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治理,可从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基因入手,探寻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消极影响和内涵价值,及其与现代文明的契合。云浮乡贤理事会诞生于有着宗族制度、乡规民约、礼法兼治等文化基因的转型社会,具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和广泛的社会根源,其对扩大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创新乡村治理制度、加强乡村管理等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应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乡贤理事会的作用,以村民的积极认同作为乡村治理的价值基础,礼法并用,从而推进乡村社会稳定、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政权悬浮"的传统乡村社会逐渐消亡的情况下,新的"制度嵌入"没有完全形成和稳固现代化社会资本,导致乡村治理受到掣肘——乡村治理的主体与场域、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等的疏离化。随着国家权力的上移及政治现代化的诉求,以新型乡贤精英、乡规民约和乡村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内生性力量在乡村治理中重获发展空间,此时要整合村民自治制度、法治规范及基层自治组织等外生性力量,融入到现代乡村内生性力量的培育和形成过程,打破"制度嵌入"对内生性力量形成的障碍,形成"内外联动",引导乡村内生性与外生性力量真正融合,提高乡村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乡贤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贤正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当下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浙江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积极培育和吸引在外或本地经商、从政、为学的"能人""贤人""名人"等新时代的乡贤回归农村,参与、支持、投资新农村建设,破解乡村社会治理缺人才的问题。"乡贤参事会协商文化村治模式"获2016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好评如潮,各地政府鼓励多方力量参与乡村振兴。乡贤,一个模糊的名字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新乡贤参与振兴乡村、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里重要一环,基层稳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繁荣的前提。因此,"请贤、招贤、留贤"要成为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上海郊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紧紧围绕村域发展、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认真梳理乡村文化的基本价值,探求乡村文化的基本规律,激活传统"乡贤文化",充分发挥当代乡贤在推动乡村发展和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让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基于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模型,本文阐述了"新乡贤"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意义与作用,通过构建乡村治理中的乡镇政府、村"两委"和乡贤理事会为博弈双方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双方在乡村社会外生权威缺乏,内生权威式微的治理局面下,采取的策略及稳定性问题。本文借助仿真工具,将博弈参与者的动态演化过程,以及参数调整对于双方策略选择的影响过程进行展示。通过研究发现博弈双方的策略稳定性与双方合作的协同收益、收益分配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正相关,与双方的投入成本成反比,存在使双方合作策略处于长期稳定性的合理利益分配组合。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加强博弈双方合作和乡贤理事会对乡村治理的深度科学参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时强调:“新时代,要更加注重引导和培养乡贤,使其成为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和乡村文化的弘扬者。”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深陷“人才空心化”的困局。鉴于此,山东省东平县朝阳庄村以乡贤理事会为载体,内举能士、外纳贤才;以乡贤人脉为枢纽,链接资源、厚植产业;以乡贤带动为支撑,焕活参与、纵深治理,使乡贤成为人才振兴的领航者、产业兴旺的践行者、治理有效的助推者,探索出了一条乡村人才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社会下乡村的封闭治理不同,目前我国的乡村治理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内外多主体交融的治理。文章在分析各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时触发的原生与次生性风险基础上,提出利益博弈是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风险形成的天然基点,为平衡各方利益,应坚持多元利益观,构建以党为中心的多元治理风险防范模式,具体而言,就是以党为中心、政府重点参与、村民自治组织为中坚、村民为主体、社会其他力量为辅助的多元治理体系。在乡村治理中乡贤主德治、政府主法治、村民主自治,党委全面领导的协同治理机制,巩固党在基层的领导地位、发掘乡村自身潜力、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华文明深深植根于农耕文化。乡村体量大、治理难度高,在新时代背景下又提出更高的治理要求,新乡贤是对传统乡贤的继承与发展,对乡村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湖北省松滋市等地调查,采用嵌入性理论,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建议,提高新乡贤治理参与率,使新乡贤在乡村振兴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财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础性制度保障,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代财政制度时,财政要通过支持和引导行为的作用,发挥社会整合和价值引导作用,构建利益协调和稳定机制,最终形成包含政府、市场、社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和村委会等多元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乡村治理制度框架,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财力保障机制。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浙江省平湖市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途径,创新推广"股份分红+善治积分"乡村治理模式,采用积分制推动乡村善治,有效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加快从"事"到"制"和"治"的转变,以"小积分"撬动社会"大治理",该做法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积分制八大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在构建和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社会组织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载体,在协商集体事务、推进公益事业、组织志愿服务、传承优良传统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安徽省绩溪县尚村实地调研时,发现了"积谷会"这一社会组织,其服务能力和发展活力为探索如何培育乡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乡贤治村是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中"三治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已有研究缺乏乡贤治村的机理分析,并且存在德治乡村的误区。为了检验这一偏差,本文运用嵌入理论,从"身份嵌入、资本嵌入与价值观念嵌入"探索了乡贤治村的嵌入逻辑。然后运用两则案例凝练出乡贤治村的一般路径。研究发现,乡贤治村的嵌入路径因个体的成长机制而异,乡贤治村要通过创业行为实现贤能兼备,相应的经济价值回报是乡贤治村的持久动力。本文贡献在于,一是引入嵌入性理论,从"公共身份—比较优势"两维度辨识了乡贤,具有普适性;二是建构了乡贤治村三维嵌入逻辑,得出乡贤治村的一般规律;三是纠正了乡贤以德治村的认知偏误,乡贤治村的回报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动方是乡贤治村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乡村治理作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的安定团结。当前我国乡村治理亟待完善,鼓励审计参与乡村治理是推动乡村良治的重要手段。审计包括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三个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转型,单一的审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乡村治理的要求。探寻乡村治理的"三维一体"审计模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三方优势,才是促进乡村治理良性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5.
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新乡贤作为新时代的乡村精英,在当代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面临着诸多困境。通过加强党建引领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完善法德相济的乡村治理制度和强化人才引进与数字化平台建设,有助于提升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农村政治生态是农村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环境的综合体现。后税费时代我国农村政治生态发生根本性嬗变并引发一系列基层治理难题,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客观要求。基于此,以公众参与为切入点,分析公众参与的三重动力,为农村政治生态重构中公众参与"何以可能"提供学理辩护。研究认为导致农村政治生态重构中公众参与困境的原因主要有文化、历史、制度和社会四个方面,应以"公众充权"为指向,从培育公共精神,提升公众民主素养;发展社会组织,保障公众结社权;构筑多方联动,夯实公众监督权和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满足公众知情权提出针对性对策,以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乡村已经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变为动态,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进入发展新阶段,呈现阶段性新特点。要保持农村长治久安、和谐稳定,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当前在农村,自治有经验,关键是要适应新形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农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德治有传统,重点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乡村优秀文明,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法治有进步,但同现代  相似文献   

18.
正丰县梁寨镇近几年创新开展并不断完善的"走村串户工作法",将社会治理的触角深入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取得了干部接地气、群众抒怨气、社会扬正气的良好效果,干群关系显著改善,社会治安显著改观,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为破解乡村治理困境提供了样本,以实践回答了如何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问题。以"一张连心卡、一辆流动车、一个日记本、一个信息网"为载体,探索出"镇干部、村干部、党员、乡贤、梁寨好人"  相似文献   

19.
正乡村治理中村规民约如果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滥办酒席、薄养厚葬、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靠要"、懒汉行为等乡村问题就得不到有效遏制,"干部在干,群众在看,还经常抱怨,偶尔还会捣乱"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通过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并落地实施,有效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民有效参与乡村治理,减轻乡村干部负担,是当前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为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应明确创新目标和路径,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积极性。同时政府也应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服务化水平,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