精细化的落地实施和价值评判;面对收缩实质,乡村社区生活空间发展应变"被动"为"主动",在生态产业与生态社区耦合发展、居住空间分类整合、公共资源集约等方面积极调整。  相似文献   

8.
乡村文化空间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和有力保障,是传承农村优秀文化、满足乡村多元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要准确把握乡村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乡村文化空间建设,提高重视程度,找准实现路径,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打造乡村文化空间品牌。  相似文献   

9.
陈盈 《山西农经》2023,(2):99-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在城市的居民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归自然,这使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极为重要。文章以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以下简称高坡乡)为研究对象,围绕高坡乡当前旅游发展情况及本土乡情,探析了乡村旅游对农村产业结构、乡土文化、居住环境、治理情况、收入水平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发现了高坡乡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本文刻画了乡村产业振兴作用下劳动力与资本的运行规律,构建乡村产业振兴影响农民共同富裕的逻辑框架,利用200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系统考察乡村产业振兴的农民共同富裕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表明,乡村产业振兴具有显著、持续的农民共同富裕效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揭示,乡村产业振兴通过城乡融合效应、空间匹配效应以及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同时基于地理距离演变规律分析显示,乡村产业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局域性。调节效应分析发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农民共同富裕效应受到市场化水平的正向调节。结论提示,要持续推进乡村的转型发展与产业振兴,改善乡村产业振兴的空间外溢条件,从而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生态环境较脆弱的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聚集分布特征及规律进行研究,以期对陕北地区完善乡村聚落功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文章运用最临近点指数判别其空间分布类型,并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地理联系率对其分布均衡程度和地理联系程度进行考量,通过核密度图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分布指向,在此基础上分析空间集聚分布规律。[结果]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整体趋于集聚分布,且都表现出带状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和川台地后缘及坡麓,沿河流分布特征明显。[结论]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包含以米脂县、绥德县、子洲和佳县为主的榆林市密集区和以宝塔区、子长和延长为主的延安市密集区;从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整体分布来看,北部榆林市乡村聚落密度明显大于南部延安市乡村聚落密度,且形成了绥德县和宝塔区为中心的人口密集区;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可分为无定河下游地区、以窑洞为主要居住形式的黄土沟壑区和黄土沟壑区与风沙区的交界过度地带3个区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数字乡村建设的阿里县域指数,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数字化发展影响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广西县域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存在空间集聚现象,显著的HH区为桂西地区,显著的LL区为桂北地区;乡村数字化发展对广西乡村产业振兴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存在空间差异,呈现从北到南依次递减的特征;乡村数字化发展主要通过数字基础设施与经济数字化两方面对乡村产业振兴产生影响,且其更能推动经济欠发达、财政能力薄弱、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地区的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一直是我国百年乡村建设史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公共空间对乡村建设而言意义重大。通过对民国时期苏南地区乡村建设运动史料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公共空间主要包括民众茶园、农事展览会/陈列馆(室)、民众图书馆、民众公园与体育健身场等形态,发挥着社会性、教育性、休闲娱乐、文化革新、组织民众等功能。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公共空间的发展实践对当代的启示有:围绕乡村公共生活紧扣群众需求发展空间,结合多元媒介及文化服务挖掘空间的复合多功能,空间建构中社会力量的参与,空间发展中新社会动员模式的生成等;从空间形态、空间功能、空间发展策略等方面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公共空间、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生动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性变化、乡村转型发展成为近年学术研究的热点,但关于乡村性变化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关系尚少有研究。[方法]以西南地区267个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乡村性与乡村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优化后的熵权法和ESDA方法,研究2015年相对于2005年西南地区贫困县乡村性和乡村转型的空间变化特征;并选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乡村转型发展与乡村性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2015年相对于2005年,研究区乡村性变化值在-0.454 4~-0.047 8之间变动,乡村性变化值较大的县域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的四川盆地周边低山丘陵和平行岭谷地形区,以及云贵高原的滇中、黔中与城市邻近县域;各县域乡村转型度值在0.190 0~0.646 9之间变化,按照转型度由低到高可以分5级,其中,乡村转型度较低(Ⅱ级)和乡村转型度中等(Ⅲ级)的县域分布广泛;乡村转型与乡村性变化的耦合协调度值在-0.736 3~-0.339 8之间变化,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差异比较明显,有4个县域属于拮抗不协调类型,大多数县域属于低级或中级耦合协调类型。[结论]西南贫困地区乡村性变化和乡村转型发展度在空间分布上与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及区位条件的分异大体吻合,地势平缓、区位条件较好县域的乡村性变化、乡村转型度、耦合协调水平整体优于地理条件较差县域。应根据耦合协调发展差异,因地因时制宜强化乡村产业发展、完善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区域发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作为《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的六大行动计划之一,是上海实施乡村振兴工作的“牛鼻子”,也是上海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升乡村风貌、补好农村短板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抓手。2019年5月,上海市政府制定《关于切实改善本市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和乡村风貌进一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超大城市乡村振兴道路,计划到2022年约5万户农民实现相对集中居住。  相似文献   

16.
构建生态、和谐、文明的乡村,是党的十九大对"三农"建设发展的总要求。在互联网的普及下,作为重要抓手的数字乡村建设正在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成为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结合点。文章以数字乡村建设为背景,加快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数字化建设为突破口,提出建议,以期助力乡村振兴,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城乡协同发展,探索数字乡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对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为研究对象,测算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进而测度两者耦合协调度,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呈整体上升趋势,而乡村振兴发展总体相对滞后。其次,两者耦合协调程度逐渐向有序、协调的高水平阶段迈进,空间上呈“东高西低”。最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正向溢出效应明显,政府干预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化水平等推动两者协调发展。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农业财政投入,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以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旅游作为我国农村扶贫的重要手段,而旅游业的发展对乡村用地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典型城郊旅游村庄西庄村的用地格局演变展开研究,识别当前旅游用地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合理划定村级“三生空间”和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Google Earth高精度遥感图像,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ArcGIS空间分析和马尔科夫模型,对1985—2017年西庄村用地格局演变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在旅游业影响下,西庄村旅游用地和其他商服用地持续扩张,耕地、园地和林地持续缩小; 用地功能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居住向旅游用地和其他商服用地的多功能转变,且各阶段转变的主导类型不同; 以旅游用地为主的建设用地扩展强度呈倒“U”型趋势,不同阶段表现为渐进式蔓延扩展、爆炸式多点扩展、填补式内涵挖潜和稳定有序扩展模式; 旅游区位优势、旅游市场需求、先锋农户带动及政府乡村旅游政策是典型城郊旅游乡村用地格局演变的主导因素。[结论]乡村旅游业发展应结合村级“三生空间”划定,科学划定产业用地空间,控制旅游用地无序扩张,促进乡村空间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县域在空间地理形态上是城镇与乡村连接点,通过分析贵州省乡村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对统筹贵州省乡村空间发展,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 文章通过构建贵州省乡村空间分类量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其乡村空间发展水平,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结果 从贵州省乡村空间发展水平的Moran象限分布来看,村落保护对乡村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在逐渐加强,乡村空间发展的高水平县域聚集在以贵阳为中心的白水河谷地区,该地区资源丰厚,利于集中发展。低值水平区聚集在黔东北的铜仁市和黔东南的黔南州,该地区多为山地和丘陵,城镇化发展水平低,部分县域交通条件较差,乡村贫困化呈现出东部、南部、西部高,中部和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结论 贵州省县域乡村生产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其空间布局呈现较强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定量评估陕西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该省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选择2012—2021年陕西省的相关指标数据,采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ArcGIS软件和GeoDa软件对两者空间差异和耦合发展时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1)2012—2021年陕西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逐步缩小,趋向均衡发展,新型城镇化空间差异变化不大;(2)各区域内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城乡发展不均衡性得到改善,在空间上表现为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3)随着各地区水平提升的不同,耦合协调水平的区域差距加大,个别城市存在明显的单系统发展滞后问题,陕南地区受区域高水平城市带动效应不强。结论 陕西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正处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两者发展趋势呈正相关,未来需加强区域间合作,突破区位限制,推动陕西省向多元化驱动的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效结合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