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绵城市建设中河湖水系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中维持河湖水系健康的重要性,探讨河湖水系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认为要有效保护现有河湖水域海绵体,大力修复受损河湖水域海绵体,适度拓建河湖水域新海绵体,科学调度管理河湖水系海绵体,从而构建"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引排自如、多源互补、生态健康、环境优美"的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化与城市河流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杰 《中国水利》2009,(23):41-43
纵观华夏民族城市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中国著名城市都傍水而建。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对河流的过分依赖、攫取与掠夺已习以为常……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的问题已成为现代文明城市的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给原有的水流域生态带来生态危机。从城市发展对生态和环境功能的需求以及从河道治理转变为水环境综合治理出发,在现代城市水系科学和客观认识恢复生态自然方面,论述了不同的生态要素修复(包括恢复、维持、改善和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环境要素的一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导致河流生态环境受损,河流部分功能丧失,影响了城市的未来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城市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梳理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可为我国的城市河流治理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莱芜市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术源地主要是水库型水源地,其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主要是在各水库上游主要入库支流、水库周边及水库内建设生态滚水堰、河岸生态防护、水库周边生态修复与保护、水库内生态修复与保护等工程措施,通过生物净化作用,改善入库支流和水库水质,从而保证莱芜市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永续达标利用.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紧缺、生态脆弱,且长期以来存在多个管理主体。生态保护与修复迫切需要制定相关制度,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初步建成了较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保障了生态安全;1999年开始实施的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有效改善了河口的生态环境状况。黄河三角洲现有法规制度已初步形成体系框架,为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这些制度存在管理范围交叉重叠,生态用水保障较弱,流路保护效力偏低,配套规划滞后和标准有待统一等问题,建议确立黄河三角洲生态协调机制、黄河三角洲生态用水保障制度、严格的入海河道管理保护制度和黄河三角洲生态综合监测制度,同时,作为配套措施,加快推动《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的批复,划定容沙区范围,制定地表水和海水统一的水质监测标准。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河流治理有不同的阶段,几乎所有的城市河流都要经历生态环境"良好-损坏-修复-良好"这样一个过程,但是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工业化前的自然状态,其原因在于,一是使河流恢复到原始自然状态不可能、不现实,也没必要;二是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河流的功能需求不同。现代的城市河流修复不仅要考虑河流生存的需要,更要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安全,可以说,今天的河流整治必须兼顾防洪、供水、景观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水系除了具有防洪、排污、灌溉等方面功能外,更趋于多样化。文章重点介绍了城市水系的保护模式,从洛阳新区城市水系的生态、景观休闲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洛阳新区水系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充分研究白马湖特点、存在问题及相关规划等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治水思路和生态治湖的新理念,通过科学规划,采取水生态修复、综合保护开发等有效措施,恢复白马湖及滨湖圩区的滞蓄洪能力,提高该区域抵御洪灾能力;改善白马湖水质,发挥其备用水源地功能;推进综合保护开发,改变白马湖地区单一依赖渔业生产的经济现状,形成生态旅游体系,发展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0.
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实现流域健康的重要基础。当前南四湖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补偿存在补偿机制层级分明但衔接不足、目标明确但实施方案模糊、政策支持突出但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方式多样但侧重事后治理等问题。重点从基本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操作程序、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南四湖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补偿制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开湄  侯杰 《中国水利》2011,(23):79-86
水生态保护的重点是保障生态系统维持正常水循环所需的水量平衡关系.大气降水量中只有一部分形成水资源量,其余部分为自然生态系统所利用,这部分天然生态系统直接利用的降水对维持区域植被生态系统的稳定十分重要.本次规划在对天然生态系统直接利用降水维系生态平衡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需要人工控制和调配水量的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地下水保护以及河道外生态环境保护等形成水资源之后的3部分生态环境用水进行总体安排.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保护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河道是城市的灵魂,大量工程措施在一段时期内的确给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但是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不利后果,使河流丧失了应有的水文活力.如上游水库的建设,来水的大量减少甚至可使河道干枯,因此必须对流经城市的河道进行治理.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治河经验,在河道治理中,要统筹考虑,认真做好规划设计,要与治污和生态保护相结合,要与绿色水系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相结合,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城市的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武汉市湖泊面临的严峻形势,探讨了城市湖泊水生态修复途径,提出通过完善政策法规来实现湖泊污水零排放的目标,河湖连通实现湖泊水体活力更新,湿地修复实现湖泊水体自身净化功能,并完善相关的湖泊健康监测体系,逐步树立水生态文明理念,建立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改善湖泊生态环境,促进沿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褚奇  杨崧 《江苏水利》2021,(4):45-48
结合北市河污染治理工程,通过现场调查以及历史数据收集,发现北市河水质较差,污染较为严重,存在水动力不足、点源污染、内源污染、生态功能匮乏等问题.结合北市和污染现状,提出分6步治理河道污染,恢复其生态功能,以达到长效治理的目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9年,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纳入北京水务法定职责.为了更系统地推进全市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工作,从北京市水生态空间范围界定、水生态功能区划分以及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3个方面展开分析.水生态空间范围可分为3个层次:水域空间、与水关系密切的陆域空间以及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市域全覆盖区域,选取水系、岩性、土壤、生物(鱼类)及水功能等5个指标,将全市划分为19个水生态功能区,提出永定河、北运河上游及潮白河上游等典型水生态功能区保护修复方案,对北京地区水生态空间、水生态功能分区、保护修复规划及标准规范制定等四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北京市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提供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调查湖泊生态保护相关领域引入市场机制的现状、典型案例、主要经验和存在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湖泊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对策措施,包括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政策性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强湖泊管理为市场主体参与搭建良好平台,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和生态补偿机制,稳妥推行湖泊养护单位改革并培育专业化企业,完善制度并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7.
生态修复对遏制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退化意义重大,寻找一种有效且简单的生态修复效果预测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湖泊修复研究的发展。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基于专家调查法的湖泊污染物浓度确定方法及水质提升贡献度分析了生态修复的水质响应,并采用基于污染负荷平衡的水质模型预测了生态修复措施作用下的潜龙渠水质。结果表明:4种污染物浓度均有下降,潜龙渠水质提升显著,但各污染物对不同修复措施的响应程度不同,COD的浓度控制需要污染源控制与修复净化的共同支撑,TN对各项措施的敏感性接近,TP、NH_3—N分别对污染源控制、生态补水敏感性最高。情景预测表明,依据水质响应关系制定的生态修复方案,能够稳定保持潜龙渠的生态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compare ecological status of a few small urban watersheds in Prague agglomeration (the Botic creek, the Zátissky creek and the Komoransky creek) with different sources of pollution, different sewer systems and with different hydraulic regimes of the recipient. Concentrations of selected heavy metals (Cd, Cu, Ni, Pb, Zn) were measured in 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and in different species of benthic organisms. The biological assessment of macrozoobenthos has also been carried out using two biotic indexes: the saprobic index and the ASPT. The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risk in an aquatic environment has been based on three different coefficients: th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Kd), the Hazard Quotient (HQ) and the Metal Pollution Index (MPI). In the Botic creek there was found out chronic load of bottom sediment by heavy metals. There is higher ecological risk of sediment toxicity in this creek. Outlets of combined sewer system in the Botic creek degrade water quality and consequently deteriorate biological indicators. In the Zátissky creek the main problem is connected with storm sewer outlets. The comparison of the Zátissky creek with the reference stream, the Komoransky creek demonstrates strong hydraulic impact, which induces frequent changes of watercourse morphology reflecting on the composi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benthic macroorganis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