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的胡同     
三十年代著名作家朱湘,曾写了一篇 很有名的散文《胡同》。而且所记述的,特 指北京的胡同。这位作家原籍安徽太湖, 却对北京的胡同产生了特殊的印象,足见 北京的胡同有一种非同一般的神韵。 外地人敢于说“我到过北京,而且我 了解北京”,如果说得入实入深,大不易 也。在很多时候,无论是外地人还是北京 人,真正了解北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 文化蕴涵,标志之一就是熟悉北京胡同。  相似文献   

2.
北京的胡同     
毛志成 《中关村》2006,(1):135-136
三十年代著名作家朱湘,曾写了一篇很有名的散文《胡同》。而且所记述的,特指北京的胡同。这位作家原籍安徽太湖,却对北京的胡同产生了特殊的印象,足见北京的胡同有一种非同一般的神韵。  相似文献   

3.
袁秀霞 《中关村》2004,(7):101-103
一条胡同,一条北京的老胡同,从元大都时代,走到现在800多年了。这条胡同承载过无数人的生活、经验、历史、情感,虽然它很老,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舍不得遗弃它,离开它。然而今天城市建设的发展,却要改变这条胡同的面貌。甚至会让它完全消失。胡同里的居民不想失去自己的历史,不想抹去自己的记忆,那么,又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留驻过往的岁月?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越来越容易掌握的DV技  相似文献   

4.
勒川 《中关村》2008,(2):102-105
庭院深深。北京冬天的阳光很好,透过胡同斑驳的墙壁洒在身上,感觉到一些温暖。在这古老城市的小巷中,在炮局胡同的小院深处,我见到了他。老远他便朝我挥手致意。身着朴素、笑容和蔼——这是我对这位老者最初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张越 《中关村》2012,(2):96-99
在所谓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脚步践踏下.充满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的老北京似平要离我们远去了。王继民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北京老胡同里的草根画家.很不甘心地用自己最熟悉的油画笔认真寻找那个身影模糊的老北京。  相似文献   

6.
习牧歌 《中关村》2013,(8):18-25
针对东城区及雍和园区域特殊的历史和人文环境,雍和园因地制宜,突破了传统科技园区以招商引资为生命线的扩张型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通过内部循环更新实现发展的新路径。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连接文物古迹、胡同风貌和工业遗存的纽带,激发创新创意活力,促进了城市文化自身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7.
张越 《中关村》2013,(8):26-29
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么创意呢?假如在古老的胡同中坐落些许"创意工厂",让西装革履的企业家和商人与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这里相遇,岂不独具一番风味?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么创意呢?在北京,在这样一个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城市,你所习惯的却是车水马龙的街市和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古老的胡同与四合院在  相似文献   

8.
祁建 《中关村》2016,(4):113
老修理工曾是胡同里的一道风景,而随着城市文化的演变,也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磨剪子,呛菜刀——"、"锔锅锔碗——"、"箍筲——箍筲——"……早年间胡同里修理工手艺人的吆喝声,是一曲令人回味绵长的胡同交响曲。可时光倒退到几十年前,他们一边推着小车走街串巷,一边吆喝着,曾是胡同里的一道风景,而随着城市文化的演变,这些修理工也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城市巨变使  相似文献   

9.
郭黛姮 《中关村》2012,(11):34-36
虚拟漫游,是展示历史园林辉煌一页的一种全新模式,同时也是解读北京城市深层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Virtual roaming, a new mode for displaying historical gardens, is also a means indispensable to interpret the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eijing city.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进入世界城市行列。历史园林在北京的  相似文献   

10.
魏颖 《中关村》2024,(3):80-82
<正>借助三维扫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化手段,“万园之园”圆明园得以重现。“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的谆谆嘱托重若千钧。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相似文献   

11.
最近听到“建筑呼唤艺术”的说法。告诉我这一说法的人士长期在北京居住、工作,他说不止他一个人持那样的诉求,显然,这与他们对北京城市迅猛增加的新建筑不甚满意有关。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的城市建筑就越来越注意功能性与  相似文献   

12.
彭树堂 《中关村》2014,(8):100-101
开平,潭江与沧江流经,饱经历史沧桑的古镇与新生代的现代化城市交集,尤以凝聚着民国时代华侨劳勉的心血与爱国爱家智慧的艺术之碉楼,彰显着开平的非同凡响的历史之窗。我应邀与一众中关村朋友参加王洪德商城开业庆典。王洪德,中关村第一代科技创业代表人物,古稀之年,他洗马征程雄风在,二次创业拓新程,将中关村创业理念与实践移植到珠海,创建了新业态,建成了江门小商品批发城,他邀请了心相通、意相随、患难真情的16名老朋友,专程从北京到江门。  相似文献   

13.
如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为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表率,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的历史也是科技园区兴起的历史,中关村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一区十园的布局以及中关村软件园、生命园等诸多专业园区的兴建,是中关村20年集群式发展、产业细化的最好注脚。本期仅选取了部分科技园区作为报道重点。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海淀园已成为国际技术的孵化和辐射中心,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触角还延伸到北京各地。丰台园成为北京最富活力的科技型总部经济区;昌平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园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北京亦庄园快速崛起而成为国际高端产业新城;德胜园立志成为北京市唯一的都市型科技园区;雍和园作为皇城根下的科技园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胡同里的创意工厂;通州园则把光机电一体化和金桥科技产业作为它的发展方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渐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新城;石景山园后来居上,跃跃欲试;清华科技园聚集核心技术,潜心培育钻石企业……  相似文献   

15.
田冰 《中关村》2009,(3):64-67
2008年1月18日,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29周,整座城市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以迎接奥林匹克的到来,位于北京工体附近的法国文化中心,“2007世界体育强国排行榜”正在发布,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全球体育运动成绩统计排行榜。此时在台上略带拘谨又侃侃而谈的是位年轻的中国人,他以此次发布的数据作为根据,在人均GDP与金牌的关系、东道主的优势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的体育成绩进行着分析。他的发言,使人相信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必然有出色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思考     
嘉宾:牛文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岳升阳: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博士,多年从事城市历史地理,尤其是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杨建平:北京市海开集团总经理时间:2003年7月2003年,海淀城市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在2005年把13万农民全部转变成市民。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大背景下,一个步子很大的实质性举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  相似文献   

17.
勒川 《中关村》2009,(8):16-21
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的几个月里,卢正刚被荣誉和掌声包围着。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随着炫目的“中国画轴”缓缓展开,水晶石公司一夜成名。因为水晶石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数字影像工作上的出色表现,在CCTV2008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名单里,卢正刚的名字赫然在目,入围的理由也与北京奥运息息相关:借助奥运,他推动中国数字视觉创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林抚生 《中关村》2008,(11):34-37
中关村的历史也是科技园区兴起的历史,中关村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一区十园”的布局以及中关村软件园、生命园等诸多专业园区的兴建,是中关村20年集群式发展、产业细化的最好注脚。本期仅选取了部分科技园区作为报道重点。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海淀园已成为国际技术的孵化和辐射中心,同时,中磁村科技园区的触角还延伸到北京各地。丰台园成为北京最富活力的科技型总部经济区;昌平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园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北京亦庄园快速崛起而成为国际高端产业新城;德胜园立志成为北京市唯一的都市型科技园区;雍和园作为皇城根下的科技园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胡同里的创意工厂”;通州园则把光机电一体化和金桥科技产业作为它的发展方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渐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新城;石景山园后来居上,跃跃欲试;清华科技园聚焦核心技术,潜心培育“钻石企业”……  相似文献   

19.
吴炜 《中关村》2013,(5):28-29
俞孔坚是很难用学科来定义的人。虽然他拥有北京大学教授和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的头衔,可以被定义成景观设计专家,但他的意义显然超越了这一领域。他是环保主义者、生态学家、城市运营顾问、中国土地政策的诘问者、教育家、散文和诗歌作者,甚至是政治学者、文化学者。俞孔坚是幸福的。当一个人可以以一种技术才能立足于世,同时还能在  相似文献   

20.
大海  张勇 《中关村》2004,(9):86-86
8月28日下午,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教工委书记朱善璐同志陪同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先生到北京边远山区平谷区玻璃台村进行考察,同时对筹建中的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学习谷”和山区中小学教育进行调研。去年春天,蒙代尔先生来北京,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鉴于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尤其是当时新提出的关于设立亚洲统一货币的一套设想在中国引起的热切关注,本刊决定将蒙代尔先生作为该期刊物的封面人物。这是本刊第一次选用外国人作封面,这也实现了本刊关于国际化追求的一系列具体想法中的一条。去年5月,北京科博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