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胜江 《西部大开发》2011,(6):63-64,67
现代《侵权责任法》在强调损害赔偿的同时更加关注对损害的预防,在亲侵权责任法已经制定完毕,继续研究侵权责任法的预防功能的发挥与完善,对于我国《侵权责任法》创新体例如何与传统民法理论的衔接、协调、统一,对于将各种侵权预防制度建构的立法理论融合、反映到与侵权法相关的各部门法中,对于指导司法活动按照立法目的有序进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首都经济》2010,(8):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7月1日起施行。侵权责任法是一部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的法律。这部法律不仅涉及产品缺陷、交通事故、医疗损害、环境污染、网络侵权、动物致人损害等内容,还明确了产品召回制度、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并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侵权责任法》对我国医疗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有效地实现了医疗侵权损害赔偿范围、赔偿标准与鉴定方式双轨制的统一,有利于权利的平等保护,实现了医疗损害责任法律的统一适用,维护了法制的权威。但变革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继续对《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补充完善,以更好地实现我国医疗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凯 《魅力中国》2010,(8X):210-211
《侵权责任法》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该法对保护公民民事权益做出了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化的规定,内容涉及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它既是我国民事领域立法的重大成就,也是人权法律保护的重大成果。这其中对于网络侵权责任的规定,更是该法的一大亮点之一。本文通过在互联网中出现的所谓"人肉搜索"的网络侵权问题,从刚出台《侵权责任法》的角度,对其如何加以法律规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矫捷  ;于海洋 《魅力中国》2014,(11):294-294
我国颁布和实施的《侵权责任法》是一部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民事基本法律。这部法律在2009年重新修订后实现了自身的与时俱进,但仍不乏疏漏之处。  相似文献   

6.
肖荣 《魅力中国》2011,(15):236-236
《侵权责任法》颁布以来,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学界对法条第二十四条即被称之为公平责任原则的争论一直都在激烈的进行着,本文通过对法学界内中对公平责任原则的肯定说和否定说的阐述中,指出《侵权责任法》中第二十四条不应当成为现代侵权行为法的一个独立的归责原则,并且法条所指内容其实质是公平原则的体现和延伸。  相似文献   

7.
丁莉针 《魅力中国》2011,(17):135-135
在《侵权责任法》颁布以前,我国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立法杂乱无章,使得侵权行为致死的赔偿金数额五花八门,由此导致了“同命不同价”的现象。《侵权责任法》的颁布使得“同命同价”的实现在法律上有了明确的依据。但是该法第十七条仍然存在很多缺陷。  相似文献   

8.
张昀煊 《科学决策》2021,(6):157-15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出台以前,侵权责任法是解决民事侵权纠纷的重要依据,是我国民事领域最重要的法律规范之一.早在2002年侵权责任法的制定已被提上日程,但早期我国法理研究相对落后,法律大多采用借鉴和移植的思路完成建制.而我国国情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均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有的事业均需要我们在探索中进行尝试、在尝试中进行完善,侵权责任法自2002年人大二次会议提出议案,经过连续七年的筹备、调查、起草、表决,最终在2009年1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2010年7月1日正式施行.《侵权责任法》的出台,有效保护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理清了侵权行为中的责任归咎,有效降低了民事行为领域侵权纠纷的发生率,其在我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结合归责原则的相关立法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侵权责任法》第24条,得出公平责任并非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而是损害分担特殊规则的结论。同时,还对公平责任在侵权责任法中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保障制度足以替代公平责任,更好地完成其功能。  相似文献   

10.
张敏  高崇慧 《魅力中国》2010,(35):160-160
雇主责任的问题在法学理论界讨论已久,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也涉及到雇主责任的规定,本文结合《侵权责任法》就我国当前雇主责任制度的现状进行论述,并提出完善我国雇主责任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方贞 《理论观察》2011,(5):90-91
过失引致的纯粹经济损失在侵权法领域的赔偿问题在各国均未有统一的规则。从德国为代表的保守主义,到法国为代表的开放主义,再到英美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体现的是其立法者与司法者的政策考量。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未排斥纯粹经济损失,但在司法实践上一般限制其在侵权法领域得到赔偿。该问题在具体个案上可能有望突破。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在工伤损害赔偿领域,很多国家或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侵权损害赔偿、工伤保险和社会保险为内容的多元、系统的受害人救济模式.依据我国法制的发展现状,以侵权责任法为基础,建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和社会救助并行发展的多元化受害人救济机制.基于此,须尽力协调好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在受害人保护上的制度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3.
惠珂 《魅力中国》2011,(4):291-29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从而把精神损害赔偿范围从侵犯人身权扩展到侵犯人身利益。可以认为《侵权责任法》承认了精神利益作为一项独立法益的存在.但是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的规定尚很不全面、具体。  相似文献   

14.
姜雷 《中国经贸》2011,(20):80-80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形态的同时,侵权责任法所规制的侵权行为也不可避免的拓展到了网络空间,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现象日益增多,其中当然包括了我国《侵权责任法》尚未确立的侵害债权制度。因此,有必要对网上侵害债权的几个基本问题作出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辛琳 《产权导刊》2010,(8):8-10
《侵权责任法》对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和减少侵权民事纠纷、统一民事案件的裁审标准及法律适用、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璨 《黑河学刊》2010,(12):90-90
要对归责原则进行分析,明确对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要明确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的基础理论,并针对交通事故责任主体认定上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新的侵权责任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傅小栗 《魅力中国》2011,(20):170-170
《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民商事法律体系的最终完善,向最终完整民法典的目标进一步迈进,标志着中国法制化的新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得到进一步贯彻实施,该法的诞生标志着在民事侵权专门法的最终诞生,有利于更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距《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已有一年时间,笔者就侵权法的现实意义和实施一年中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行解析,重点阐述了其实施运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安  杨盛安 《魅力中国》2011,(5):184-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侵权责任法对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规定得过于狭小,笔者认为,应增加对有人格纪念意义的物品受损的精神损害赔偿。应该说,现行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受侵害,可以判决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9.
阮晓新 《魅力中国》2014,(13):303-303
近些年,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不断看到有关高校校园伤害事故的报道,尤以因第三人侵权导致学生伤害者居多,而在此情况下,学校应承担什么责任,这引起了法学界中很多人士对这一问题的极大关注。最新实行的《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颁布都具体明确规定了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但我们还是能从中发现不足之处,其中都忽略了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导致在实践中,经常出现对相同或类似的案件做出不同的判决。笔者对这一问题比较关注,所以对高校校园第三人侵权中校方责任的承担问题作个粗浅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海娜  余磊 《魅力中国》2010,(20):100-100
2009年12月26日《侵权责任法》顺利通过,这部法是继我国《合同法》和《物权法》之后在民事领域里又一部非常重要的民事法律,对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侵权责任法》颁布之后,在很多方面引起了学界和民众的争议,而争议最强烈的恐怕就是第八十七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本文就对这一争议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