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一直是国际政治上最为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而钓鱼岛争端的起始,也使中日双方陷入紧张的关系之中,走入了"安全困境"。本文在阐述钓鱼岛争端问题基础上,对中日关系带来的影响进行的分析,希望为钓鱼岛问题的解决以及中日关系的改善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樊畅 《魅力中国》2013,(25):40-40
钓鱼岛是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安倍政府上台后,钓鱼岛问题一再升温,错综复杂的中日关系今后将如何发展,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蒋辉 《黑河学刊》2014,(1):54-55,130
中日两国同居东亚,同属东亚文明,都是黄种人。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关系持续恶化,严重影响两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互信,甚至可能酿成军事对抗,钓鱼岛危机空前。作为东亚两大强国,中日应以东方文明的视野来认识钓鱼岛危机,并从中日和解与东亚和平的大局出发探索和平解决钓鱼岛危机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刘云 《中国报道》2014,(10):94-94
9月11日,中日韩首尔副外长级磋商未就三方首脑会谈做出定论,中日关系未来走向依然扑朔迷离。而在两年前的同一天,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致使中日关系骤冷,背离了中日三个政治文件的精神和原则。关系恶化导致两国民众敌对态度攀升,按前日本公使宫家邦彦的说法,“中日既不在和平状态,也不在战争状态;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此为1972年邦交正常化之后中日关系的最低谷。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同居东亚,同属东亚文明,都是黄种人。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关系持续恶化,严重影响两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互信,甚至可能酿成军事对抗,钓鱼岛危机空前。作为东亚两大强国,中日应以东方文明的视野来认识钓鱼岛危机,并从中日和解与东亚和平的大局出发探索和平解决钓鱼岛危机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日复交三十余年来,国际形势和中日两国的国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日关系也迎来了新的历史转型期。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和修改历史教科书等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与东海大陆架等现实问题,是阻碍当前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三大“瓶颈”问题。因此,恪守中日签订的三个原则,巩固既有成果,提高战略对话层次,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改善中日关系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余启阳 《环球财经》2010,(11):31-33
在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中,从领土争端到经济安全,我们常常忽视了日本财团在事件背后的利益纠葛与幕后作用。这次发生在钓鱼岛的扣船事件所引发的一系列中日关系问题,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挖掘日本财团在中日政治、经济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相似文献   

8.
杨斌 《环球财经》2013,(3):36-43
2012年11月2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在钓鱼岛问题上偏袒日本的法案条款,与之前美国国务院表态希望避免事态升级并卷入中日争端明显不同,很大原因是美国的军工垄断财团正急切希望制造国际紧张局势并转嫁危机。美、日特殊利益集团收买政客破坏中美、中日关系,严重威胁中国的和平发展环境和各行各业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9.
刘洋 《环球财经》2014,(8):53-56
佛经有“一沙一世界”之说。对中日两国而言,东海上那座宛如水中细沙一样的钓鱼岛却成了两个国家改善关系的最大障碍。在中国人眼中,钓鱼岛象征着国力上升时期的民族尊严和领土主权,没有妥协的余地。经济停滞多年的日本,民族主义也被激发出来,担心对中国的任何让步都可能令中国提出进一步要求(例如琉球群岛归属问题),日本“输不起”,因此顽固坚持既定立场。同时,美国因素在中日关系中再次突出。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府悍然决定“购岛”,在危害中日关系大局的错误道路上迈出了危险的一步。迅速激化的钓鱼岛争端背后,隐藏着日本政府怎样的野心?日趋紧张的中日关系,我们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25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正式访华,这是其就任首相以来的首次访华,也是民主党执政后日本首相首次访问中国。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前夕,野田的来访使中日关系日趋回暖。为期2天的正式访问中,中日领导人就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开发、朝鲜半岛问题等进行了磋商,而众多议题中,最大的亮点则是中日之间的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2.
白益民 《环球财经》2012,(11):69-72
2012年,若要选一位世人最痛恨的日本人,那非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莫属。由石原慎太郎挑起“购买”钓鱼岛开始,中日关系跌入低谷。目前,日本的态度虽有缓和,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对我国钓鱼岛的垂涎,其行为也一步步逼近中国的底线。  相似文献   

13.
李雪 《魅力中国》2014,(24):209-210
中日双方一衣带水,有很深的历史纠葛和民族恩怨。近年来,日方利用以钓鱼岛为核心的中日领土争端问题频频向我方发难。而我始终在坚持一贯的和平外交原则的前提下,与日方进行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在中日双方争锋相对的斗争中,虽然我方出于对和平发展环境和中日关系的珍视而采取负责任的克制态度,但仍难以避免一些“小摩擦”。本文试图通过对我方和日方的军事伦理进行比较,分析中日双方军事伦理的独特之处,为我对日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东 《中国经贸》2010,(11):36-39
9月7日,中国主权钓鱼岛海域发生的撞船和非法扣押中国船长事件,在中日关系上引起轩然大波,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中日政治与外交关系骤然紧张。钓鱼岛海域发生的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中国国民的情感,对此,海内外中国民众对日方侵犯中国主权和非法扣押中国船长的行为表示强烈抗议,掀起了一波声讨浪潮。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表示钓鱼岛主权和中国公民权利不容侵犯的同时,随即宣布对日实施制裁措施,制裁措施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外交、经贸、旅游、法律、文化等各个领域,这是中日恢复邦交以来中国对日实施的力度较大的一次制裁。  相似文献   

15.
制裁日本     
《中国经济周刊》2012,(37):18-19
日本政府悍然决定"购岛",在危害中日关系大局的错误道路上迈出了危险的一步。迅速激化的钓鱼岛争端背后,隐藏着日本政府怎样的野心?日趋紧张的中日关系,我们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6.
这两个最大的亚洲国家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相互依赖和存在从今年4月份开始,"钓鱼岛"三个字一直受到国人的密切关注。日本方面的多次提案购岛行径以及中方的严正交涉来来往往,始终挡不住日本方面于9月11日举行内阁会议,正式决议购买钓鱼岛本岛、北小岛、南小岛,将其"收归国有",中日关系全面陷入僵局。购岛事件犹如地震般引起连锁反应,中日商贸经济战率先展开。据有关统计,北、上、广三地日系彩电8月销售额与上月相比出现了大幅下跌,  相似文献   

17.
钓鱼岛列屿由于其地质和海洋资源、特殊的战略位置、特殊的历史,使得钓鱼岛问题成为了中日两国间久拖不决的一个悬案。本文就钓鱼岛列屿的法律地位和现状进行分析,论证钓鱼岛列屿属于中国是不可否认的历史和法律事实,只要中国做好充分的准备,钓鱼岛列屿肯定是可以回到祖国怀抱的。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作为邻国,有巨大的利益也有深刻的矛盾。近年来,中日两国民众相互好感度低迷。究其原因,中国方面除了日军侵华战争带来的伤害,还因钓鱼岛主权问题,因《美日安保条约》对钓鱼岛的染指和日本对政治大国地位的诉求而对日本心存疑虑。在日本方面,作为高度发达的经济大国,日本迫切希望获得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政治地位,以大国地位参与国际治理。加之近年来经济疲软、国内右翼势力的挑拨和中国国内对日本在华援助的忽视,使日本产生了针对历史问题的"道歉疲劳"。中日两国关系的症结需要新一代中国人用智慧解决,但无论如何无法否认日本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唯有通过沟通谅解中日关系才能继续推进,也唯其如此,中国才能拥有一个更加和平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9.
10+3在区域金融安全网络上已取得诸多成果,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中日两国更是加强扩大了金融合作。2012年9月,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导致中日关系急剧恶化。当前,这种恶化已开始阻碍企业之间的商务活动、民间交流以及各个领域中的合作。中日双方的政治领导人不应只着眼于争论钓鱼岛主权,而应该从更高、更广的视野来交流确保东亚和平稳定的大构想,并且说服各自的国民。还需要很多学者从权力政治的角度去研究国际政治,描绘可供选择的理想蓝图。  相似文献   

20.
9月11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此举激起中国民众的义愤,日本的家电产品遭受中国消费者的冷遇。央视《新闻1+1》节目称,中日关系近日急剧降温,而且这种降温正在从政治领域向经济和民间领域蔓延。据央视网调查,有接近九成的网友表示今后不会再购买日本产品,以此作为对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的抗议。8月份以来,日系品牌家电在中国销售额整体大跌,某大型连锁家电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