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技术领先的日韩彩电霸主,虎视眈眈的消费电子巨头,冒险沸腾的传统CRT制造商占据着整个产业上、中、下游的各个位置,作为国产彩电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产业技术领袖、行业领导者、直接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他们与国产彩电企业竞争、共生,构就全球彩电产业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赵辉 《广告导报》2004,(5):36-36
国产彩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渠道方面有强大优势。国产彩电连续十几年强化对渠道的直接把控,其特征包括:渠道深入到乡镇、终端几乎都有促销员、终端推广活动不断等。这种渠道优势源于对国情的熟悉,它有效地满足了从高端到低端消费者的广泛需求。第二,在产品宽度上有优势。由于文化、地域、收入等不同原因造成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国产彩电提供非常宽的产品线。产品线的丰富给中国复杂的消费群体提供了不同的选择。第三,在同质产品上,价格有一定优势。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几乎都是来源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进口品牌迫于生产成本压力,将其制造基地迁到不发达国家,但其他综合成本仍然比国产品牌高20%以上。第四,人才队伍综合素质较高。本土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了懈程度、务实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现代商业》2002,(1):71
中国入世,家电市场波澜再起.一向不降价的洋彩电,最近大幅降价,最大降幅超过万元,媒体惊呼洋品牌"和中国市场接轨".但国产彩电企业表示:洋品牌再降也敌不过中国彩电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自1996年3月长虹大屏幕彩电率先降价后,华夏彩电市场的价格大战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直到1997年末才算告一段落。这场价格大战,一方面使国产彩电的市场占有率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这种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战争,也使大多数彩电生产厂家元气大损,有的企业已被拖得疲惫不堪、苦自支撑。  相似文献   

5.
《广告导报》2004,(5):33-35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产彩电品牌囿于技术、品种、功能、质量、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局限,难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于是日资彩电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不失时机地抢滩中国彩电市场,他们通过广告宣传迅速打开了在中国的知名度,并确定了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6.
价格战,能挽救国产彩电吗?罗应机1996年6月中国最大的彩电企业长虹公司率先举起了降价大旗,把刚生产出来的最新型号C2991大屏幕彩电,以每台5260元的价格优惠让利促销。随后,长虹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康佳公司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降低所有彩电品种的价...  相似文献   

7.
虽然,目前市场16:9彩电物稀价高,国产16:9彩电价最低也在七八千元左右,普通消费者尚难以接受.但16:9彩电符合人类视觉最佳比例,随着国内众多的知名企业纷纷介入,依靠国产彩电成熟的发展经验及对国外生产16:9彩电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价格便宜、功能多多的16:9彩电必将快速驶进人们的生活,成为新时期彩电消费的新宠.  相似文献   

8.
陈默 《市场周刊》2007,(6):18-19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下,国内特种物流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国内特种物流企业却没有显示出与之相匹配的实力。多数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长期以来,特种物流业都处在效率低、成本高、服务差的状态。随着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国有、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的状态逐渐明显,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本土特种物流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壮大发展,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TCL集团与“汤姆逊”公司合作成立TTE公司投资数亿元,以生产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数字电视等高端彩电为主的“TCL-Thomson电子(无锡)数码工业园”11月1日正式投产,这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集研发和制造为一体的彩电工业园,产能达600万台的全球最大彩电单体生产企业也同步建成。  相似文献   

10.
王丽华 《商业研究》1997,(1):48-48,13
国产彩电──雄居霸主王丽华国家统计局最近对全国35座大中城市100家大商场彩电销售调查显示:国产品牌彩电占整个彩电市场销量的71.1%,进口彩电只占28.9%,这表明,“洋”彩电占居我国市场的霸主地区已被国产彩电所替代。1995年末全国电视机社会拥有...  相似文献   

11.
当前,建材企业的日子很不好过,在“三高一低”的现状面前,(即媒体费用高、终端投入费用高、人力成本高和企业利润低),这几年不要说在全国做得有声有色、虎虎生风的品牌了,就是某个区域、某个局部做得像样些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企业总是要生存,他们推出的五花八门产品总是要寻求出路的,自己运作吧,没资金没人力,于是一窝蜂地把目光紧盯在招商方面,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仅产品没有招商出去,而且先期的时间、精力和资金都成为了泡影。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彩电业的国际化战略显然问题多多。中国彩电企业亟需审视自己的全球化竞争战略。从彩电产品的属性和竞争来看,全球彩电完全是全球跨国彩电公司的竞争,是种全球化产业。 全球化产业需要与之相结合的全球化的竞争战略,而国内彩电企业一直以来主要依赖“规模经济”、“比较优势”为自己的“竞争优绣”,采取低价格向跨国公司接单出口产品、代工和OEM,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国际化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宋凡 《中国品牌》2011,(8):54-56
2011年7月8日,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虹集团)副董事长、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体斌在公司总部誓言,未来3年长虹集团将成为千亿元级企业。长虹集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牢牢把握着彩电行业的技术和市场龙头地位,可谓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14.
经贸要闻     
商务部官员就美对我彩电做出存在倾销的初裁结果表示严重关切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人11月26日表示,对美国商务部11月24日做出中国彩电企业存在27.94%-78.45%不等倾销幅度的初裁结果再次表示严重关切。这位负责人表示,美方做出上述裁决结果不符合客观事实:中国彩电对美出口的贸易方式整体上以进料加工为主,且输美彩电成品的绝大部分料件都是从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在此情况下,判定中国企业如此之高的倾销幅度令人非常不解,除非美方认定这些国家本身也正向中国倾销彩电部件。该负责人最后指出:今年美对华反倾销立案已达7起,涉案金额高达16亿美元,严重干扰了中美正常的贸易秩序。我们将密切关注此案,并将继续与美国有关部门进行交涉,维护我彩电企业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已有长足发展的中国彩电业,在外国品牌的压迫和围攻下,于国内市场始终难以翻身,地处四川绵阳地区的长虹公司为摆脱这一窘境,率先在全国范围内降价30%,引起中国彩电行业空前震荡,康佳、TCL等国产彩电企业纷纷跟进,从而揭开了中国彩电业价格大战的帷幕,此次价格大战,整个彩电业成为大赢家:国产彩电一举摧垮了洋彩电在中国的强势地位,国内市场的份额迅速攀升至90%左右,开始在国内市场占居主导地位;让国人一直迷信的国外品牌迅速失去了往日的火爆,被国内品牌的价格优势逐渐挤出了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6.
通过我国彩电企业的营销演变的历史分析及其SWOT分析,本文认为彩电企业正面临着新的竞争思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渠道竞争、规模生产、产品创新、竞争理念四个方面。实际上,我国很多企业都将面临着这四个新挑战,由此,我国企业必须更新原有的竞争思维,形成新的适应环境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7.
车云帆 《经贸世界》2000,(11):56-56
近年来,我国家电制造业发展迅速,许多国产家用电器,如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已达到甚至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各家电器制造企业为了进一步满足消费不断增长的需求,在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纷纷推出冠以新概念的家电。如“环保”彩电.“数字”彩电、“健康”冰箱等.以满足消费追求新颖、舒适.安全、健康的消费心理和需求。  相似文献   

18.
冯丽玲 《商业会计》2006,(10):61-61
一、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一)由于条块分割、部门好割,物流成本高。遍布我国的传统的物流企业只能提供“点到点”的运输或静态的储存,无法将物流网络与生产营销网络平滑对接以缩减流通成本。  相似文献   

19.
伯倩 《三联竞争力》2008,72(3):36-38
在改革开放30年间,最先崛起的新兴产业是彩电业。因此,彩电产业最早实现了完全市场化和完整产业链。遥想处于短缺时代的上世纪80年代,由于政策限制外国彩电进口,洋彩电只能凭“出国指标”和“海外关系”溜进中国市场,国产彩电面对增长的内需,要“凭票购买”。时至90年代初期,洋彩电凭借市场准入的放开而大举进入,中国彩电业最初的“五朵金花”——牡丹、熊猫、金星、长城、乐华,轻而易举地凋零。此时此刻,在偏僻的四川绵阳,长虹的倪润峰却以“东芝火箭炮打不落长虹红太阳”的豪气,扛起民族彩电工业的大旗,一举成为中国彩电大王。但时至1990年后期,长虹在大屏幕显像管彩电做到极致时,试图以垄断上游彩管而独霸江湖,结果因代价巨大而遭受重创。借长虹受挫,有港资背景的康佳,在日本留学归来的少帅陈伟荣的率领下,以“谁能升起,谁就是太阳”的勇气,凭借产品外观创新而荣登“彩电第一”。可惜康佳宝座还未坐热,陈伟荣的大学同学李东生就凭借自建的上万人营销队伍而异军突起,使得1993年才涉足彩电的TCL在21世纪之初.成为中国彩电之雄狮。然而,就在21世纪,全球彩电业已经出现巨大的行业拐点后.在液晶显示浪潮中,国产彩电因没有技术前瞻与研发储备,雄风不再而再度落后。更可怕的是.在3C融合和移动宽带时代的大势所趋之下,丧失先发优势的国产彩电产业进入历史冰点。  相似文献   

20.
经典回放在国产彩电大战的华南市场,F 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从1%飙升至10%,再到销量狂跌40%,三级渠道几乎全军覆没,成败都源于厂家与代理商的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