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意义的诚信是中国传统道义与经济学"信用"理念的有机结合,表现为经济伦理和法律制度、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理念与实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西方经济学根据对交易博弈中诚信选择的成本—收益分析,揭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失信的低成本和维持诚信高成本的巨大反差,是诱导失信现象泛滥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东西方横贯的发展理念和人类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协调,即价值目标与现实的历史过程统一,而非静态的完美;我们要通过实践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刘永超 《魅力中国》2009,(16):16-17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中国水墨艺术的精粹,也是水彩画的重要媒介,水的运用决定着一幅作品的成败与品质。“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整个人类社会进步,是在追求着真、善、美的境界,在艺术创作中,则表现出追求着作品真、善、美的统一。水彩画作为外来画种,传入中国百年之后,不仅在这块土地上牢牢地扎下了根,而且茁壮成长,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有不少关于人体艺术的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它们,使学生对人体艺术的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是美术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高中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人体  相似文献   

5.
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家长不同的亲子信念,中国家长认为子女是自己的一部分,而西方家长则认为子女是独立自主的个体。这两种不同的亲子信念促使家长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中国家长采取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西方家长则采取权威型的教养方式。随着中国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中国家长应该在保留自己特点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教养方式,从而提高中国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西山水田园诗虽不乏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差异。具体表现在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是人文意识觉醒的必然结果,而西方则是社会变革发展的结果;在主题方面,中国侧重于政治思想或隐逸倾向,而西方则偏重于宗教和爱情;在表现形式方面,中国推崇含蓄意境深远,而西方诗歌则是直白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7.
李静 《黑河学刊》2010,(4):26-27
基于"圣母"与"菩萨"这两个中西方女神的原型,来透视中西方文学中的宗教型女性形象,她们虽然表面被置于崇高神圣的位置,实际上仍然是男性基于自身性别立场创造出来的她者/客体,是一批异化了的文化符号。探寻追踪她们的神性光辉背后的男性中心主义霸权话语的运作。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的诗歌拉开了我国诗歌运动的序幕,其中诗集《女神》作为"开一代诗风"堪称现代诗词的转折。《女神》成功把握了"五.四"时代的脉搏和时代的追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不仅从思想上引领了现代诗歌的创作,更从艺术和表达形式上展现了独特的创作。从诗歌的内容及表达形式方面论述了《女神》对现代诗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于为何战国时期的列国最终由秦国实现统一,而在近代欧洲的多国体系中反复出现均势这一问题,许田波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与近代早期欧洲进行比较研究之后认为:战国时期的秦国采取自强型改革和聪明的战略,突破制衡逻辑从而实现统一;而欧洲国家则采取自弱型权宜措施和相对笨拙的战略,从而导致均势在欧洲的盛行。作者认为,许田波的论述脱离了欧洲和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实践,导致对多国体系中政治行为体之所以奉行不同的行为逻辑产生了误读。战国时期的列国都奉行兼并统一的战略,是因为它们都受到中国大一统观念的引导;而近代欧洲产生的主权观念和均势行为则与欧洲中世纪之后形成的多元化政治格局紧密相关。作者认为构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不能僵硬地套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范畴、概念与观点,而应该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实践出发,体现出创造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洪慧鸣 《黑河学刊》2011,(6):116-117
中国教育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学校采取授课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强调继承性;西方教育的特点则是以学生为主,采取启发的方法,注重创造性。在借鉴当今时代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考察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西方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比较,得出我国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改革需中西兼容,取长补短,开创科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严明华 《魅力中国》2014,(22):127-127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的传统舞蹈,“身韵”则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所在,突出表现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谐合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而现代舞在中国有着宽泛的定义和曲折的发展过程,它具有自由与创新的理念,同时更加强调追求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本文主要阐述了古典舞中的“身韵”对古典舞的影响,以及古典舞与现代舞相融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付霞 《发展》2011,(6):82-8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发展道路.从总体上看,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历史传统与时代特色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发展道路的统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闫虹 《新西部(上)》2012,(10):133-134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正义观和西方历史上的正义观,探讨了中西方正义观的差异。指出中西方正义观于起初有着一定的共性,但他们在发展中却由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征。西方的正义与法走到了一起,而中国的正义则一直与道德为伴。西方很早就将正义观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法学等领域,使正义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运用性。  相似文献   

14.
从形象、性格、地位三方面对古代中国和希腊两位最显赫的女神西王母和赫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两位女神各方面的差异,侧面揭示古代中国文化与希腊文化差异的根源在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和文明的自发性与继承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莆田,是座落在湄洲湾畔的新兴城市,是海内外闻名的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莆田,史称“兴化”、“兴安”,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莆田、仙游被正式纳入行政建制以来,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这里山川秀丽,人文荟萃,物华天宝,自古  相似文献   

16.
张平  辛波 《特区经济》2007,3(8):281-282
两个范式之争实际上涉及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个范式的关系问题。近年来,中国经济学界对于改革与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歧,如果追根寻源,大都派生于两种最基本的理论范式: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于两种理论范式基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并阐述不同的问题,硬要把二者统一起来或者用一方取代另一方,都是不足取的,也是不可能的。在研究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问题上,坚持与探索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进行。而只有从实际出发,探索理论和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丰富和发展,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绿色运动,是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它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以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为追求目标.现阶段我国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仍存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应将生态社会主义的合理观点运用于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肖夏 《中国经贸》2007,(5):80-82
中国加入WTO后,加快了建立市场经济的步伐。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则是人类价值文明的最高追求。由于信用的发展,是根植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中的。因此,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要求诚实守信,愈要求有序的信用交易。西方发达国家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通过一个多世纪所建立的信用管理体系,形成了良好的信用环境与信用秩序,发挥了信用的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西方世界经济发展。百年后的今天,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出现了信用活动快速发展的倾向和趋势,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则是当代世界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19.
关于非洲发展问题,国际学术界有两种观点:内因论和外因论。内因论认为,非洲领导人要对自己国家的情况负主要责任,不要归咎于殖民主义和西方压迫。而与之相对的外因论则把非洲描绘成一个西方列强和其他外部力量压迫和阴谋的受害者。但是,由于金融危机暴露出的西方金融系统腐败和中国崛起等因素,内因论和外因论的依据已经变得站不住脚。一方面,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非洲的经济困境,而这种困境并非由于非洲领导人所致。事实上,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非洲殖民大国正在通过培养亲西方的非洲国家领导人来追求其在非洲的战略利益,西方列强不会放弃对非洲的控制。另一方面,外因论把非洲状况归咎于殖民主义和西方压迫的观点也难以成立。因为曾经作为殖民对象的中国经过自身努力实现了崛起,这使得非洲领导人没有借口来解释为何他们资源丰富的国家仍然处于国际政治经济的底层。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西方大国通过培育非洲国家的系统性腐败谋取战略利益,内因论站不住脚;非洲领导人可以像中国那样选择突破西方控制体系而又不以追求个人私利为唯一取向,外因论也因之难以成立。因此,内因论和外因论的观点都是殖民主义遗产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从中西音乐的起源、发展道路以及中西方传统思维和艺术审美的观念比较入手,浅谈其相互间的差异及其影响。中国音乐“源于本土”多为宗教性音乐;西方音乐源于希腊,宗教信仰仪式和音乐活动结合在一起的;中国音乐追求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便形成了对线形的偏爱;西方逐步确定了调式调性、复调、和声等系统理论及系统的演唱演奏方法;中国音乐特点为:五声音阶的调式结构,与文学、语言、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形式等。西方音乐的记谱法、乐器乐队的组织、演奏技术的成熟以及作曲法都是值得学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