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75号文件围绕农业生产责任制共写了12个问题,其中第六条专讲包产到户:“当前,在一部分省区,在干部和群众中,对可否实行包产到户(包括包干到户)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为了有利于工作,有利于生产,从政策上作出相应的规定是必要的。”“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苦落后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
“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当时都是违法的,三中全会作为草案下发试行的农业文件,就明确规定两个“不许”,即“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  相似文献   

3.
吴象 《中国改革》2003,(10):20-23
“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当时都是违法的.三中全会作为草案下发试行的农业文件.就明确规定两个“不许”.即“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  相似文献   

4.
《农村财务会计》2005,(3):13-13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文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     
1982年1月1日,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框框,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这个文件不但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而且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首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文件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84年1月1日,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  相似文献   

6.
●1982年,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第一个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同其他形式的各种农业生产责任制一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责任制","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的包干到户是在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在抓富的推动下,从无到有,由少到多,逐步发展起来的。整个发展过程大体分四个阶段:一是从三中全会以后到中央[75]号文件下达以前。这一段,在领导上,主要是根据三中全会两个农业文件的精神,允许在偏远山区单家独户搞包产到户,没有提出包干到户的问题。但对长期困难队,曾提出:只要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取酬的原则,可以采取突破性措施。这时,个别地方,群众自发地搞了包干到户,仍是少量的,散在  相似文献   

8.
肖梦 《农业经济》1997,(11):7-10
壮大农村集体合作经济和共同富裕肖梦从1957年实现农业集体化(虽然快了点),到现在已是40个年头了。集体经济经过“大跃进”和“文革”两次挫折后,还是站稳了。七十年代末,在群众自发改革的基础上,普遍推行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这一改革加上国家扶植农业的政...  相似文献   

9.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产品营销的突破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胜勇  阎竣 《农业经济》2004,(12):51-52
我国的农产品营销发展受阻,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很难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普遍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的责任制形式将农业生产建立在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基础上,这种小生产的形式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不利于农产品营销发展的因素,如投入不足,交易分散、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的生产责任制并不是近年的创举 农业的生产责任制,现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急速地展开了。这种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形式很多,如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如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如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等等,在其中,采用的范围较广,最能引入注意的是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 以联产、包产为特点的生产责任制,在我国的农业管理形式中,并不是创举。在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11.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认真贯彻了党对发展农业的政策,我省农村社队普遍实行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其中包干到户已成为主要形式。经过一、二年来的实践,特别是经历了1981年抗灾的考验,已经显示出它存在的生命力。一批长期贫困落后的“三靠”队很快地解决了温饱问题,一些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并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理论界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经济范畴来概括我国农民创造的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我认为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是有区别的,用同一个范畴来概括两个不同经济现象值得商榷。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所反映的经营关系是有区别的。① 前者是带有半集体、半个人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的“双包”(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形式,近两年在全国各地发展异常迅速。“双包”中的包干到户的性质问题,在全国争论很大,迄今仍无定论。弄清它的本来面目,弄清如何正确地对待它,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一)对包干到户这一经济办法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包干户属不属于个体经济的范畴?也就是说,包干户是不是个体经济?1.农村中的个体经济是一个有严格规定性的范畴。农村中的个体经济,在马列著作里,又称“小生产”、“小经济”、“小农”、“小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等。它区别于其它农业企业的经济特征,就是一个“小”字。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地农村普遍建立、健全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我国农业生产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经过几年来的反复实践、对比选择,现在“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已经在全国农村占了主导地位,成  相似文献   

15.
站在新一轮改革起点,农业再次被赋予历史重任。中国的改革最早始于农村,其标志为“包产到户”。如今“三农”问题仍是各项工作重中之重。从生产关系层面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直接关乎“新四化”目标的实现。业内人士认为,明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望聚焦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鼓励新型合作社的发展和推广,此举对农村生产力解放意义重大。农地流转、农业机械、农资流通等板块的公司将直接受益于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们对农村社队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议论纷纷,有的人一听说包干到户,就忧心忡忡,或则不敢沾边,放任自流;或则斥为倒退,强扭硬纠,这种看法和做法是正确的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广西临桂县会仙公社的实践,否定了上述那些人的无端指责。这个公社424个生产队,1979年有15个生产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1980年春,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增加到148个,但刮来了一股“纠单干风”,折腾了半年。下半年,公社党委分析了本公社的实际情况,决定顶住一切指责,尊重群众意愿,大胆地引导各生产队选择合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业生产责任制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包工包产,联产计酬;一类是小段包工,定额计酬。这两类中,又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一、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在集体统一经营的前提下,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和每个劳动力的不同特长,实行专业分工、联产计酬。二、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在生产队“四统一”(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前提下,包产包工到劳动力,实行联产计酬。三、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是在生产队统一领导下,把全部农活和产量包到户。定产以内统一分配超产归己,减产则罚。包干到户是在生产队体制不变、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把农田包干到户耕作,实行分散经营,只承包上交任务。四、小段包工,定额计酬。象辽宁省部分队实行的“三小(小组作业、小段计划、小段包工)一定(定额记分)”等等。  相似文献   

18.
“均田减赋”历来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也采用了这种方法。我国实行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今年在全国范围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就是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税费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尽管“均田减赋”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均田减赋”只能是目前采取的过渡性措施,从长远看,“均田地”的治本之策是  相似文献   

19.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现在成为城乡人们议论的一个中心。它的实际效果究竟怎样?是不是单干、倒退?是不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一种形式?现就这些问题,联系安徽省滁县地区近两年来的实践,谈谈我们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在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有些生产队采取了包产到户(包括包干到户)的办法。一时为城乡人民所普遍关注,誉毁褒贬,众说纷纭。有人说,包产到户是一种倒退,应一概否定。也有的人从包产到户的实际增产效果出发,认为这实质是一种前进,主张开放绿灯。到底应当如何认识和对待包产到户呢?就让我们从包产到户是进是退的问题谈起吧!首先应当指出,后退并不总是一件坏事。进退和是非是两组含意不完全相同的概念。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