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唐朝时,此地就有孙氏祖先在此"择居泉溪之东"。到了宋代,此处村落相连成市,村名为泉口,称萧王庙孙家。解放后,改名青云村。青云村因村东南有一"联步青云"的牌坊而得名,牌坊是为村人孙胜所立。明朝中期孙胜先中浙江乡试举人,又于次年京城会试中进士及第。为表其连年登榜,树"联步青云"牌坊。"青云"乃仕途得志,连登高官之意,半是褒扬,半是炫耀。重耕读的青云村,文风盛起,自孙胜之后,又有清末孙锵和民国孙鹤皋两位大家。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拆迁是基层最难的工作之一,素有"天下第一难事"之称。而在2017年1月22日,奉化区溪口镇溪一村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溪南地块却创造了"3天破百、6天过半、19天超80%签约率,75天清零"的"奉化速度"。在这令人称赞的拆迁新速度背后,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溪一村党支部书记周鹏洪。  相似文献   

3.
正奉化溪口镇溪一村地处溪口5A级旅游景区,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95人。近年来,随着溪口旅游深度开发和征迁工作加快推进,村里矛盾纠纷交织。溪一村以村级矛调工作站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为村庄建设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在海拔800多米的杖锡山麓下,有一个群山环抱奇岩危耸的高山古村,这就是名闻遐迩的世外桃源李家坑村。李家坑地处杖锡山心,东面溪对岸是桃树横,南面是后龙岙,西面八穴坪与百步阶接壤,北面燕崖岭与余姚大岚山相连。抬头远眺,便是后湖岗,榧树潭水库拦坝于此,飞流直下。一条宽阔的樟溪穿村而过,带着余姚、奉化和鄞州三地的人文气息和悠远历史,自西向东流经樟村、鄞江、洞桥……沿村的环溪路东通宁波市区、北接奉化与余姚。李家坑犹村口耸立着一块"四明山漂流大峡谷"的石碑,  相似文献   

5.
<正>气派的村口牌坊,平整干净的水泥路面,郁郁葱葱的绿化带,老人们边聊天边在周夹公园锻炼身体,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置身周夹村,处处让人倍感温馨。但在20年前,周夹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流动人口多、环境差,出门就要蹚泥水。"这是过去横溪镇周夹村环境的真实写照。"以前,大家戏称周夹村为‘破夹村’,一下雨,到处都是泥,出行很不方便。"村民葛红波深有感触。20年来,周夹村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村,依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发乡村旅游等有力举措,逐步蝶变成为一个民富村美的先进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小康建设示范村、省文明村等。在周夹村当了20年村支部书记的张利明,见证了周夹村从一个老百姓口中的"破夹村"变成"金凤凰"的蝶变故事。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因为旅游业的发展,顿时热闹了,游人如织;一个曾经欲富无门的小村庄,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春风,让山水资源变成了致富之源。一进象山县墙头镇方家岙村,只见村道两旁千棵水杉开路迎客。村内,清澈的大雷溪绕村而过,周边群山环抱,生态观光长廊、环溪游步道、瑞安古桥等景致,犹如美丽的丝带点缀着村庄。"景在村中,村融景中",这是记者在方家岙采访时的真实感受。近年来,立足依山  相似文献   

7.
<正>爵溪,曾称雀溪。宋宝庆《四明志》载:"县东游仙乡有雀溪保,在县东十五里。"明嘉靖《宁波府志》载:"村西南一溪,东注入海,沿溪林木阴翳,乌雀甚多,故名。"又传说,明代有三人进考,文思超群,只因地名雀溪,考官查雀溪原为流徙之地,不录。后三人再考,改雀溪为爵溪,始榜上有名。爵溪之溪,源出爵溪岭头,集尖山、天灯山、黄岭岙、第一岙、龙春山等山麓,汇集于山脚大溪坑,绕城南护城河,弯弯曲曲入注东海,自此不知终归何处,全  相似文献   

8.
<正>象山墙头镇的溪里方村紧挨"网红"方家岙村。论名气,方家岙村"出道"更早,更占先机;论山水资源,大家同处一片海天,同享一道风景;论民宿产业发展,方家岙起步早,走得更远。但即便如此,游完方家岙,再来溪里方,竟一点都不会觉得乏味,反而有一种惊艳。这个仅有0.52平方公里的滨海古村落精致得如同一个江南园  相似文献   

9.
正俞邦村位于福建省沙县夏茂镇北部,全村266户1068人,龙凤溪穿村而过。俞邦小吃源远流长,村民率先走出山门,形成"沙县小吃"品牌,被誉为"沙县小吃第一村"。从发展小吃业、现代农业及工业区开发三方面入手。村两委带领村民摆脱贫困,实现了年人均收入16320元,村财收入36万元。目前,俞邦村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的户数占全村的88.7%。  相似文献   

10.
<正>龙宫村原名龙溪村,北宋末年,龙宫村先人自新昌移居于龙溪。村南龙宫大溪中有深水潭,称石龙窦。光绪《宁海县志?龙潭》载:"龙宫屿窦在石壁下,世传龙于此出没,其辗转挨擦处有痕,下为大湫,不知源所从来,窦水泻下,喷激如飞练,崖上有‘石龙窦’三字"。潭称龙潭,故水潭所在之溪称为龙溪,是村落主要水系,并以龙溪为村名。明正统三年(1448)龙溪改称为龙宫溪,村亦改称龙宫,并延用至今。龙宫村域属天台山脉中段,区内群山环抱,峰峦挺拔,悬  相似文献   

11.
《山区经济》2005,(6):53-53
田家会村毗邻离石城区,交通便利,煤焦化工业发达,第三产业兴盛,凭借天时地利,早年便跻身亿元村行列。由于历史原因,村里干群关系紧张,许多工作无法开展,2001年在众口推荐下,致富能手牛卫星当选田家会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苏垵村,地处晋江市九十九溪梅溪河段,一水环绕,风景秀美。全村现有709户,9个村民小组,人口2742人,党员68人。村里拥有建材、石材、纸箱包装等9家企业。苏垵村历史悠久,始建于宋朝中期,"黑茶古"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晋江展示点。2010年,苏垵村被晋江市确定为第三轮"不适应村"和经济欠发达村。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苏垵村抓党建强基础,抓项目促发展,抓典型带全盘,  相似文献   

13.
樟溪村地处江西省安远县镇岗乡东部,是省定深度贫困村,也是全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庄。交通闭塞、经济贫困,让村里大多数年轻人选择"逃离"。昔日生态秀美、农耕鼎盛的樟溪变成了一颗衰败蒙尘的"遗珠",由于荒凉破败、垃圾充斥,樟溪村常被人称"脏兮"村。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樟溪开始逐渐焕发生机。特别是2018年,县政府办调整到该村挂点帮扶,向深度贫困发起了强有力的攻坚,抓党建、转民风,推进村庄整治,发展特色产业,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走出了一条充分发动群众、紧密依靠群众的扶贫开发新路,形成了“四先四后”的樟溪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绿水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清源村,就好像走进了诗中画。清源村位于海曙区鄞江镇西南部,三面环山,因清源溪而得名。一到节假日,各地游客就纷至沓来,或观赏田园美景,或品尝当地土菜,十分热闹。可就在几年前,清源村还是个无人问津的集体经济薄弱村。是旧村改造,让村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不仅甩掉了"穷"帽子,还改出了"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市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近日在宁波市象山县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夯实乡村振兴根基。会前,与会代表分别考察了象山县墩岙村、方家岙村、高泥村、溪里方村、旭拱岙村。另悉,6月11日,全国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在宁海召开。  相似文献   

16.
牌坊,又称"牌楼",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旧时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道路口,用以标榜功德,如贞节牌坊、功德牌坊等。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随着历史的沿革,积累了具有独特文化的牌坊。这些牌坊记载了孔家的历史文化,不仅与中国牌坊文化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也有着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阙里坊阙里坊位于孔庙东侧阙里街南首,为三楹四柱式木制牌坊。每楹三层梁坊,上雕密集的斗拱和云龙透花板,坊顶覆绿色琉璃瓦:坊下外伸戗柱8根,每根柱底下垫着一个卧着的石狮子。在古代,石狮子一般设在宫廷府第门前,显示威严和富贵。此处设石狮,意在进入阙里坊就等于进入孔府的门了,也显示着孔府的威严和富贵。该坊为元代建筑,明清重修。"阙里"二字首见于《汉书·梅福传》"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关于"阙里"名  相似文献   

17.
正从宁波市中心出发,自驾1个小时左右开到章水镇,然后再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翻山越岭小心翼翼地开50多分钟,才能到达位于四明山深处的李家坑村。但从你看到它的第一眼,你就知道这一趟没有白来。入村一刻时光仿佛倒流李家坑村面桃树横,背后龙山,连八穴坪,接百步街,深藏于秀丽山水之间,仿佛一处"天坑"。村里两条溪坑清澈见底,大溪坑环村而流,是大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省汉源县九襄镇申沟村有7个村民小组,545户,1655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申沟村通过"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脱贫攻坚行动,壮大产业基地,建成了标准化白凤桃产业基地3500亩产值达到2247万余元。以白凤桃产业基地为依托,申沟村每年举办"四川生态花卉旅游节·汉源桃花会"和"七夕情人节·蟠桃会"。游客走进桃园,赏万亩  相似文献   

19.
<正>人物名片:郑平龙,宁波市人大代表,镇海区澥浦镇十七房村党总支书记、浙江中平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一名销售额达数千万元的企业老板,到被村民推举担任十七房村党总支书记,11年来,郑平龙勇挑发展重担,牢记为民宗旨,先后实施发展旅游经济、新农村建设改造、党建"一站双网"等举措,培育出"郑氏十七房"文化旅游、瑞雪花卉和爱密丽百合花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20.
<正>沿着碧海银沙的梅山湾一路东行,跨过梅山红桥就到了北仑区梅山街道梅港村。走进梅港村,白墙黛瓦、亭阁台榭、小桥流水,大牛山游步道、梅山清韵游步道、梅山记忆馆、梅港土窑、南汇牌坊等地标性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内,形成了集自然山水、田园风光、渔村文化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