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潘秀梅 《魅力中国》2011,(12):351-35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吉 《魅力中国》2010,(10):207-207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吉 《魅力中国》2010,(13):97-97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卫东 《魅力中国》2013,(34):120-120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汤维幸 《魅力中国》2010,(34):381-381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离开了情感教育,一切素质教育都将无从谈起:加强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情感意志的熏陶,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高学习有效性,开发学生学习动力机制,而且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对学生的终生发展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职校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胡其万 《魅力中国》2010,(17):251-252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常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那么就历史课堂教学而言。是通过历史知识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来养成学生和人文素养,使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调发展,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未来生活做准备。  相似文献   

8.
彭文彪 《魅力中国》2014,(15):217-217
高中生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效率,这对于一个刚刚接触高中教学的我来说,值得我好好思索。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以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作为具体做出行政行为的主体,各种法律和制度层面的保障机制最终还是要通过他们内心世界的活动来发挥作用。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行为过程等不同层面。公务员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中也体现着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环节。  相似文献   

10.
孙婧羽 《魅力中国》2011,(11):269-269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苏春燕 《魅力中国》2014,(11):203-203
情感教育,指的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得理论,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性情感的一种共性教育。它能帮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体育学科最显著特点是:直观性较强,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重视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参与锻炼更加积极,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卞秀慧  朱磊 《西部大开发》2010,(6):131-131,133
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学习情绪的氛围,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林艺琼 《魅力中国》2014,(9):223-223
英语课程的学习,不但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磨砺学生的意志,拓展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渗透新课标理念,优化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4.
李得顺 《发展》2009,(9):89-89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如若情感教育缺位,会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对情感的体悟。忽视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因而。确立情感培养目标,实施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陈晓玲 《发展》2010,(1):121-121
一、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 (一)合理选择探究内容。就是从教学内容中选择出符合科学探究学习目标要求的、适合学生探究的探究对象。为促进学生积极而有效的科学探究,探究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即学生用原有的知识回答不了他遇到的问题。新内容与认知结构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探究内容还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学生应具有选择探究内容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6.
赵秋红 《魅力中国》2013,(13):161-161,199
小学语文是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工具兼基础的学科,是拓宽孩子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为了给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切实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一、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充分考虑个人专业水平和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由于每个老师的性格、知识水平及专长都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也就不同;加上教学方法和老师的个人特点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一定对每一个老师都适用。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去摸索教学方法,切忌死搬硬套或者机械地模仿。  相似文献   

17.
教师心理修养是指教师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气质、性格心理品质方面表现出来的个人修养能力和对学生人生修养的影响力.教师的认知修养、教师的情感和意志修养、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根据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左明云 《魅力中国》2010,(5):182-183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革故鼎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知。  相似文献   

19.
姜娜 《魅力中国》2011,(21):431-431
随着现代科技的深入,上网已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自己的知识容量,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不良的习惯也会影响人的一生。我们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自己的视野。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永无止境的,能否正确引导学生走出盲目上网和迷恋网络的误区,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则是指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党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初中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袁宏华 《魅力中国》2014,(2):136-136
科学素质是指一个人从小养成不断发展,最基本又是起终身作用的科学素养和心理品德。科学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一方面要求课堂教学应该适合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另一方面要注意让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科学素质。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复杂、最博深的科学。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带头学科,生命科学必将加快前进的步伐。为了跟上世界的这一大趋势,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奋起直追。在全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生物教育工作者应该挑起重担,把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放在首位,为我国生命科学学科的蒸蒸日上培养一批批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