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户籍承载了许多的附加功能-就业、教育、住房、医疗以及公民的其他社会保障事务等,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有关职业、地域和身份歧视的制度性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时于自由、平等的不懈追求,这种具有先天性缺陷的户籍制度对人民平等权的侵犯引起了社会及人民的不满.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且宪法也要给平等权以保护.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的最终目标和人民的期待还有很大的距离。本文在梳理总结近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展的基础上,分析考察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和问题,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1)明确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2)科学确定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时间表;(3)建立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4)加快推进各项相关配套改革;(5)建立多元化的改革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3.
蔡昉 《经济研究》2023,(10):4-14
户籍制度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获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及保持和增强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之举。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推进这个领域的改革,能够创造真金白银、立竿见影的改革红利,相应地,改革的延误也有着显著的机会成本和实际损失。本文着眼于从供需两侧揭示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创造的巨大收益,同时警示改革的延迟可能导致不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逆刘易斯过程”,以及不利于生产率提高的“逆库兹涅茨过程”。在做出中国社会流动性趋于减弱的判断之后,本文阐释了户籍制度改革如何有效促进社会流动,进而提高人口的生育意愿。本文也探讨了推进这项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的改革激励不相容问题,并就拆除这一激励障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户籍制度城乡福利分配职能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症结不在于从形式上将居民区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而在于户籍制度承担了额外的社会管理职能,使户口充当了城乡福利分配的工具。与现行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福利差异表现在社会保障、就业、教育以及住房等各个方面。这种以户籍形式分配社会福利的作法既违背公平也损害效率。要顺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必须在政府推动下有步骤地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市民福利,还户籍制度本原功能。  相似文献   

5.
我国户籍制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深刻而复杂,如从政治权利、身份地位、教育机会、职业获得、社会保障等方面影响人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目前户籍制度改革面临制度需求强烈与制度供给不足的深层矛盾,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改革遇到了深化改革动力不足和推动改革实力较弱的双重困难。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人大的难题是社会性和财富分配的公正性,也就是说,如何帮助社会贫困阶层,比如农民和民工分享到经济发展成果,这是中国人大制度面临的最大问题。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承诺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让人民分享经济蛋糕,他赢得了2987名代表的热烈掌声。国务院行政首脑提出要让人民有尊严地活着,这在中国还是首次。不过,温家宝和他的部长们在处理中国问题时有两大最引人关注的问题遭遇失败,一是结束户籍制度,二是让过热的房地产降温。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变化,以及社会各项制度的改革,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户籍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管制影响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同时也是解决城乡矛盾和“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户籍制度改革的模式与策略分析:实物期权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8年开始的户籍制度对中国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户籍改革被提上日程,个别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文从分析户籍制度的产生和改革的背景入手,讨论了户籍制度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本文根据金融理论中实物期权的思想,分析了政府进行户籍改革的模式及触发战略。本文最後讨论了影响户籍改革进程的各顼因素,并提出了有关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它对农民、农村以及整个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而现行户籍制度不利于农民城市就业的行业准入,增加了农民城市就业的成本,导致农民工资性收入长期在低位徘徊,因此要创新户籍制度,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长。首先改革户籍制度,归还农民工国民身份待遇;其次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最后着力发展户籍门槛低的中小城市,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进城人口的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存的“城镇户口”并不是进城人口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寻找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基本要求的户口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改革不能仅改户口性质这一符号,而应致力于做好建立新型户口管理制度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1.
破除城乡户籍壁垒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内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淑艳 《经济研究导刊》2013,(19):224-225,239
二元户籍制度,是隔离城乡社会的制度约束,严重影响了城乡协调发展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壁垒。户籍制度改革是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供给的内在要求;户籍制度改革是城乡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流动的内在要求;户籍制度改革是彰显农村居民公民权利的内在要求;户籍制度改革是加速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户籍制度改革是城乡协调发展消除体制性障碍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赵金亮 《经济师》2008,(1):68-69
“非转农”逆城市化现象的泛起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它要求我们在“非转农”的制度设计、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等方面做出行之有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户籍制度是一个国家进行管理的基本手段,在中国目前阶段,高校学生的户籍制度沿用1958年的户籍迁移制度,各省根据各自实际,出台了不少政策,对原有的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随着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原来执行的户籍制度正在发生变化,高校学生的户籍迁移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国户籍制度对公民身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玮  王卓 《经济研究导刊》2010,(19):199-201
户籍制度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人口的出生、死亡、迁徙、婚姻等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相关管理的一项国家行政管理制度。他不仅反映人口的基本信息,而且与人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职业相关。这样,户籍制度就不仅仅是提供人口统计的基本信息资料,而是包括与公民的身份、职业等权利相关的一系列的社会管理制度。以广义的户籍制度为研究视角,从中国当前的户籍制度入手,分析其局限性,研究其在公民社会生活中对公民身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户籍制度曾经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巨大障碍,近年对其进行的改革促进了大量永久移民的形成,这是得到公认的。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对短期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则缺乏研究,而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部分。在1998年中央政府明确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改革目标后,户籍制度改革是否起到了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从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贡献,则需要用数据分析。本文对2003—2006年期间发生的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效果进行检验,通过双差回归方法在户改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总量以及向大中城市而不是省会等特大城市流动的效应方面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在此期间,很少有证据显示户籍制度改革对短期劳动力流动产生了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当前的户籍制度改革在引导农民工流动方面的作用有限。另外,社会网络、农村收入增加都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年猛 《经济论坛》2024,(4):52-60
户籍制度,即与户籍或户口登记、管理相关的一套政治、经济、社会及法律制度,是中国最重要的人口管理制度。户籍制度不仅对中国的劳动力流动趋向、城镇化进程、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社会阶层分割等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影响微观个体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收入甚至是婚姻等方方面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稳定国内公共秩序、发展重工业等需要,我国建立了户籍制度,并在1959—1978年得到巩固与发展,导致城乡二元分割与逆城镇化。改革开放以后,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引致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由此开始倒逼户籍制度进行改革。2000年以后,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加大,在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情况下,中央政府将户籍制度改革权力下放,鼓励大中型城市进行自主探索。2012年以后,基于公平与正义的考量,中国政府开始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17.
江南信息苑     
改革户籍制度:奉化市敢为人先   本刊讯 浙江省奉化市于去年 11月推出了新的户籍制度,明确规定,建成区内的农业人口、购买成套住宅者、自理口粮人口以及拥有合法固定住所且具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公民,都可以按照自愿原则申办城镇户口;符合投资落户、人才落户、投靠落户、婚迁落户、大中专毕业生落户、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落户等条件者,也可办理落户手续。为减少办事环节,奉化市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还下发了《关于改革户口审批制度的通知》,规定凡符合迁入条件的,经授权民警审核后可当场办理。只要符合条件的,随到随办理,不受…  相似文献   

18.
在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过上了比较富裕的小康生活之后,社会就会产生幸福与尊严需要,开始追求幸福与尊严。正因为如此,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为本”的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人民政府,顺应人民群众的这种需求变化,适时提出“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视人民的尊严为己任,自觉承担起维护人民尊严的责任。从尊严的概念和构成来看,尊严的获得有两个基本条件:权利和尊重,即有了权利且权利得到尊重。据此,在使人民群众活得更有尊严时,必须做到赋予、认同并尊重人民群众的权利。为此,应保障、认同并尊重《宪法》所赋予的人民群众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自由权、平等权与民主权等,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政策、法规等人民尊严的维护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户籍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是许多其它社会管理制度的基础.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在证明公民个人身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为国家提供人口基础数据信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市普陀区、苏州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特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济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更加显著,其中社会融合因素与居留意愿正相关,家乡联系与居留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从制度因素来看,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它改变了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