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琼  陈茜 《中国外资》2008,(11):45-45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拥有最发达的资本市场,所以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必然会引起高达数十万亿美元的国际资本在不同市场与不同区域内的重新分配,从而导致国际资本流向和主要货币汇率的剧烈变化。金融危机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是相互作用的。金融危机会加剧国际资本流动,反过来,剧烈的国际资本流动又会加深金融危机。因此,正确地认识金融危机中的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对于危机应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速度进一步加快,通过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提高国际市场效率两个方面,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际资本的流动规模,各类国际资本(如国际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的流动形式及国际资本流向格局,指出国际资本流动既使世界经济失衡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也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有关国际资本流动和一国资本帐户开放的理论研究都表明,在理想的状况下容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将给所有的国家带来福利的增加,所以目前大部分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都相信所有的国家最终都应当向资本流动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银行问题的银行危机又开始大量出现,而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问题似乎更为严重。这就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是带着体系的脆弱性问题来迎接资本自由流动这一挑战的,那么,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未能足够完善时就开放其资本帐户,任由国际资本(特别是流动性非常强的短期资本)自由流动,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相似文献   

4.
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资本市场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按照市场趋势的规律顺势而为,将国内现存的风险释放在资本市场开放与国际资本流入的过程中,在需求大于供给的形势下,推出国有股市价减持,减缓外资流入中国资本市场的速度。配合利率、汇率的适时变动,锁定国际投机资本,使资本市场与外汇市场通过现货对冲的方式阻止套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黄葳 《时代金融》2012,(32):13+18
在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资本流动出现萎缩现象。本文主要分析国际资本流动萎缩的现象和背后的原因。国际资本流动在国家地区之间变化不尽相同,新兴市场国家经历的国际资本流动变化时间比较短。本文分析认为,各国特殊的经济性质,各国的宏观经济条件、国内经济对国际资本的依赖度、国际银行的风险控制等对各国国际资本流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国际资本流动实施有效控制,就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对涉外经济活动的指导和协调,坚持资本账户的有序开放,建立资本流动监控的预警系统,并建立国际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对国际资本风险程度进行测算。  相似文献   

7.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际资本快速流动的基本原因、国际资本流动的利与弊的基础上,着重对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指出东亚金融危机表明金融自由化必须循序渐进,并提出了新兴市场对于开放国际资本应有的作法。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世界经济从严格的国际壁垒和分隔走向全面的区域联合一体化,而资本率先实现了大范围的跨国界流动;本世纪,资本流动的全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目标。本文以详实的数据和资料,对当今国际资本流动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新特点和中国相应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有关国际资本流动和一国资本帐户开放的理论研究都表明,在理想的状况下容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将给所有的国家带来福利的增加。所以目前大部分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们都相信所有的国家最终都应当向资本流动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银行问题和银行危机又开始大量出现,而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问题似乎更为严重。这就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是带头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问题来迎接资本自由流动这一挑战的。那么,一个国家在银行体系未能足够完善时就开放其资本帐户,任由国际资本(特别是流动性非常强的短期资本)自由流动,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国际资本流动面临的问题入手,阐述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围绕政策引导和监管国际资本流动两方面,提出如何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创汇能力、防范外债规模失控和偿还风险、鼓励和引导对外投资、明确监管重心、建立监管框架、提高监管水平、审慎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力求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提高我国国际资本流动质量,抵御国际游资冲击,保持我国国际收支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