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凝聚共识营造培育环境,需要创新机制加快培育进程,特别是需要政策跟进和制度安排创造培育条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区建设》2009,(5):22-22
郑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人员刘涛认为:现在单纯种地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是要被村民骂为无能的,即使种地也要外出打工或经营其他小生意。同时,农民现在也不可能仅依靠种地为生。但是外出务工并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没有住房、没有生活保障,缺乏安身立命的场所,这种现实决定了他们在城市不会有精神的寄托,情感的归宿。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矛盾的突出表现 (一)土地承包引发的矛盾。国家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后,农民种地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原来不种地、少种地的农民要求按政策实行均田,原来种地较多的或在承包地里种了果树的农民以承包合同不到期为由抵制均田。另外,土地延包三十年不变,也使一些新迁户、新出生人口得不到土地,人地矛盾突出。有的村调整土地方案没有征求大多数村民意见,多留机动地,甚至村干部以权谋私,自己多占地、占好地,引起村民不满。  相似文献   

4.
黄泽炀 《魅力中国》2013,(28):39-39
近年来.“谁来种地”的问题成为一个肾迫而严峻的课题。本文以职业农民为例,从职业农民的定义出发,讨论了未来农村“谁束种地”的问题.继而从借鉴国外经验、培养种植大户以及设立农村经纪人等三个方面提出培养职业农民培养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南通市通州区平东镇“两会” “全托管”农业经营要确保“两增” 在与农民代表的座谈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全托管”经营,是探索破解“谁来种地”、“地怎样种”难题的新路子。要使“全托管”经营快速、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要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6.
孙露林 《老区建设》2008,(19):35-35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青塘镇的广大农村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单从农民种地的观念变化就呈现出了五种新观念。 一是种子要买品牌。就在几年前,县镇两级政府和农技部门还在走村串户向农民群众宣讲推广使用良种良方。  相似文献   

7.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对农民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当今中国是否存在既能让种地农民减负,又能让地方财政增收的赋税制度创新可能性?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谁叹息?     
有一片土地,农民们有的在上面种地,有的在上面放牧牛羊。来了几个人,对放牧牛羊的农民说,我们把你们的牛羊全买了,你们到城里去卖牛羊肉吧。于是农民没有了牛羊,就把土地交给了那些人。这些人在那些土地上面盖了很多房子卖掉,赚了很多钱。很多疯子看到可以赚很多钱,就蜂拥而采,从银行借了很多钱,买农民的土地。对农民说种地多苦呀,你们也去城里吧。  相似文献   

9.
正据统计,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已超过2.4亿,而且新生代农民工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愿再返乡务农。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为破解此难题,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想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必须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回乡务农。而要做到这一点,现在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象面临短缺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甘肃省  相似文献   

10.
菏泽市成武县伯乐集镇村民邵光华领头注册组建光华合作社,通过不断实践,逐步探索出了以土地托管为主、以土地流转为辅的“六统一”管理服务模式,不仅较好解决了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而且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多想些“销路”冠伍近闻某地一乡村领导趁赴外地出差的机会,帮助农民牵线搭桥,使成群的活鸭"坐"上了火车,成吨的生姜水运海南。可见要想广开财路,帮助农民致富,还得绷紧这很"弦"-多想些"销路"。时下搞市场经济,农民腾出资金和劳力,使多种经营活跃起来了,他...  相似文献   

12.
刘云盗牛     
青年农民刘云,父母双亡,一人独户,为人勤劳,种地、喂猪、养鸡、养鸭,一年的收入还真不少,日子过得挺好。因此,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两人经过恋爱,情投意合,商定要结婚。可是,女方母亲节外生枝,婚前提出要求:要刘云为女儿做几套时髦衣裳并一套象样的嫁妆,要刘云出五百元钱为儿子娶媳妇用。  相似文献   

13.
千百年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国农村改革就是从土地承包经营开始,进而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然而,近年来,农民增产不增收,种地不赚钱,土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怎样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农村工作重中之重。首先,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户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单位,而是一个面对市场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农民必须把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近几年,山东省乐陵市依据行情动向和消费者需求,并结合本地优势,及时调整农业种植…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天生的弱质产业,时刻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在耕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农民靠种地很难富裕起来。农民种一亩地,即使种得非常好,产量达到世界单产最高水平,除去成本,也所剩无几。同时,农民分散的小生产方式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市场化发展要求。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不键全,使农业科技普及很难,农产品商品率很低,多数农民种地仍是为了维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农业的特征。那么,农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5.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农村劳动力变化的实际状况,借鉴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提出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镇原县王寨乡段掌村的强老汉一家七口,以前过日子靠救济、去年在乡领导的参谋下, 种了10亩地膜玉米,一秋下来翻了身。如今,他逢人便夸:指手划脚的干部少了,俯下身子给农民算帐做参谋的多了。王寨乡位于镇原县城最东南,自然条件差,过 去农业结构单一,农民种地靠天靠领导,指令性种植任务大,全乡9200口人中缺粮群众占20%。乡里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俯下身子和农民交起种地朋友,下乡下文件时替农民算好帐,政策信息方面当好引解员,实际生产中当好参谋员,鼓励农民放开手脚脱贫致富。同时,还以身边的致富典型为 榜…  相似文献   

17.
土家山寨风景线邓仕林,邓正悦/湖北一个土家农民,抽着"苗家"香烟。谈着他家的收入,"五位数",被他说得那么轻松。过去,买点盐也要发愁,十元的票子会引起一片震惊。没有光亮的夜晚,叹息……塞满了一个个吊脚土楼。印在纸上的摩托、电视机,对土家农民来说,仿佛...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农业生产托管在各地推广,下个电子订单或者打打电话,各种服务立马送到田间。江苏省沭阳县孙仲认为,随着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出现,"种地难"已成为一些农村家庭的负担。农业生产托管这种耕不见种、收不见粮的"快递式"种地,使得困扰农民多年的"种地难"问题迎刃而解,能够让农民根据自身条件及意  相似文献   

19.
吉安地区实施“竹业工程”江西省吉安地区把发展竹业生产作为"在山上再造一个高效益吉安"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九五"期间要实现改造低产毛竹林100万亩,扩建100万亩,力争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努力实现"两增"(农民增收、财政增收)、"两富"(富民、富县)...  相似文献   

20.
像海南省副省长陈苏厚回乡当农民,前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退休回湖南西冲村种地、养鸡的事情,可能也只有在现在的中国才能成新闻,被媒体热炒。[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