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歌 《监督与选择》2000,(11):44-45
KS标志认证制度是指依据韩国工业标准对制造商进行产品检测和现场检查,通过后向制造商颁发证书,制造商可在其产品上附带KS标志的一种认证制度。KS标志表明该产品符合韩国工业标准的规定,制造商具备或超过韩国工业标准所规定的制造能力。过去,由韩国国家技术质量研究院运作KS标志制度,但从  相似文献   

2.
《好房辞典》2005年3月至7月播出 导: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这样的纠纷,家装出了质量问题,家装公司和建材供应商相互踢皮球。家装公司说是建材质量不过关,建材商则称是家装不当,最终吃亏的是我们消费。不过这一局面已在改变,一些有实力的建材厂商,为了分清责任,干脆自己成立家装队伍,他们供应的材料不要装修公司施工。  相似文献   

3.
2000年 12月 14日,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查大要案中,查获该县某C建材有限公司(简称C公司)销售的螺纹钢筋标识牌上标明的某B钢铁棒材有限公司(简称B公司)获 ISO9002认证。经查, B公司并未获得ISO9002认证证书,而是A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A公司)获得ISO9002认证证书,其中B公司是A公司向B公司投资并控股的一家有限责任公司,A公司已许可B公司使用其认证标志。 本案是涉及到质量认证标志能否许可他人使用的问题。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对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违法行为加大了处…  相似文献   

4.
我国建材行业开展贯标和认证工作已有十余年历史。1988年,国家建材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建了中国水泥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 ,同年成立了建材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 ,1989年又组建了中国汽车用安全玻璃认证委员会。迄今,全国已有665家企业的水泥产品通过了质量认证 ,有101家企业的玻璃产品通过了质量认证。但到1998年底 ,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只有192家(其中有82家获得中国建材质量认证中心的证书)。而全国现有建材企业多达7000家 ,质量体系认证通过率仅为2 .7 %,其中水泥行业通过率为5%。山东省作为建材…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26日至6月8日,上海市质量协会代表团在参加欧洲50届质量年会之际,访问了法国瑞德斯质量管理监督署、德国标准化协会,与当地认证界、标准界、质量界等业内人士就标准与标准化、产品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化与认证、认证与国民经济等关系问题开展了技术交流和研讨,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认证活动起源于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当—个工匠谋求订户确认他的产品符合某种规格时,就出现了原始的认证活动。19世纪中叶,一些工业化国家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开始制定法律或技术法规,规定某些工业品必须通过确认符合政府颁布的规格和程序,这就是法规性认证或强制性认证的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标准化水平的提高,现代认证己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复杂的技术经济体系。近20~30年以来,认证制度几乎被所有的发达国家所采用,受到了各国政府和工商界的空前重视并获得迅猛的发展。认证一词的定义是:“为确认产品、过程或服务…  相似文献   

7.
王岚 《东南置业》2014,(4):84-84
4月18日至20日福州市第30届住交会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住交会设房地产、家装建材、智慧家庭成果、汽车、金融等产业展区,汇集展示了本土和国内外众多一线名牌产品,推出了全场优惠和精彩纷呈的活动,3天共吸引12万多市民前来逛展。  相似文献   

8.
认证活动起源于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当一个工匠谋求订户确认他的产品符合某种规格时,就出现了原始的认证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标准化水平的提高,现代认证已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复杂的技术经济体系。认证一词的定义是:“为确认产品、过程或服务完全符合有关的标准或技术规范而进行的第三方机构的证明活动。”目前质量认证包括产品认证和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两种形式。产品认证,它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9.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企业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标准工作从改革开放初期单纯的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主的企业标准化模式。发展到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与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并重的新的企业标准化工作模式。有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使企业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延伸和发展。过去的标准化工作忽略了各环节之间的接口控制。而现在的质量管理体系注重了对各环节之间接口的控制。使得质量管理工作环环相扣。也使企业标准化工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德国管理体系认证公司(DQS)是德国标准化学会(DIN)下属的一个子公司.其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德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DQS)。目前,DQS已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认证机构。成立20年来.该公司在29个国家(地区)设有33个办事机构和代理机构。有工作人员167人。在世界各地有审核员1100多人。已签发了2.5万多张认证证书。在80多个国家(地区)有7500多家客户。  相似文献   

11.
认证动态     
全国认证认可标委会成立9月23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是由国家标准委领导和管理的从事全国性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其工作领域主要是对口ISO/CASCO,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格评定委员会,负责将国际标准、指南和导则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秘书处设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法律事务部。该委员会的具体任务是,向国家标准委提出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按照国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负责组织制定认证认可标准体系表,向…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保险企业的质量认证之风悄然而起,继台湾国华、安泰、香港鹏利等保险公司通过质量认证后,国内美资保险公司——上海友邦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华安财产保险公司、人保厦门分公司也纷纷通过了质量认证。9月17日,新华人寿保险公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由质量管理体制和企业标准化运营两个体制,讨论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质量管理体制和企业标准化运营之间的对比度,论认证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基础是标准化运营,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也可以对标准化工作起到务实性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互惠互利、互为支撑、互为前进。使企业明显的获得经济盈利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质量认证这种评价制度,以其科学性和公正性而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国际两大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为推进认证制度的国际化,促进各国认证的相互承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正按本国的法律、法规,遵循国际准则,加速建立本国的认证体系,以实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建材企业产品质量监管,新疆新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年5月11日召开了新源县建材企业座谈会。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的工作要求,座谈会中该局与建材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关于加强建材产品质量会谈,与各建材企业负责人探讨了烧结普通砖、免烧砖建材产品技术标准,企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30日,对于福建南安水力消防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来说,好消息是接二连三。这一天,该公司顺利通过了三项认证标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南安水力消防通过三合一体系认证,不仅在南安的消防器材行  相似文献   

17.
《大众标准化》2004,(11):36-36
瓷砖对于现代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种建材,它代表着一种艺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品位、个性的体 现。现在的瓷砖品种越来越丰富,在很多方面都为家装业主们的个性追求提供了町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现代质量认证制度,已诞生了近100年。从1903年英国使用第一个认证标志开始,经三十年代的发展,五、六十年代普及到所有工业发达国家,七、八十年代扩展到发展中国家,目前,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建立了自己的质量认证制度。质量认证制度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的工业化、生产服务的标准化和市场的全球化相伴随的。质量认证的实质,是由一个中立权威的第三方,向消费者、购买者即需方,证实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某一特定标准的活动。我国是从80年  相似文献   

19.
翟汴 《上海质量》2010,(12):6-6
12月21日,首届认证认可科技标准日活动在北京举办。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作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白春礼作主题演讲。孙大伟说.认证认可科技标准化工作得到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取得了丰硕成果,认证认可科技工作进入国家科技主战场,有力地支撑和引领了认证认可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依据1994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与俄罗斯国家标准化、计量与认证委员会签署的标准、计量与认证领域科技合作协仪及合作备忘录,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统一组织和管理下,1999年8月20日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与俄罗斯圣·彼得堡检测与认证中心在北京签署认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检验方面加强技术交流,开展认证合作。产品认证合作将涉及食品、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玩具、家用电器、电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