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钢琴协奏曲《黄河》在中国听众中的普及程度,迄今为止没有哪一部中国钢琴作品能够与之媲美。事实上,它也是历年来唯一一部曾在世界各地反复上演的中国钢琴作品。可以说,《黄河》的久演不衰,源自黄河的不朽。前不久,《黄河》初创者之一并成功地改编了这部作品的石叔诚先生,在泉城济南举办了两场专场音乐会,记者因此有机会就极富戏剧性的《黄河》之创作及改编问题,与石先生进行了长谈。"我对《黄河》的认识有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是海内外千千万万的观众启发了我对这部作品的思考,我对《黄河》的改编也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石先生谦逊而一往情深地谈起了《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根据冼星海的名作《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的。无独有隅,《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抗击日寇的战火纷飞年代,而《黄河》则初创于中国历史上另一个错综复杂的时期——文化大革命当中。鲜为人知的是,这部作品竟是在江青的一手干预下诞生的。当时的创作人员有著名钢琴家殷成宗及刘庄、储望华、盛礼洪、石叔诚及许斐星等人,他们本着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在江青的所谓"去词留曲"的直接指示下,大量运用了西洋经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方法,放弃传统的奏鸣曲和三乐章  相似文献   

2.
笔者案头这份《国际日报》上,该报记者刘玲的一则报道,主题以醒目的头号宋体赫然标出《孔祥东圣盖博市大会堂演出观众爆满》,头号楷体的副题是《黄河钢琴协奏曲琴音震撼华夏心》。文中称“以中国人的心,中国人的情感来演奏中国人自己的作品,大师级的孔祥东以黄河钢琴协奏曲征服了南加怀乡爱乐的华裔移民,而圣盖博市大会堂的1400多座位也出现难得一见的爆满。……大家引领期待的《黄河》终于登场了,孔祥东鼓足了精神,在掌声中坐下,定一会神,双手在键盘上敲出重覆的第一小节后,情绪开始飞涨,带动了全曲进入主题,而在黄河颂的黄水…  相似文献   

3.
金莲 《魅力中国》2013,(10):68-68
一、作品的创作背景 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被世人称为“乐圣”,贝多芬的创作,音乐形象鲜明有力;主题动机精炼、朴素,却具有无穷的展开性;调性的多变和多彩对比的鲜明更是突出表现了他创作的独特性。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五部钢琴协奏曲,《C大调第一钢琴奏曲》创作于1797年,创作时间实际上晚于《降B大调第二钢琴奏曲》,但由于它先于《降B大词第二钢琴奏曲》的出版,因此它排在了第一位。  相似文献   

4.
程征 《新西部(上)》2014,(4):F0003-F0003
看解安宁的画,会想起《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那种“黄河在咆哮”的气势。他画壶口瀑布,画黄河水,总是涌运的;  相似文献   

5.
紫卉 《发展》2008,(12):157-157
音乐作品的原始手稿大都只有一部,而传世的《黄河大合唱》的手稿却是两部,而且同时选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目录。其中一部是1939年延安的筒谱手稿,简称“延安手稿”;另一部是1941年莫斯科的五线谱手稿,又名“交响大合唱《黄河》”手稿,简称“莫斯科手稿”。目前这两部手稿都收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两个版本,充分展现了这部传世之作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舒田恬 《魅力中国》2014,(19):120-120
《黄河怨》作为《黄河大合唱》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着强烈的悲剧性,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本文旨在对《黄河怨》进行正确、全面、深入的音乐分析,并作音乐表演及形象塑造上的设计,分析了《黄河怨》的音乐特点,讨论了作品的演唱要求和特点,对《黄河怨》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3月15日傍晚,青岛人民会堂内座无虚席。随着音乐缓缓奏起,“奏响春天——青岛交响乐团春季音乐季”拉开了序幕。在著名指挥家朱晖先生的指挥下,青岛交响乐团演奏了瓦格纳的著名序曲《纽伦堡的名歌手》以及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代表作《天方夜谭》,并与俄罗斯优秀钢琴家瑞娜·普罗蒂尼科娃一起献上气势宏大的著名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极具冲击力的曲目加上大师们天衣无缝的合作,观众给予的雷鸣般的掌声久久回荡在空中。  相似文献   

8.
李长明 《魅力中国》2014,(19):106-106
焦裕禄这个名字,体现了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忘我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焦裕禄”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感人的事迹,不断积累、沉淀,具有永恒意义的感动,更加激起了我们中原大地自己的作曲家张一兵进发出灵感而为之创作,经历了四年的反复斟酌修改,于2011年3月,创作完成了唢呐协奏曲《泡桐》。乐曲用唢呐和民族管弦乐的音乐语汇,描述了人们对焦裕禄朴素而激烈的缅怀,抒发了人民群众不断学习、继承发扬焦裕禄同志的遗志而励志奋发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前身是《八路军进行曲》。当年,这首歌在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中传唱开来,并由此传遍长城内外,鼓舞着八路军健儿奋勇杀敌。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窑洞里诞生的红色战歌1939年四五月间,在鲁艺学习的学员郑律成听说从晋西游击区来延安医治跌伤的诗人光未然与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合作写了一部《黄河大合唱》的消息,就向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公木提出搞个《八路军大合唱》,约公木写词。  相似文献   

10.
莫薇薇 《魅力中国》2014,(2):103-103
本文通过对圣桑生平以及其代表作品《第二钢琴协奏曲》音乐创作背景的基本介绍,使广大读者在对该作品有初步了解的基本前提下,进一步的对作品的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音乐动机及发展,演奏速度,技术难点、演奏处理、双钢琴配合进行演奏研究。为读者能够在准确领悟圣桑的创作风格及其音乐审美观中做出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萌 《魅力中国》2014,(5):75-75
肖邦的音乐艺术体现在多种方面,它既体现在音乐旋律创作方面,同时也体现和声艺术领域方面。文章主要从肖邦早期的钢琴作品《f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独特的和声艺术创作方式着手,深入分析和研究各种和声技巧,以展示其所蕴含的现代色彩的和声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朱倩 《魅力中国》2014,(7):119-119
介绍了小提琴协奏曲《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并结合该曲目的具体内容,对其语言特色、音乐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加深人们对这一协奏曲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黄小星 《魅力中国》2010,(23):287-287
本文通过对“离家出走”这一主题在马克·吐温的著作《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和《伤逝》中表现,比较这两部创作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作品中,“家”都作为束缚人身自由,束缚个人精神自由的牢笼出现的。人的自由天性让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们都选择了逃离家庭。  相似文献   

14.
高婀娜 《魅力中国》2010,(29):247-247
《摇篮曲》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贺绿汀先生的代表作品。贺绿汀湖南人,1923提考入艺校,主修作曲、钢琴等。1931年入“音专”师从黄自学习作曲。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代表作品《牧单短笛》、《森吉德玛》等。在他的创作中,“民族化、大众化”是他的特点,他借用西方的作曲技法,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摇篮曲》就是他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代茜 《中国报道》2014,(12):88-91
画如其人,作品的气度反映了画家的精神气度。苗重安在人生的历练中逐渐扩展了自己的胸怀,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向。他说:“山水画的本质是画人的。领悟山魂,探索画魂,追求民族魂。”从《龙羊峡的黎明》和《黄河谣》等黄河系列,再到《丝绸古道》和《梅里雪峰》等丝绸之路系列,苗重安在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道路上,将自己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寓于创作之中,从而使作品豁透着一种史诗般的表现力、概括力和强烈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16.
白英 《中国西部》2013,(17):106-121
人们常说:"九曲黄河十八湾",这些湾到底在哪里?游走黄河,探秘大湾,感受文化,一睹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创造出的绝美画卷,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一路上,我们穿越晋陕甘三省,黄河两岸,听着著名的《黄河大合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感受着时而放荡不羁,时而平缓舒淌,时而咆哮怒吼,时而委婉沉吟  相似文献   

17.
马二委 《魅力中国》2013,(20):68-68
周口市豫剧团创演的《都市彩虹》,是由国家一级编剧韩枫创作、著名导演葛圭章执导、国家一级演员肖秀莲主演的一部大型现代都市风情剧。此剧以其新颖的创意,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舞台面貌,先后荣获了河南省第九届戏剧大赛“金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黄河戏剧奖”和“田汉戏剧奖”;而后,此剧被改编成戏曲电影《幸运十点钟》荣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都市彩虹》的创作与演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4月8日至5月7日,以"百年辉煌·时代回响"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宁波交响乐团受邀于4月9日献演《印象宁波——俞峰与宁波交响乐团交响音乐会》,呈现全新创作的《宁波组曲》,并和艺术家瞿弦和、宋元明、王海涛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合唱队联袂演绎《黄河大合唱》。  相似文献   

19.
庆阳香包节     
《发展》2006,(8):I0009-I0009
甘肃省庆阳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人始祖轩辕黄帝曾与中医鼻祖岐伯在此论医,有《黄帝内经》行世,周先祖不窋、鞠陶、公刘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化的先河。举世瞩目的“环江巽龙”和“黄河古象”化石,发掘于境内的马莲河流域。  相似文献   

20.
壶口观瀑     
秦俑不再守护嬴政的亡灵,阿房宫早已灰飞烟灭,周秦汉唐辉煌不再,多少怒发冲冠壮怀激烈的英豪消融于岁月的波涛,壶口瀑布却跨越历史的时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爆发着野性的怒吼,没有什么东西能把它扼住,它的精神蕴藏在奔腾不息的激流中。只因音乐家冼星海在壶口瀑布谱写出鼓舞人民斗志的《黄河大合唱》,又因唐代诗人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对世界最大瀑布之一的黄河壶口瀑布总有一分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