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98年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财政政策,这些财政政策的实施对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财政状况日益严峻,财政风险已很明显,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可谓动荡不定。危机四伏,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此起彼伏。亚洲金融危机中倒下了许多东南亚企业,欧美很多“巨人”企业也不能幸免,英国的巴林银行、韩国的大宇集团、美国的安然公司等企业相继灭亡。转向国内,数家上市公司从沦为ST、PT行列直到退市,甚至濒临破产边缘。究其原因,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但更主要的还是这些企业自身潜伏的财务风险与危机的爆发。前车之鉴,使我们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研究显得更加紧迫与必要。  相似文献   

3.
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银行置身于风险管理行业中,并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创造价值。风险和效益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单纯强调发展,或单纯强调风险都是不可取的。目前贷款仍然是银行的主要效益来源之一,在拓展业务的同时如何有效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和积极防范开放式基金的运作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投资工具都伴随着投资风险,开放式基金作为一种追求投资收益的理财工具,在运作过程中同样会面临系统的或非系统的风险,在开放式基金即将推出之际,正确认识并尽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对于开放式基金未来的健康成长以及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广西金融研究》2001,(6):18-19
外债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外债借用偿还过程中的时间差,所产生低频债资产的实际价值及债务效益的不确定性损失,本文就北海市在借用外债过程中汇率、利率、项目经营等面临的风险问题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安全是银行业永恒的主题。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卡在发行、使用、流通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一些风险点。本文对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现状及发展趋势、存在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面临极大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单纯从资金支付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保障风险是不够的,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已延伸到公共经济领域,市场是最讲究效率的。而社会保障则是维护公平的,因此,我们应该用效率和公平的观点来看待我国的社会保障风险。本从资源配置、社会保障资金运营、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三个层面进行考察,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核心性风险、经营性风险和摩擦性风险三个概念,并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8.
规范的票据业务是以真实的贸易背景为基础,经银行承兑或贴现后,商业信用纳入银行信用体系内。我国现阶段的票据业务中,在银行承兑环节,要求有真实贸易背景,且票据承兑行是企业的开户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现金流掌握着较充分的信息,这使得银行易于甄别票据业务风险状况在票据贴现环节,由于以银行信用为保障,因而从理论上看,票据业务的风险度本应该是比较低的。但在我国票据市场实际操作中,因为诸如社会商业信用基础薄弱,某些市场主体恶意套取资金,个别银行分支  相似文献   

9.
朱Rong基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强调,要注意防范财政风险,所谓财政风险,是指财政主体在运行过程中遭受损失或损害的一种可能性,它是伴随经济运作特别是财政分配即将终的客观存在。乡镇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在运作过程中财政收支结构和自身体系遭受破坏并由此引发财政危机,较之其他各级财政具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可能性,应予正视和防范。  相似文献   

10.
地方财政是我国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压力下,各级财政在超负荷运转中逐渐暴露出诸多矛盾,衍生成各种形式的风险,对地方财政乃至全国财政运行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很大威胁。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乡镇财政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财政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突出,形势十分严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财政风险,已成为当前乡镇工作面临的紧迫课题。乡镇财政的险象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当前,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屡禁不止并呈恶性蔓延之势,是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截至2000年末,全国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交通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62656户,涉及贷款本息5792亿元,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企业32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51亿元,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31.96%,在这些改制企业中,主要是以破产、分立、租赁、兼并等形式逃废债务,破产是其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自1995年10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诞生以后,网络银行在全世界发展迅猛。网络银行的兴起既是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结果,又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面对蓬勃发展的网络银行,传统金融会计(包括金融会计风险管理)将不得不进行改革。一、网络银行迅速发展的原因1. 技术因素。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促进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网上交易采用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电子交易协议。该协议可对交易各方的数据发送进行加密,商家只能看到消费者定单信息,银行只能看到有关支付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持卡人交易信息的…  相似文献   

14.
债转股可谓是破解企业与银行双重困局的一般办法,但债转股本身并没有化解已经存在的风险,而是将原来银行所担的风险转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身上。因此,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运作效果如何,才是债转股能否成功、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能否“双赢”的关键所在。据统计,至2000年1月底,全国拟实施债转股企业已达600余家,涉及银行不良信资产达4000亿元,在已实施债转股的企业中,平均资产负债率从71%下降至47%,相当部分企业实现了扭亏增盈,但是在实施债转股过程中存在不少风险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风潮迭起,金融风险直接波及整个亚洲,受其影响我国的金融业也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目前迫切需要明确一些基本问题,就是我国存在什么样的风险,在各种风险中是如何排列的,如何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风险,提高金融资产质量,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增强我国金融企业的竞争力等问题谈点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6.
陈长征 《新金融》2000,(2):28-30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以及网络环境的改善,基于网络应用的需求也在增加,特别是对电子商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网络银行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今后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1、在网络财务环境下,存在财务会计信息夫真更为隐蔽的风险。在网络财务中,企业的Intranet一方面通过防火墙与Internet隔离,另一方面已延伸到企业的外部,与关联企业、供应商、客户、银行、税务形成更为广泛的信息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财务的分布式操作使得网络系统受到内部和外部的攻击。商品的交易成为“无纸化”,电子票据和电子凭证、电子帐簿将取代手工填制的单据、凭证,而且帐务处理可以自动完成;商品交割和资金给付将统一起来,即在完成交易的同时,利用电子数据和交易的各方,包括银行、税务、运输等进行各种电子柰据和电子单证的交换,完成款项的支付。无纸的信息传递有效避免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信息失真的可能,而在网络会计中电子凭证、电子帐簿被个性而不留痕迹。另外,系统的实时处理技术使得信息的采集伴随着网上交易、结算的发生及企业系统价值的流动而同时完成。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的顺序化处理模式,不必要在每个会计期间重复“凭证-帐薄-报表”的会计循环,平时只要完成数据的存储即可。财务信息的使用通过输入相关的信息代码以驱动相应的过程处理程序,便可得出实时的财务信息处理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失真的风险同样存在,并且更加隐蔽,因为系统的处理过程是在一个“黑匣子”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领域“涉水”越来越深,有别于资产业务的特有风险正在逐步显现。这其中:既有经营战略风险,也有管理操作风险;既有日趋明朗的表层风险,也有潜在的隐性风险;既有普遍性风险,也有局部性风险;有的虽是业内个案,但已引发了严重后果,值得整个银行业反思并引以为鉴。现结合业务实践与同业个案,针对中间业务的某些特有风险点及其后果提示剖析如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解决对策,权作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对当前中间业务的发展有所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建立流动性风险的早期预警机制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了及时监督和管理流动性风险,防止支付风险,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和特别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审计风险、银行风险及其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吴庆 《南方金融》2004,(12):14-17
风险导向型审计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在一些高风险行业也孕育着高度的审计风险。回顾历史上审计失败的案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对商业银行由于审计失败而导致诉讼的比率相当高。缘何银行业会频频成为审计陷入诉讼泥潭的“滑铁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本文试图揭示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内在机理和关联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