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晶 《黑河学刊》2011,(5):52-53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政治学的核心问题,获得公民资格进入国家的条件是什么,不同的国家形式对公民资格有什么样的要求,在人类政治思想的最初亚里士多德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即使今天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小龙 《中国西部》2009,(2):160-161
当顾准在文革中面对无书可读的境地时,只能从有限的报纸上那大量掺假的报道中展开思考的翅膀,他不仅冥想出了“希腊城邦”,也把准了中国文化的命脉。然而,对当时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仍然处于价值观的崩溃,精神的贫瘠迷茫和缺乏指导之中。他们如此理解福楼拜所说的“阅读是为了活着”,虽然他们还没有自由读到后者的书。  相似文献   

3.
张志平 《魅力中国》2009,(15):172-172
伯罗奔尼撒战争造成的严酷的社会现实促使亚里士多德去思考,什么才是"优良的生活",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有"善德"的,具有灵魂理性的生活。同时"优良的生活"的生活必须要在"优良的城邦"里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4.
古代为了保护集中居住的百姓安全,最好的办法就是造城设防。最早的城墙大都用土筑成,其取土处也就自然形成护城壕(河)。由于挖土而筑的高墙称为“城”,护城壕(河)称为“隍”,所以有了“城隍”一词。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认为,凡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早在周朝,每到收获之后,到了除夕,人们都要腊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水即隍,庸即城,水庸神即城隍神。后来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以自然主义的演进方式向人们阐释了城邦的形成,但这种城邦自产生起就是不自然的;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其本质在于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政治关系的总和;它长成于人们自然的需求,却以实现"优良的生活"为最终目的。这种目的毕竟是政治意义上的善,而非伦理意义上的善,城邦的幸福与个人的幸福始终难以达到一致。  相似文献   

6.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随着社会问题的逐渐复杂化,人们对于城市管理的问题也愈加重视,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愿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正义之邦.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开启了后人对“理想城市”的探索,其理论对于和谐城市的构建、依法治市、公务员素质培养以及现代城市管理价值观都有着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刘磊 《魅力中国》2014,(20):270-271
“哲学王”是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是实现柏拉图所说的“理想国”的充分必要奈件。国家由“哲学王”统治时。才能称其为理想中的正义国度。柏拉图“哲学王”思想产生的渊源及其政治学意义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以自然主义的演进方式向人们阐释了城邦的形成,但这种城邦自产生起就是不自然的;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其本质在于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政治关系的总和;它长成于人们自然的需求,却以实现“优良的生活”为最终目的。这种目的毕竟是政治意义上的善,而非伦理意义上的善,城邦的幸福与个人的幸福始终难以达到一致。  相似文献   

9.
尼格热 《魅力中国》2011,(8):136-136
城邦形成于公元前8至6世纪的古希腊。城邦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政治社会,其内部的关系不是原始氏族社会申的血缘关系,而是政治关系。本文从古代城邦文化中公众公共意识的塑造出发,探求西方民主法治的理论发展溯源。  相似文献   

10.
国家理论自古希腊城邦学说伊始,有众多的学者进行阐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进行了制度设计,提出正义的城邦学说。维系理想国的四条规定是:良好的国家教育、良好的规范制度、完备的德性、哲学王成为统治者。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理想国的基础上提出可实现的理想国家学说,即:中庸管理国家的方式,由中间阶层来处理国家问题,这样可以调和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才能构建一个可实现的理想国。  相似文献   

11.
曲明 《辽宁经济》2010,(5):43-43
1.市民社会的内涵。“市民社会”一词译自英文“CivilSociety”。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市民社会”的概念,认为市民社会是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即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在一个合法界定的法律体系之下结成的伦理——政治共同体。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概括了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雏形,认为市民社会是由私人生活领域及其外部保障构成的整体。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合理内核,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他认为市民社会是“私人利益的体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它包括了处在政治国家之外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因此,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概念,其经历了同政治社会一体的古代一元论、同国家分野的二元论以及同经济、国家三分几个不同时期:市民社会是一种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含义、构成、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张辰琛 《理论观察》2013,(11):48-49
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柏拉图的原著,参照古代从亚里士多德到新柏拉图主义的记载和理解,适当考虑他的体系对后世的影响,同时注意吸收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力求揭示柏拉图体系的本来面目,并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归纳述评.  相似文献   

13.
水做的古城     
水是人类生存之命脉,是城市的灵魂,古代建城时一般都先行开河,然后依照河水的来龙去脉进行谋划,布街辟路,修房建舍。丽江、苏州、济南古城无一例外,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城建之法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4.
胡耀邦弱冠从戎胡耀邦是我党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他在弱冠之年.就从湖南来到江西苏区,踏上了职业革命家的戎马生疆。耀邦同志开始在江西苏区从宰革命活动时.年仅十五、六岁。1930年间,中共湘东特委由萍乡宗湘王家词迁至莲花县城附近的花塘村.、正式改为湘东南特委。耀邦同志便从此时来到莲花,担任少共湘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传统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磨练出来的文化命脉和文明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的和谐社会理想经由长期的历史积淀已泛化为民族的社会心理习惯。对古代和谐思想的传承, 使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并彰显其中国特色。同时传统文化的缺陷和糟粕也会对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起阻碍作用。充分审视和把握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检视奔向和谐社会的“起跑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媒体和普通老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2005年工作的总体部署,更使"和谐社会"这一政治名词分外耀眼。"和谐社会"的理想古已有之,从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到近代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和谐制度"的设想,可以说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那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人民奔小康的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面临哪些新情况,需要处理哪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李建京冯君)由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主办、山西省国际招标有限公司承办的2010年全国招标中心系统专题工作座谈会,于12月10日,在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美称的山西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8.
古代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发祥地,也是近现代国外教育发展的重要源渊之一。古代斯巴达、古代雅典是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城邦国,它们的教育各具特色,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古代斯巴达和古代雅典的教育进行比较来总结教育经验,为我国的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臣 《魅力中国》2014,(1):308-309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代的伟大先哲,他的许多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本文就亚里士多德的一些思想展开讨论,并研究其思想对当今社会问题的指导意义。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亚里士多德处理问题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关注于亚里士多德对经济学的看法,并研究这些看法对后世的影响以及指导意义;第三部分则侧重于讨论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思想古今中外皆有.在西方文化中,和谐观念也有深厚的思想根基.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样能够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着重探讨亚里士多德防止革命发生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