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是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作为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华夏龙文化的研究再次兴起。该文通过对华夏龙文化的整体概述,说明龙文化之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2.
龙是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作为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华夏龙文化的研究再次兴起。该文通过对华夏龙文化的整体概述,说明龙文化之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已经发出自己的“文化宣言”,并按照设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迈开步伐.西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西藏走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对于“文化强国”还是“文化强区”战略,它的全面展开必然关乎对建设的重新理解,确立科学的文化观之于西藏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必要性.我们需要认真地对西藏文化发展的目标、发展现状和环境评估、实施路径探讨、支持系统分析,尽快确定以文化事业为重“两业并举”的西藏特点的文化发展模式,找到切合西藏实际的文化发展战略,避免战略思维的盲目和跟风而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4.
安全文化建设作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把文化的力量融入安全管理的合力也越来越成为普遍的共识。济三煤矿在实践中,以着眼于安全生产“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为目的,建塑“3 6”特色安全文化,着力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5.
王忠 《东北之窗》2011,(22):26-27
近两年来,长海县委书记郝明在回答媒体如何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问题时,每次都要谈到文化之于旅游的重要性。前不久。长海县县长陈广胤在给全县政协委员作县情通报时,也谈到了用文化支撑旅游、包装旅游、指导旅游、统领旅游的问题。长海的领导者十分重视提升文化与旅游的关联度、融合度,长海人对长山群岛旅游避暑度假区的美好明天满怀憧憬。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有能力反思生命的意义、体会幸福之于人生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当代青年幸福人生的探索,有许多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的资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任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对于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构建“幸福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剑文  郝乐义  王华 《东北之窗》2011,(23):56-57
如果说,“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是沙河口区李家街道2011年奉献给大连乃至辽宁的一大“惊喜”,那么,李家街道辖区的4000多名党员。便是创下这一“惊喜”的功臣。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语境下,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频频发生,“软实力”概念之于国家与民族的重意义亦随之凸显出来,受到愈加广泛的重视。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指出文化软实力的重性,并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愿景。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则再次在重大场合对文化软实力的重性进行了表述,提出在十七大已经确立的目标基础上实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如今,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思想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信访制度指公民在面临公权运行失范时,通过多种形式自下而上地向信访机构反映情况并寻求利益维护的制度安排。信访为人民群众实现权利救济提供了一种渠道,却也因践行层面上的歪曲运作而饱受质疑。这种歪曲运作以"上访—截访"的不良模式为表征,深层矛盾在于传统文化基因之于现代治理体系亟需调试,探寻信访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有助于提出推进信访制度现代转型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杨树荫 《浙江经济》2014,(17):62-62
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江河平原,气象万千,更有那逶迤不绝的崇山峻岭,这是国土的神魂所在,历尽沧桑,岿然屹立。这恍如中国传统家文化的全景图:古朴苍凉,安之若素;连绵起伏,生生不息。有人,便有家;有家,便有家文化。中国的家文化,自然来之于古往今来莫可指数的家庭、家族。无论富贵,无论贫寒,中国人的家始终稳稳地固守农耕社会的价值标准。王朝自有兴替,家族更有兴衰,而家文化却百攻不破,历久弥坚。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过程,文化过程贯穿于经济过程的始终.对经济过程的理性反思产生了经济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和理解经济,未来的经济将是一种文化经济.本文试图说明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化虚无主义作为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体现,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否定革命文化、否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极端错误的思潮.意图虚无民族文化,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弱化党的领导、消解民众对其民族文化的认同.防范文化虚无主义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准确把握其传播特点,以实事求是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以优质文化作品净化网络环境,以文化交流传播增强文化自信.只有根据文化虚无主义的实质加以防范,才能巩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3.
李正平 《宁波通讯》2011,(21):38-3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表明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14.
孙芬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8):119-121
团队文化和小团体文化都隶属于企业文化,团队文化与小团体文化对我国企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对团队文化和小团体文化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要求企业应更多注重团队文化的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小团体文化,团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来不断完善自己.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文化软实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关东文化是我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独具特色的关东文化应从提炼个性文化特征和文化遗存入手,并且要有继承有变革,只有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才能显现这种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在过渡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文章试图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化习得与文化迁移的关系进行一定的梳理,试图发掘文化习得中文化迁移的发生条件和发生机制,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文化教学和文化教学书籍编纂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对策。要培养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8.
卞天歌 《魅力中国》2014,(10):247-247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观点,是解决文化焦虑走向文化重建的毕竟之路。本文旨在讨论以文化焦虑的现状考量文化自觉在解决其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健 《宁波通讯》2012,(1):15-16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关系到我们如何认识文化、如何对待文化、如何发展文化的问题,对于建设文化强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近,  相似文献   

20.
冯付勇 《新西部(上)》2009,(7):100-100,102
本文论证了保护文化生态环境与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只有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民族文化的个性(民族性),才能建设民族文化.只有注重文化生态平衡,才能促进民族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