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学层面上的道德、信任、信用与征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信任、信用与征信这四个概念被相继引入经济学研究中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四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道德规范是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的基础,信任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信用是商业交易的前提,是维系社会经济正常关系的纽带,而征信是对受信人信用状况的一个全面了解和高度概括,据此建立的奖惩机制能为良好的社会信用状态形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车天兵 《甘肃金融》2003,(12):34-35
一、个人信用制度的含义 狭义上讲,个人信用制度是指根据居民的家庭收入与资产、已发生的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时所受处罚与诉讼情况,对个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并随时记录、存档,以便信用的供给方决定是否对其贷款和贷款多少的制度.广义上讲,个人信用制度就不仅仅是指个人有关信贷方面的信用记录制度,一个人在他一生中任何有违诚信的社会行为都是它记载的内容.它是一个人终身的信用档案.  相似文献   

3.
一、建立个人贷款信用分析制度的必要性 1.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私有经济已占据了主导地位,私营者和个体工商户已成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借款人.这些人员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他们的道德观念、个人能力、经济状况、经营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对这些人进行贷款信用分析和信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安排,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在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天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信用建设工作,把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天津经济社会改革创新重点工作之一.如何加快形成具有天津特色、覆盖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信用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构建我国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和谐社会基本内容的体现,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运行的核心是建立信用体系的制度安排并使其健康运行,因此,必须构建和谐社会的信用道德文化体系、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和信用市场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发挥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努尔古丽 《新疆金融》2005,(12):116-116
信用是维系社会经济正常关系的纽带,个人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个人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诚实守信制度的基础,对形成良好信用文化和社会诚信守信氛围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用是人与人之间 ,人与经济组织之间 ,经济组织之间 ,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经济互信关系 ,是惯例和约定俗成 ,是规定和法律制度 ,是共识和行为规范。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状况不佳 ,出现了社会信用观念淡薄 ,信用秩序紊乱的问题 ,已经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极大伤害。整顿经济秩序 ,规范信用行为 ,存在五个“不够” ,重塑社会信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健康社会的灵魂,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拥有的共同的名片。个人信用是人的第二身份证。“人无信不立,市无信则乱,”无信者在社会寸步难行。所以,百行均应以德为先,以信为本。信用,就是一种履约行为,是一切人际关系交往中通过履行与他人约定的事项建立的一种信任。信用包括国家信用(如发行国债)、商业信用(如赊销商品)、银行信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并完善符合规范、富有活力、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信用经济体系,形成规范有序的经济秩序和市场秩序.就有必要宣传和着及信用文化、强化制度建设、规范信用监管、健全社会信用经济发展等.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信用信息作为互联网金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因为它是互联网金融法律关系参与者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介质,本文以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为出发点,通过对金融消费者信用信息法律属性和信用信息权内涵的分析,诠释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个人的信用信息权,并从法治社会利益维度为基本要求,通过合理的法律制度的设计与规范配置将维护金融消费者信用信息权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进而也使互联网金融服务者的利益与金融消费者的利益相互融合,和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新  杜新富 《西安金融》2001,(4):53-53,52
一、农民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是构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在一些金融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对于促进信贷发展的重要性,并在个人信贷发展的初期就开始了制度的建设,而其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个人信用鲂制度的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较好的社会信用风气,极大地推动了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高度发达,信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用已经高度信息化.信用制度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表现为有关信息提供、信息获取、信息评估和信息责任的法律制度.信用的评估和量化也就是对市场主体风险信息的公示化.  相似文献   

13.
从法政策角度考量,自然人破产制度可以使债权人获得公平受偿,使债务人获得重生,这是自然人破产制度确立的最重要原因;而信贷消费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确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社会基础.我国面临的城乡二元结构、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只是建立自然人破产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法技术问题.在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时必须正视城乡二元结构、信用体制缺失等问题,并逐步建立自然人财产申报登记制度,完善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影响银行信贷投入的诸多因素中,信用环境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对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障碍性因素分析的同时,重点提出了六条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强化银行信贷投入的政策建议.一是健全社会信用法制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债权人的权益;二是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逐步形成社会联动的信用维护体系;三是建立社会信用联合制裁体系,充分发挥金融部门打击逃废债务的整体优势;四是建立社会信用中介体系,努力畅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渠道;五是建立科学的银企关系制度体系,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六是重塑社会信用意识,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离不开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市场经济离不开诚信.经济中的各个环节都少不了以诚信为基础的信用,任何一个环节丧失信用,都会使交易链条中断,导致经济危机发生.  相似文献   

16.
信用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基础,它支撑着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诚实守信.孔老先生就用"仁、义、礼、智、信"五常来规范社会,提出"无信不立",并且身体力行,形成了一种诚实守信的传统道德观念,使中国成为千年文明的"礼义之邦".信用的文化底蕴不能说不深厚.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全社会却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高瞻远瞩,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在一个正常和健康的社会里,诚实守信,公正公平是不可缺少的价值观,如果没有这些基本价值观,那么,社会信用危机就会必然发生.  相似文献   

17.
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的角色定位对于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并最终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中小企业信用法律制度的制定者与推动者、中小企业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的指导者和扶助者、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提供者和管理者、中小企业信用中介机构的支持者和监管者、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之社会信用基础的缔造者和维护者。  相似文献   

18.
杜学敏  牛永涛 《西安金融》2003,(3):36-36,29
当前,社会信用缺失问题严重.已对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一、信用缺失的根源是信用制度缺失 信用及信用关系在交易中是通过信用载体反映出来.这一载体是交易双方行为中的价值准则和基于完备的制度规则的各种信用工具,而且这一载体要靠完备的制度加以保证。计划经济体制下信用制度实际上是一个空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有经济的微观主体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向市场经济加速转型时期,社会经济体制、结构和人的观念都在发生巨大变革,新的时期必然有新的矛盾和问题,市场经济的"趋利"心理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强烈冲击.当前信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那些违背诚信的种种行为,不仅严重干扰了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阻碍了经济发展,也扭曲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正常关系,造成诸事处处设防,又无防可设的心理压力.构筑社会信用的法律框架,运用法律手段和道德力量,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已是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公证,作为一种预防性的法律证明制度,在促进社会信用良性循环中,所发挥的特别作用及其社会效应已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推进信用和信用文化建设是一个涉及价值伦理观念和制度创新的系统工程。信用体系是金融文化的载体,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本文就如何从社会各方面推进区域信用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