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通过前期调查.发现我校近八成同学每天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我们将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手段,全面的了解我院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改变学生不良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2.
黄光霞 《魅力中国》2011,(17):334-334
通过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初步探讨,发现学生掌握的体育锻炼常识不准确,坚持锻炼的意志力不够。认为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是锻炼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体育锻炼需要、体育锻炼动机、体育锻炼兴趣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中小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石晓琴 《发展》2009,(12):121-121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生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强化课余体育锻炼,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调查表明,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一小时,近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有60.4%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因而,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十多年来持续下降,所以要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激励全体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当前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锻炼习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态度较为积极,情感因素是影响体育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已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不多,运动设施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习惯形成。  相似文献   

6.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表明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总体认识不高,参与意识较差,体育锻炼行为、素质、能力、习惯与"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强化非体育专业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相似文献   

7.
周中渝 《魅力中国》2011,(8):344-344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四川省高校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特征和影响高校在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主要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对如何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提出对策与建议,为如何积极促进四川省高校学生深入开展体育锻炼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不断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公共体育教学效果。通过采取课堂体育教学为主。课外体育锻炼延伸为辅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形式,以优化的课程结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锻炼、休闲、游戏的需求;为推动高等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方面,应根据学生自身实际需求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运用健康的锻炼方法,克服消极状态,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0.
高校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方面,应根据学生自身实际需求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运用健康的锻炼方法,克服消极状态,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1.
昝新林 《魅力中国》2014,(9):231-232
人的行为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主观意识。高职生作为一个精力充沛的高智群体。在行为上有其独特性和规律性。本文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就高职生体育锻炼的行为取向进行调查研究,为指导高职生体育锻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建武 《魅力中国》2009,(2):124-126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综述法对新安县城关二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以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关对策,以期对学生和学校领导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方面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科  宋建洪 《新西部(上)》2010,(7):249-249,253
本文通过对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认为大学生有着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学校应积极地加以引导。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需要,使之形成稳定的、良好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从而掌握几种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李要辉 《魅力中国》2010,(16):142-142
树立良好的习惯意识是教育所要达到的一种目的,而体育锻炼习惯和锻炼意识对于受教育者以后的发展又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培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提出了改善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从学校方面讲,要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社会方面,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健康观,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在家庭方面,父母应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学生方面,要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  相似文献   

16.
郭杰 《魅力中国》2014,(5):261-261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和人生角色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小学教育模式向中学教育模式转变,其生理、心理方面都在发生着剧变。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法对高校初级剑术的概念、课堂组织、完整配合之美及对学生的影响等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正确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试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从激励学习动机、教与学、教学的艺术性及信息反馈等方面,讨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以期能对我们的体育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刘涛智 《新西部(上)》2010,(3):236-236,243
本文以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为对象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还未达到要求.其原因是许多学生把闲暇时闻多数用在上网、看电影等方面上,还没有把身体锻炼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没有形成终身体育概念.所以,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组织和引导,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成中刚 《魅力中国》2014,(14):241-241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及访谈法的研究方法,对南京地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研究南京市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探索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练的动机结构及内在特征,以此达到了解和预测现代中学生体育行为的目的。为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树立正确的锻炼动机提供参考,以此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