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庙和庙会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最初主要是古代农业社会中神灵崇拜意识的产物,后来不断融合其它思想意识和外来宗教信仰,形成一种丰富而复杂的意识混合体。据方志和有关文集记载,明清时期苏州农村的庙会活动丰富多彩,有官府组织的,也有民间自发集成的。从其活动内容和方式来看,这些庙会或反映了传统农业生产特色,或展示了与农业有关的时代经济新面貌,因此,研究明清时期苏州农村庙会,对于了解这一时期苏州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和市镇的发展壮大,无疑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琦 《中国农史》1998,17(4):69-75
漕运的发展与古代农业经济的演变格局,与区域农业生产水平,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农业的发展状况决定漕运的动向,漕运的发展反映农业经济的变化情况。秦汉时期北方农业经济在全国遥遥领先,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宋代"苏湖熟,天下足"谚语流行,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新谚流传─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这种发展轨迹与特点,在漕运中得到了全面的反映。通过剖析漕运与农业经济的关系,我们确能更深入地认识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与一些重要区域的农业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3.
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考古通过考古发掘获取古代植物遗存,分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植物考古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农业起源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农业起源与新石器时代相关,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绝对年代在距今10000-4000年间,期间中国广大区域内分布着一些并行发展的考古学文化区系。文章分别介绍了西辽河上游、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黄河上游、长江下游、长江中游和长江上游等七个区系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通过对每个区系内植物考古新发现的全面梳理,系统阐述本世纪以来我国植物考古的研究成果,及其在中国农业起源研究中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自振 《中国农史》1993,12(4):27-37
明清东南山区农业发展的实际。对于研究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和农业历史,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文把东南山区从东南地区脱分出来,并从区域社会经济角度,对其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性质、特点,进行了专门、具体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人之所生,衣与食也;衣食所生,水与土也”。可见,水与土两者对人类生存是何等重要。中国古代农业的兴衰,莫不与农田水利息息相关。《明清农田水利研究》是研讨明清时期农田水利的一本专著,全书分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山区和边疆地区四大区域,由13篇专论汇集而成。此书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张芳先生撰著,是其多年潜心研究的结晶。全书史论相间,专深不狭,发隐钩潜,创获良多,窥见其研究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此书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向纵深发展的时期,农田…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艺术品收藏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中国明清时期油画是我国油画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也决定了中国明清时期油画不仅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所以对中国明清时期油画收藏价值做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明清时期油画市场价值做出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化与历史价值角度,对明清时期油画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整个社会正处于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深深感到,要在这一历史转折时期能够卓有成效地领导工作,就必须实现经验型决策向科学化决策的转变,加强对本市未来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研究.研究枝城市的发展战略,最关键的是要吃透市情.我们枝城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清江出口处和长江与焦柳铁路的交汇处,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绪球 《中国农史》1996,15(3):18-22
长江中游是目前全国发现史前稻作遗存最多的地区。1992年有关统计,在全国各地发现和公布的99处史前稻作遗存中,长江中游就占了41处。在这些遗存中,湖北城背溪、关庙山、屈家岭和湖南彭头山、皂市等遗址的发现特别重要,已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以关庙山遗址为代表的史前社会经济属于典型的以稻作农业为主的经济类型。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发展水平及特点并不一样。要对关庙山史前稻作文化作出客现而科学的评价,大致了解整个长江中游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概况,乃是不可缺少的。本文欲综合有关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对此作一比较系统的概述。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之一。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古老农区陕西的农书撰著在陕西及中国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地区社会经济、农业生产、学术文化的发展变化为背景,论述了明清陕西农书的种类、内容、特点及繁盛原因;并从农学思想、耕作栽培、地下水资源开发、农业机械、蚕桑诸方面,概括和肯定了陕西明清农学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11.
正为全面履行政策性金融职能,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湖北省分行成立调研组,选取了十堰、当阳、老河口、钟祥、麻城五个县市开展调查走访,对各地农业农村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并结合各地信贷支持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一、调研地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的农业土地占有方式,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一样,有官田(公田)与民田(私田)之分。明清时期国有土地的农业经营方式主要采取屯田制经营。民田的经营形式,则有自耕农经营、地主佃仆制经营、地主雇佣制经营、地主一般租佃制经营、农奴制经营等各种具体形式。其中地主一般租佃制经营是最主要,最普遍的农业经营形式。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在封建农业土地关系上,它既继承了历代封建农业的基本制度,同时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特定条件,出现了一些封建社会晚期所孕育的特征:第一、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急速发展;第二、封建宗法关系减弱;第三、永佃制盛行。永佃制是租佃形态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经济所特有的弹性特质。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文明属于典型的农耕文明形态,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贡献率最大的生产部门,从古至今,对农业的认识不绝于史册。农史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的观点研究农业生产与技术、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及农业思想历史演进及其规律性的一门交叉学科1。农业历史的综合研究需要贯通自然科学尤其是农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且在农史学理论、农业科技史、农政史、农业经济史、农业考古、农业文化史等诸多领域有专精的造诣和功力,因而,有能力对中国农业历史进行多视角、多领域的综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地区同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光、热、水、气、土等自然条件亦大致相当,但两地的经济水平却颇有差别,其原因复杂多样,本文仅以明清时期两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比较对象,讨论了以下问题:1.农业经营重点的次第转变;2.劳动力转移的不同途径及其对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转变的正负作用;3.城、镇工商业经济对当地农业的不同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明清杭嘉湖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农村经济的主要变化。在农业种植上,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农民将生产的重点由粮食作物转向了经济作物,商业性农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在经营结构上,为了交纳赋税,维持再生产,农民将重点由农业经营转向了副业和手工业生产。这种生产主要不是传统的男耕女织,以副补农,而是以交换为前提的小商品生产。在这种生产中,两极分化不断出现。由此反映了明清时期杭嘉湖农村经济已开始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作为商品交流、交换中心的市镇,就是在这种生产前提下产生和扩大的。市镇繁盛的程度、分布的密度与当地经济发展大体成正比,也反映了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6.
张家炎 《中国农史》1996,15(3):62-69,91
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地区同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光、热、水、气、土等自然条件亦大致相当,但两地的经济水平却颇有差别,其原因复杂多样,本文仅以明清时期两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比较对象,讨论了以下问题:1.农业经营重点的次第转变;2.劳动力转移的不同途径及其对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转变的正负作用;3.城、镇工商业经济对当地农业的不同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明清长江中游山区的灌溉水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民 《中国农史》1993,12(2):35-47
明清时期,随着农业垦殖的扩张,长江中游丘陵山区的陂塘类小型灌溉水利得到了长足发展(当时科枝条件限内)。各地灌溉设施因地制宜,各有特色,但发展不平衡。又表现出规模小、存废交替无常等共同特点。这个时期所创建的灌溉设施中,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由于垦殖盲目扩张,垦殖与水利建设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垦殖过度给水利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水利难以保证农业垦殖的维持与发展。山区农民“以水为命”,“惜水如血”,在灌溉水利的经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如何妥善处理小农经济条件下农业灌溉与多种经营、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关系,至今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经济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对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隋唐时期(581—907 AD是我国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关键时期,江苏淮北地区又地处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碰撞的关键地带,研究其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可以透视隋唐社会的发展演化状况。本文基于连云港孔望山墓地的农业考古研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探究了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的农业经济状况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延续了自大汶口早期(6300—5600 BP)就形成的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形成了“稻、粟、黍、小麦、大麦、大豆”六种作物共同种植的农业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水稻、小麦和粟的种植在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中位居主要位置,而大麦、黍和大豆作物的种植仅位居次要位置。隋唐时期的气候变暖、均田制度的实施、田制与赋役制度的调整是促使江苏淮北地区农业经济繁荣发展并延续多品种农业种植体系的主要因素。而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作物产量本身的差异是江苏淮北地区隋唐时期先民选择以水稻、小麦和粟为主要作物进行种植的原因。本文为探究历史时期社会演变、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提供了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9.
书讯     
《明清长江中下游渔业经济研究》出版由尹玲玲撰著的《明清长江中下游渔业经济研究》一书 ,于 2 0 0 4年 7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全书36.6万字。该书在较为全面地掌握历史资料 ,吸取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明代开始全国范围内系统地设置渔税征收机构河泊所的置废和渔课征收数量的增减这个角度 ,以明清府州为范围 ,全面考察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长江三角洲地区渔业的兴衰。全书从河泊所的裁革、渔业经济的兴衰反映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水系的变化 ,并论述了有关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渔业生产 (捕捞 )、加工、运销及水产市场的分…  相似文献   

20.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也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呈现出凝聚型空间分布状态;(2)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现“局部聚集,整体分散”的分布特征,且分布密度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3)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呈现明显的聚集特征,空间自相关性表现较为显著,且正相关为主要空间关联类型;(4)长江中游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受资源禀赋、道路交通、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以及人口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