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推动理论界进一步思考改革深化的未来方向.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必然发生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必须以生产力的显著增长为经济社会巨变提供物质资料支持.因此任何一国的经济转型都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中国和俄罗斯改革演进方式的根本差异,既不是分别采取了渐进或激进改革方式这种表面上的差异,也不是像资源禀赋论所断定的那样自然会各自沿着大相径庭的路线演进,而是两国在体现改革的实质内容和演进次序两个方面对立统一的改革目标战略选择上存在着根本差异.   ……  相似文献   

2.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回顾和展望马家驹经济改革的实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理论上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即渐进的方式和被称作“休克疗法”的突变的方式。中国的经济改革采取渐进的方式。从总体上说,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是在农村中展开、以四、五年的时间取得决...  相似文献   

3.
中日市场体制建立在世界经济演变过程中,两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演进均有着某种相似,而在借鉴基础上与本国现实进行的兼容又决定了两国市场体制的重大差异。但市场体制对经济的一致有效激励使两国在20世纪都创下了世界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4.
转轨经济的演进基本分为激进和渐进两种路径,波兰和俄罗斯采取的是“大爆炸”式的激进改革路径,而中国采取的是后者。波兰和中国经过改革后快速发展,而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却让经济停滞,为什么波兰和中国采取了不同的转轨路径却都获得了成功,而俄罗斯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分析演进路径下的内在原因得出结论,培育竞争与产权改革的先后顺序决定了经济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我国渐进改革的动因及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基于我国渐进改革特点的前提下,分析了渐进改革的动因和其所依赖的理论根据,认为渐进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创新,是我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走到今天,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所采取的渐进式改革方式对于改革成功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肯定。但任何一种改革方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所遭遇的难题,正是由其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一、渐进方式具有内生性的两大缺陷。缺陷一:渐进方式引起改革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项伟大实践,经济转轨的方式分为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中国在转轨过程中选择了政府推进的渐进的方式,以改革措施出台为标志,我们可以从总体上选取三个变革点而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进程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的两个经济科技大国,目前都在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转变的进程,并取得不同的改革成效。中国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综合竞争力得到不断增强;俄罗斯在近10年的改革中,综合竞争力却每况愈下。一、中国与俄罗斯的综合竞争力比较1.中俄两国的社会经济概况比较。中国与俄罗斯都是人多地广的大国,由于地理上和历史上的原因,两国在经济科技上存在长期互补合作的关系,在社会经济体制上都在经历改革开放的变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全球化是改变世界的根本趋势之一市场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变革的根本趋势与特征之一,它构成各国调整经济社会结构、体制、政策的努力的主要部分,其影响和意义还不为人们所注意,但它将深刻地改变世界。搞现代市场经济的国家原来不过只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4国及一些新兴工业化经济,人口在10亿左右。而现在,市场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形式,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人口超过50亿。在全球规模的调整、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放松政府对经济的管制、降低计划化程度、导入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盛军锋  吴彤等 《发展》2001,(5):50-51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是要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即政府行为必须从计划经济下的模式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行为模式,这就是说,政府职能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是以渐进模式进行的,在区域经济差异(特别是东西部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也是存在区域性差异的,因此在政府、国有企业两个改革主体和外部经济市场环境组成的变迁短阵中,政府对市场化的适应程度也必然存在区域性差异,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以东西部最为突出,而广东又具有沿海改革开放的典型特征,因此,我们试图把广东和西部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对市场化适应程度加以研究对比,为西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俄经济改革有着不同的起始点,中国始于经济改革,而俄罗斯则从政治改革着手,这是基于中俄当时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次序"而作出的"相机抉择".本文同时剖析了中俄改革的渐进和激进方式的差异、改革成本的大小及改革效果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开放潮》1998,(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围绕着改革、开放、发展这条主线不断演进。农业产业化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洪流中不断发育和成长,它是农村经济领域中两个根本转变的成功探索,也是农村产业结构、经营方式和市场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然而,一些地方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由于没有理解和把握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和核心问题,致使操作走形,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到底在哪里?本刊记者为此采访了原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经济师陈飞天。  相似文献   

13.
徐晓 《魅力中国》2010,(35):203-203
渐进模式是针对渐进决策理论的一种政策制定思维样式,其基本特征是政策决策是对既有政策的修正与改良我国义务教育政策演进基本遵循渐进模式,本文主要对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两方面的政策演进进行分析,以期为义务教育深化改革中的决策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在经济取向上呈现出了从单纯的计划经济转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特征,在发展模式上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战略逐步深化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这些发展与变化是开创性的,对中国两次融资制度演进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一次融资制度演进的结果就是中国A股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孙基 《上海改革》1997,(6):40-42
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的客观要求,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然而,我国的电力行业和电力企业在主动适应“两个根本转变”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虽然实体经济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在应对世界性的相对危机时较为主动,但我们实体经济的发展还很不尽如人意。不是任何举措都可以称之为改革,只有旨在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的举措才是改革。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经济学对此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论述。经济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认为物质产品是社会的真正财富,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不生产物质财富的非生产性劳动是服务于生产性劳动的。资本主义初期、即市场经济初期的重农学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制度存在着全球性差异。即使在发达经济中,公司治理结构的体系差异仍然是显着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治理范式:(美国式的)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和(德国式的)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这两种公司治理模式无论是在控制系统方面,还是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关于两者差异的生成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这些不同角度的制度诠释对两者也持有不同的相对价值判断。 对于处于转型和改革进程中的国家而言,对发达经济下不同结构的公司治理范式的比较制度分析有助于拓宽这些国家企业治理改革实践的理论基础。中国国有企业在选择治理改革路径时,应该如何借鉴和学习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并吸收其成功经验,同样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发达经济下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制度分析,探究了两种最具代表陆的公司治理范式的结构和功能差异。通过对这两种存在根本差异的公司治理体系的结构特微和制度背景的深入考察和评价,本文从理论上挖掘了发达国家公司治理制度的结构及其演进对我国公司治理改革的借鉴意义。作者认为,公司治理体系是其所依附的经济、法律和政治制度的产物。中国的国有企业治理改革应在强化市场功能和法律约束的基础上,选择一条折衷和多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未能实现根本性转变。对经济增长方式长期难以实现根本转变的原因,学者们有多种解释。该文尝试从社会初期与路径依赖、市场经济与改革模式、利益集团与改革锁定、个体理性与集体行动、经济职能与政府悖论、意识形态与观念阻滞等方面,对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提供一个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俄罗斯(原苏联主要继承国)是欧亚大陆的两个大国 ,现在都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中国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向市场经济过渡 ,而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是通过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实行私有化的方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其体制转换与我国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改革”一词的内涵也并不相同。但单纯就建立市场经济的努力而言 ,两者也有某些共性的东西可以比较。转轨的目标模式、转轨的速度、转轨的方式和途径是否符合本国国情 ,两国所选择的…  相似文献   

20.
该文根据作者与德国海德堡大学有关学者交流以及对德国企业的实地考察,比较分析了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差异,研究了这种差异对两国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深刻影响,对江苏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