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山经济》2010,(5):1-1
水是生命之源。远古时期人类的逐水而迂、傍水而居,造就了后来一座座生机勃勃的城市。临水而居,与水为邻,其实是以故乡为邻,以诗意的精神家园为邻。伴随唐山人居住条件的日益改善和环城水系的日显旖旎,市民心中的亲水渴求日渐高涨,市中心的水景绿地、水景住宅不断诞生:  相似文献   

2.
戴永灿 《中国西部》2014,(21):211+308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评判标准也越来越高,人造喷泉、瀑布,鱼塘等水利景观遍布民宅、公园和厂区。园林景观工程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高人们居住条件,为城市的规划注入新鲜的血液。如果说园林景观是城市规划中的一块鸡肉,那水景无疑是鸡肉中的上品-胸脯肉。水景工程的目的是供人观赏,游玩,所以在设计水景工程时一定要充分体现景观艺术感,让人心旷神怡。本文简单介绍水景的景观效应和设计原则,着重分析水景施工中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就有择水而居的传统,水景迎和了人们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亲近自然、傍水而居正在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居住模式。住宅水景的设计也备受关注。我国的水景住宅按水体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较多,主要是一些水景点缀型楼盘,这类楼盘中的水,实则是  相似文献   

4.
蒋勇 《魅力中国》2013,(8):128-128
随着市政建设及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水景部分,更是在整个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根据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关于园林水景设计与施工的一些建议,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校园环境设计是我国高校面向新世纪战略的重要方面。而我国从传统到现代的人居环境设计都非常重视水景的应用,人本身具有的亲水性使得它越来越受到设计者们的青睐。水体不仅能改善人的居住环境,还具有美学效应和文化意义,符合校园环境设计传承文化、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可通过水景来丰富建筑物内外空间、引领建筑物群落,以及组织校园环境小品。同时也应注意与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校园环境设计是我国高校面向新世纪战略的重要方面。而我国从传统到现代的人居环境设计都非常重视水景的应用,人本身具有的亲水性使得它越来越受到设计者们的青睐。水体不仅能改善人的居住环境,还具有美学效应和文化意义,符合校园环境设计传承文化、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可通过水景来丰富建筑物内外空间、引领建筑物群落,以及组织校园环境小品。同时也应注意与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甘肃教育学院万学汇撰文指出:近几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家居环境有了一些新的观念:   一、居住环境中“美”的新观念   美,是人们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的最高追求。爱美,向往美,创造美,用美来装饰来打扮自己的居住环境,是每一个健全的人的天性。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追求是经济、实用、美观,这里的美观不能简单地同漂亮、华丽等同起来,而是审美的观点。美,超越了单纯生理本能的快感,而有了精神性和文化内涵,并遵循着人类不断发展的文明尺度。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在居住环境中对于“美”创造也有…  相似文献   

8.
蔡春丽  刘汪洋 《今日重庆》2008,(11):122-125
30年前,人们的居住还仅仅只是满足遮风避雨的需要。灰黑黑的“火柴盒”、“吊脚楼”里,简陋、狭小的空间,让人们对未来的“住房梦”充满了渴望。如今,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姿多彩的商品房和各具特色的住房设计风格,让住房进入了时尚化和个性化的时代。居住,不仅是生活空间的拓展,更是生活的完美享受。  相似文献   

9.
杨丽焕  彭丹丹 《魅力中国》2011,(21):199-19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提高,使全民享有居住权利、住宅设计朝向空闻设置精细化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文章对住宅套型和对空间需求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现代水景设计的发展概况和分类,探讨了水景设计在现代会展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指出在现代会展中运用水景设计时要从静态水景、水帘瀑布、喷泉几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前,瑞典发明家最新设计一种“死亡手表”,不仅能够预测人的死亡时间,甚至还能倒计时精确至秒。用户填写关于自己病例的问卷调查,之后从总得分减去自己当前的年龄,则是未来死亡的时间。这个时f.-j输入最新设计的“Tikker”中开始倒计时。“Tikker”被称为死亡手表,是由瑞典发明家弗雷迪里克·科尔廷(FredrikColting)设计的,事实上它并非令人感到沮丧和恐惧,科尔廷将它称为“幸福手表”,并表示其设计用于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更加懂得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12.
人要诗意的居住。当“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民谚随风而去,越来越多的新型住宅小区在黄浦江东岸崛起,人们呼唤着身边能有一流的装潢公司妆扮自己的家园。于是,倾情构筑诗意的居住空间,成为上海聚通建筑装潢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国俭的最大心愿。  相似文献   

13.
熊惟欢 《魅力中国》2014,(24):349-34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大规模社区项目也越来越多。下面,文章就当前我国大规模社区市政设计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建议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的提高大规模社区的设计建设水平,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理想的居住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4.
住宅的价值     
张靖靖 《走向世界》2008,(8):I0010-I0010
宅者,安身之所。古往今来,拥有称心如意的住宅一直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已经从物质层面的“住得下、分得开”,发展到住宅功能、居住环境品质、物业管理水平、聚居人群的选择、建筑文化的层次等人文精神需求的层面上。因此,人性化空间环境的设计和人文精神的融入,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心目中,“绿色”代表环境,象征生命。越来越的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生存的环境正遭到破坏和污染,人们渴望回复到天蓝、地绿、...  相似文献   

16.
在人们心目中,“绿色”代表环境,象征生命。越来越的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生存的环境正遭到破坏和污染,人们渴望回复到天蓝、地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信息》2006,(3):23-23
据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你的城市理想”调查,有2946%的人最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建筑具有的品质是“外观很美、有艺术感的”;在“你希望居住的城市的历史年龄”一项中。38.38%的人希望居住城市的历史年龄在200年以上;多数人表示,除去经济因素。最受不了的一点是“生活缺少变化”。由此可见,丰富多彩、有历史内涵和审美情趣的城市“魅力”,已经成为当今许多人的城市理想。  相似文献   

18.
景宁婚俗     
革命老区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惟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较有特色的一个民族,俗称“山哈”的畲民有他们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其服饰、婚嫁丧事和居住等都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居民小区绿化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瑾 《发展》2008,(1):65-66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其所居住的环境不再仅仅满足于居住面积等最低层次的要求上,整个小区的环境、卫生以及生态问题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文明、安全、健康、充满绿色的居住环境对自己身心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伟 《魅力中国》2010,(22):178-179
谈到“设计”,人们会想到欧洲、德国、美国以及日本。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方法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新月异,尤其是在艺术设计方面,我国高等学府的教育方式也都在各自找寻着自己的道路,至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就设计课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出了三方面的观点,争取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对学生的创意表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