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土地分包到户,从集体经营转变为家庭经营,于农民而言相当简单,过程不复杂,方法易操作。但是,于政府而言则不然,正所谓“兹事体大”。三十年前,围绕集体种还是分户种,从地方到中央,从普通群众到高级干部,发生了激烈争论甚或斗争。什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马列主义”“修正主义”,从基层到高层,从文人学者到干部领导,既有理念对立也有权力冲突。个中缘由何在?窃以为,皆出于“政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农村改革观始终围绕着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调整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而展开,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对于当前中央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直落后于城市,更落后于经济发展,相当一部分社会保障项目将农民群众排除在体系之外。在生、老、病、死、残等人类生存不可抗拒的考验面前,农民群众能够依靠的社会保障制度实在是少之又少。在21世纪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抓住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差距,将广大农民群众纳入公共财政的浓荫之下,应是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一项极为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赵芳 《现代审计》2005,(4):49-49,5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涉及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及长治久安。从审计调查看,此项保险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在10多年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发端于1978年的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进入而立之年。50年,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谓今非昔比。其成就的取得归功于改革开放,这已经是一个常识,没有争议。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更是让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促进了农村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敏 《价值工程》2011,30(27):289-290
本文结合宁夏吴忠青铜峡市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就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深化农村改革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深化农村改革,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三农”问题的根源不在农村,而在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8.
9.
《科技与企业》2008,(11):8-11
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是率先在农村起步并取得突破的。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必将因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乡、村是农村统计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处于规范基层统计的始发前沿,基础数据需汇总,各项调查任务需落实,源头数据质量需把关,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统计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基本上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各级党政决策的需要,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现行农村统计方法、制度、体制存在着一些弊端,统计在基层的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统计数据在源头采集上得不到保障。为此,应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统计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阳春市(县级)地处粤两山区,是广东省面积第二大县,农业人口达80多万。改革开放以来,经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和全市人民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努力,阳春在破解“三农”难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的成效。尤其是近年来,阳春市GDP由1993年建市之初的22.6亿元稳增至2007年的115.9亿元,年均增长9.2%以上,其中农业总产值从14.4亿元增至5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37元增至4590元,分别年均增长6.4%和9.8%。事实证明,改革是山区农村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罗晖  罗炜 《企业活力》2004,(12):18-19
<正>养老保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在社会保险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人口大国,在全国13亿人口中,60岁以上的比例达10.4%,这说明我国已进入老年化国家。在我国保障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和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新时期我国农村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与农村税费改革相比,这次改革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任务更艰巨、时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所提出的新理念,它包括二十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促进生产的发展,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剑飞 《新远见》2009,(3):40-45
农村改革发展30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农民增收难、利益保护难和环境改善难等突出问题。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着力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30年,经济制度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的变化,从农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敞开农村改革大门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邓小平南巡讲话市场配置资源;从农村税费改革到义务教育"二免一补";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到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向世人展现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改革景象.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中,必然涉及到乡镇机构改革问题。多年来,我国进行多次乡镇机构改革,但是既不成功,也不到位。我们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何认识农村乡镇的基本属性问题,这是我们在研究乡镇机构改革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按我国现行政治体制来看,镇和乡(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乡建制已经改为镇建制)是一级政权组织。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战略的高度做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新目标、新举措,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1980年4月2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住宅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开启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伟大历程。30年前.针对全国普遍存在的住房难问题.小平同志指出:“关于住宅问题.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的一系列政策。  相似文献   

20.
刘德喜 《新远见》2008,(10):14-21
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动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30年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起动新一轮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两个三中全会大力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