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星 《魅力中国》2014,(15):161-161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在过去的教育中,由于受形象思维是低级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高级的思维活动,这种片面观点的影响,对形象思维的研究很不够。音乐是兼有表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在培养情感和联想、想象力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过去的音乐教育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过多地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马伟新 《魅力中国》2014,(8):241-241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他既要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又要有高度的形象思维能力,而这两种能力正是人的左、右脑所分别具有的优势功能。在过去的教育中,由于受形象思维是低级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高级的思维活动,这种片面观点的影响,对形象思维的研究很不够。形象思维活动只局限在幼儿阶段,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忽视了形象思维训练,即使像音乐这样一门主要是开发右脑功能的学科,也忽视了形象思维训练。音乐是兼有表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在培养情感和联想、想象力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歆 《魅力中国》2014,(6):135-136
形象思维是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有力工具。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形象思维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4.
郭婷婷 《魅力中国》2013,(29):112-11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活动也日趋精彩与丰富,这种现象也大大地推动了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以音乐为主而开展的活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音乐的欣赏,不仅能够培养美德、陶冶情操,还能有效地提高群众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笔者就深入到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当中,对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音乐审美展开详细的论述,以期能够给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需要创造性人才.而音乐活动是开发培养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一种有效载体.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教师通过营造创造氛围、激发创造兴趣、提高创造意识、发展求弄思维等创造表现教学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向高素质人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的审美体验是按照一定的衡量标准对艺术体验过程中所发生的音乐行为进行评价,从而促进音乐创作主体做出艺术创作的决定,在追求更好地实现审美体验目的基础上,提高艺术创作的质量。欣赏音乐行为既适合作为目标音乐行为,也适合作为手段音乐行为,而且无论作为哪种音乐行为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李霞 《魅力中国》2010,(27):246-247
由于多年从事群众业余音乐辅导工作,我对音乐的艺术魁力及其社会功能、音乐在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多少有些了解和感受.我想,必须重视和研究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研究它和群众文化的关系,运用得力方法,把群众音乐活动更加广泛地开展起来.这方面,仅就个人认识谈几点浅见,希望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指教.  相似文献   

8.
刘轲 《魅力中国》2014,(9):94-94
音乐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逐渐发展变化而来,所以音乐教育更不可能只有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应尽可能多的加入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由于音乐材料的特殊性,因而给人带来的感受也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复杂、微妙。音乐的力量是弥漫的、感受的、直接诉诸人的心理甚至生理。人在对音乐的体验过程中,感受是第一位的。这也正是音乐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邢秘 《魅力中国》2014,(12):134-134
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11.
于秋江 《魅力中国》2011,(15):102-102
文章分析了器乐曲的特性,认为纯乐器所表达的情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基本情感、特殊情感和高级情感。结合音乐审美活动中的三个阶段一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和审美启悟,深入探讨了音乐审美体验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论证了在音乐再创作过程中,情感和想象是欣赏者领悟音乐从中获得精神美感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2.
音乐审美教育是高校美育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手段,加强对非艺术院校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音乐艺术的特性赋予了音乐审美情绪情感性、表现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反映出音乐审美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敏 《魅力中国》2011,(1):302-302
“音乐以审美为核心”作为新课标首要的教学理念,使审美教育成为我们音乐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审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做出了论述,旨在以新课标为依据,实现审美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4.
张朝华 《魅力中国》2013,(25):257-257
音乐教育是一个音乐文化的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音乐兴趣,丰富情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尤其要关注学生对于音乐风格的把握和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和”是音乐艺术审美活动中为人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境界,它与自然、社会、人生皆紧密关联。国传统音乐中“和”的美学思想主要袁现在音声之和、乐与人和、天人之和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陈冰冰 《魅力中国》2014,(5):228-228
音乐教学离不开审美教育,只有音乐教学目标和音乐的美学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目标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审美教学所发挥的显著作用可以加快促成美育的目标.也可以让师生正确认识音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李自伟 《魅力中国》2009,(20):188-188
大提琴是近代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乐器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还是甚为人们喜爱的独奏乐器。作为独奏乐器来说,它的地位仅次于钢琴与小提琴。然而,大提琴在戏曲音乐中也同样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琳 《魅力中国》2011,(7):115-115
新颁布的基础音乐教学大纲,确立了新世纪新的音乐教育观。它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因此,我们也称当代的音乐教育为“音乐审美教育”。新课标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充分认识“审美教育”这一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就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刘敏 《魅力中国》2010,(16):147-147
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偏重音乐艺术使命,使教师看不到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创造性的潜在能力。音乐素质教育无法与每个幼儿相适应.更谈不上通过音乐教育去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关键是应该对幼儿音乐教育作一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袁野 《魅力中国》2014,(26):122-122
摆脱过去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创造新意,这无论是对音乐造诣的提升,还是对音乐学习热情的激发,都有极大的益处。此外,对于小学生身心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好处。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在以下四个层面对小学的音乐创新教育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一、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务必要突出自身的意义;二、音乐教学创新的目的之一便是有效提升自身的素质;三、创新教育的过程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作为教师,应该积极营造;四、在音乐创新教育之路上,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之路并不是畅通无阻,唯有用心做到以上四点,方能让创新之举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为小学生的音乐之旅有所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