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学研究目前出现在抛弃“苏联范式”的同时,照搬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倾向。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与我国经济实际存在重大差异,实践也没有证明其是最好的研究范式、对研究我国的经济现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不能照搬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应该有经济学研究的“中国范式”并剖析经济学研究的“中国范式”构建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江虹  卓俏青 《生产力研究》2005,(10):103-104
本文通过对“均衡”和“演化”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范式的演进进行美学剖析,从中折射出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思想对经济学的指引,以及演化经济学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分析模式的超越,并尝试以“中和美”中“度”的思想来弥补西方“和谐美”二元对立指导的经济研究范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套用范式分析框架的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纳入“范式”分析框架对于维护和论证其科学性的意义十分有限。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具体命题即“规则”来定义范式,具有循环论证的性质;另一方面,在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过程中,基于生产的物质性与社会性、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历史主义与形式主义等二分法来界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边界,不能构成对主流范式的超越,对于维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硬核”来讲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甚至是一种倒退。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学范式思考:两个层次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富强 《财经研究》2008,34(5):4-15
自改革开放始,实践问题逐渐促发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危机,并出现了占主流地位的“修补”改革观;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实意识开始上升到了理论意识层面,主张全面采用现代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替代”改革观逐渐占了主流,但进入21世纪后,这一观点又开始受到质疑。文章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范式需要面l临两个层次的契合:一是把探究事物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实证事物现状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契合起来,这主要涉及到探究当前经济学界两大分支的互补性和差异性问题;二是把西方学术界的经济理论与中国人的行为机理、社会文化契舍起来,这涉及到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的本土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库恩的“范式”开始,探讨了范式在创新经济学中的演变轨迹及特点。文章把这种演变轨迹归纳为:“范式”的提出--库恩的“科学范式”、“范式”借用--技术范式、“范式”扩展--技术经济范式、“范式”进化--技术创新范式。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范式:逻辑困惑、现实悖论及其可能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范式功勋卓著,成就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宏伟框架。可是,诚如库恩所言,作为“常规科学”的经济学范式所做的实质上是“扫尾工作”,尽管这些工作是“令人迷醉”的,但经济学范式不仅存在逻辑困惑,即范式自身及其核心理念、假设和范畴体系在内涵或结构上的冲突,还存在现实悖论,即其基本假设与经济运行实际过程严重不符的矛盾。而现代复杂系统科学和现代哲学实践论思维方式所提供的新概念箱子,或许是引导经济学范式走出窘境的向导。  相似文献   

7.
从“范式”、“硬核”、“保护带”、“科学研究纲领”进行经济学研究,有助于认识不同学派的体系特征,但加深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对立,不利于理论共性的借鉴和学科体系的发展;制度假设和分析工具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关系和体系发展的关键;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基础和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制度假设和分析工具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创新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成果重视和肯定不够;要从经验科学、历史科学和实践科学的本质特征出发,借鉴西方经济学,结合社会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与诗     
我喜欢经济学,但不喜欢没有活气和血色的经济学。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理论家们为什么非要把文章写得那么枯燥?经济学教授们为什么非要把课讲得让人想睡觉?换一种表述方法如何?如果写文章实在不敢丢掉所谓“范式”,那起码在课堂上,在教师的语言里,掺些“沙子”总是可以的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经济学范式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由此产生的苏联范式、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之争成为我国经济学讨论的重点问题。虽然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全面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但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尤其是苏联范式仍然对我国经济学研究有重要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开始全面影响中国,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研究方法具有其科学的意义,但问题也十分突出。客观分析比较经济学的各种研究范式,借鉴吸收各自的科学成分,对于构建科学的经济学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方法论,有观点认为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范式为基点。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笔者认为它属于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修正的经济人假设;二、非零交易成本假设;三、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工具的继承。  相似文献   

11.
关于后进工业化的技术、增长和体制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荻 《经济学家》2002,(1):47-52
本文试图在理论逻辑上厘清不同的经济体制,技术范式和经济发展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由此揭示,主流经济学和主流决策文献关于最优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途径只能是自由市场调节的产物的断言,其实是建立在非常狭窄的关于技术范式的假设之上的;而历史经验却显示出多种可能性。当前世界范围的有利于后进工业化的体制-技术-发展范式,其演化趋势更是与主流文献的判断相违背。  相似文献   

12.
绿色经济学有三种范式:主流经济学范式中的"浅绿色"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范式,生态阈限为前提、保护生态资本的生态主义的"深绿色"生态经济学范式,以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为前提、根本改造资本制度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经济学的红绿结合的范式。第一种范式是改良主义的范式,后两种属于"革命范式"。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两大范式一经形成,再没有随时代变化而进行过整体理论范式的变迁,两大范式均受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冲击.在两大经济理论体系对立的背后,其逻辑前提、基本假定、核心概念以及研究方法等基本构成要素均存在着相通之处,进而存在着范式耦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1978-2017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400篇高频被引文献为样本,重点挖掘其中的“睡美人”“昙花一现”两类特殊的引文现象,以此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进历程与未来趋向。结果表明:(1)国内经济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多层化结构,“睡美人”和“昙花一现”两者分别对应着多层化结构中的边缘和主流研究,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经济学主流研究范式深刻而迅速的转型。(2)从转型特征来看,国内经济学的研究重心与现实经济改革的焦点始终高度契合,但对时空跨度选取趋于明晰化,研究方法趋于定量化和数学化。上述新特征均在“睡美人”文献中率先出现,表明国内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进历程不是对国际学界的盲目照搬和追随,而是具有显著的自觉性与连续性。(3)从转型动因来看,由研究主体和阵地组成的学术共同体在这一历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研究主体方面,高频被引文献的作者趋向于年轻化、规模化和背景交叉化;在研究阵地方面,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极化现象均有所减弱。上述趋向显著推动了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新旧更迭,为原创性理论和成果的出现铺就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张建伟 《财经研究》2005,31(8):100-110
文章对法律经济学的主流范式在当代的思想流变及其理论困境作了阐述,指出了法律经济学理论未来发展的趋向是,从主流范式的注重对法律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分析走向比较制度分析,而且在研究对象方面应将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治理制度和合作秩序,只有如此,法律经济学才能从主流范式的封闭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中走出来;最后,文章指出了法律经济学的比较制度分析范式的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命题.  相似文献   

16.
在高级知识社会,传统线性创新范式逐渐演化为以“三重螺旋”、“四重螺旋”、“五重螺旋”为典型模式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范式。创新范式不断演化为知识生产范式转型提供了适应性情景,模式1知识生产范式开始向模式2 和模式3知识生产范式转型。模式1到模式2和模式3知识生产范式的转型,对大学学术职业产生了直接影响,“核心教职”和“终身教职”开始走向“跨界就业”或“多重就业”。  相似文献   

17.
论文提出了经济学范式革命在方法论上的一种模式和假说 ,认为经济学范式革命是在哲学本体论的启蒙、引导下 ,经济学家认识到旧范式的不足和局限 ,选择出新的有意义的战略方向和课题 ;从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意义标准出发 ,选择、建构出与自己的战略方向相关的具有认识论意义的经验事实和理论问题 ;选择和创建出与自己所研究经济事实和经济过程相一致的、相和谐的数学工具 ,作为认知结构和创新手段 ;觉识、构想、设定一个在逻辑上自洽的、在经验上具有丰富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的范式 (研究纲领 )的“硬核”(基本假设 ) ,从而引起经济学范式革命和转换。对新的基本假设的反驳、批评和检验 ,推进着新的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价值论范式"和萨缪尔森的"供求论范式"(或"财富论范式"),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理论范式,在实证研究层面上可以相容和互补,而在规范研究和决策研究层面上却存在评价标准和制度选择的根本不同,前者是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理论体系,后者是为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理论体系。资本主义社会尚未创造出对这两种理论范式进行综合集成的制度基础,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创造了这种制度基础,才可能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揭示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济学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9.
景玉琴 《经济评论》2007,144(2):68-71
经济学理性分析范式是指以人具有理性、依照理性原则行动而建立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理性分析曾是经济学最强大的工具。但理性分析范式近年来一直面临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及来自经济学内部的诘难,越来越多的人主张抛弃僵死的、固定的理性概念的图式而转向生动活泼的直观和洞见。经济学有必要理性反思理性范式了,经济学理性范式可能的出路有两条,一是固守目前的理性硬核,但要明确理性的界域,仅仅把这一分析工具限定在理性可及的范围;另一种出路是寻求一种大一统的理论体系,可以用以解释目前理性范式所能解释得了和不能解释的社会现象,但如此不得不对理性范式做彻底的改造。  相似文献   

20.
刁伟涛 《经济学家》2006,286(1):47-53
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危机在于其均衡范式的危机,而均衡范式又是其“半机制”——片面强调经济中的负反馈而忽略正反馈机制——的必然结果,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重视正反馈的作用,并赋予正、负反馈以同等的重要性从而构建一个更一般化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目前的主流经济学将成为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