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中国就业》2013,(1):38-39
受东部挤出效应和西部拉动效应的双重影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形式。作为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四川省,近年来在紧密结合新的发展形势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方面进行的成功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工作思路上,及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点调整为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和扩大省内转移就业;在岗位拓展上,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注重利用新产业开辟新的就业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强化服务上,顺应产业发展新形势,突出抓好技能培训、岗位维权和基础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2.
枣庄市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成效明显。2011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万人,其中,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带动就业4.1万人。  相似文献   

3.
如何激发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热情及推进创业扶持力度,已成为劳动保障部门的一个突出问题。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就业服务局日前对本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情况作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就业普遍存在就地转移就业总量增长,返乡创业和自主创业人数增加的良好发展势头,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从全国和秦皇岛农村就业形势看,困扰企业和劳动力的"招工难"、"就业难"现象依然存在,市外输出乏力、劳动者技能素质低的问题依然存在。秦皇岛市主动应对新形势,  相似文献   

5.
王伟 《中国就业》2014,(6):44-45
正都江堰市地处四川省成都市城西,户籍人口61.57万人,劳动力人数35.59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12.86万人,农村劳动力22.73万人。城镇从业人员总数12.26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93%。如何在都江堰市做好35.59万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工作,提升就业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全市加快发展大局。为此,该市从实际出发,在创业、培训、援助和服务体系方面下足功夫,形成"4+8"的充分就业工作模式和"311"品牌,推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6.
《城市问题》2012,(2):102
国务院于近期发布了《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规划》要求:要适应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趋势,加快建设小城镇,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为农业富余劳动力开辟更多的生产和就业门路,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完善并落实创业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规划》强调,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和稳定转移;坚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泰安市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共6个县市区,全市农村人口367万。近年来,泰安市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全市重点工作进行规划,启动了"一县一品"和"一县多品"劳务品牌创建工程,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强化培训、跟踪服务等措施,大力实施劳务品牌战略,先后树立了"肥城建安"、"东平港务"、"新泰起重"、"宁阳泰山劳务"等龙头劳务品牌,全力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2013,(4):65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关于多渠道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的工作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国就业促进会组织编印了《引领劳务经济的"就业名片(?)全国劳务品牌建设成果实录》。本书主要收录了200/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就业促进会联合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围绕劳务品牌建设开展的专题研讨、交流展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创办"淘宝网"创业培训班,搭建网络创业平台,激发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创业热情,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了新路径。自2009年开班以来,共举办创业培训班49期,培训2300余人,其中近800人成功在网络创业平台上开办了"网店",并创造了近万个就业岗位。开辟创业新渠道创办培训班,搭建网络创业平台。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因"一低二缺",即文化偏低、技术缺乏、资金短缺而无从选择创业项目的现状,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召开"诸葛亮会",建言献策,各抒己见,最终选定了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适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的网络创  相似文献   

10.
周强 《中国就业》2013,(3):63-63
着力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对进城务工者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着力推广一批务工者就业创业先进典型。扎实做好调查摸底。通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工作进行建档立册,有针对性地帮助外出务工者确立好就业创思路,制定好就业创业规划。  相似文献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失地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更为社会所关注。在转移就业问题上,许多地方大多在创业就业培训、发展二三产业、加强劳务输出、开展就业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而这篇调查报告提出,在采取通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特点,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就业,是颇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2003,(2):64-69
目前,无论是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还是异地转移、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均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就业风险远大于城市劳动力,这是影响农业富裕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制约因素。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刘琰  贾晓辉 《中国就业》2011,(11):52-53
山东省是人力资源大省,现有农村劳动力3400多万人,加快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技能促就业、能力促创业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技能扶贫计划”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集中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失业返乡农民工、企业在岗农民工、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两后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54.6万人,196.5万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  相似文献   

14.
为切实把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石河子市近期积极采取多项优惠鼓励措施提升新增劳动力的创业能力,促进石河子市新增劳动力实现充分再就业。一是对新增劳动力自主就业、创业的,企业吸收新增劳动力就业的,政府每人次给予1000元的补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卢长才 《中国就业》2008,(10):41-43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的第一年,是《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的第一年。九江市各级就业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战略部署,坚持统筹城乡就业,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肥城市依托本土资源优势,激发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激情,引领农村劳动力和城乡劳动力积极就业和创业,掀起了一股创业促就业大潮,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7.
董萍 《中国就业》2010,(7):26-27
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芜湖市农业人口近120万人,农村劳动力约1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万人,其中就地转移25万人,与08年同比增长5%,与09年同比增长3%;外出务工24万人,与08年同比增长4%,与09年同比增长5%;受金融风暴影响,返乡农民工14.7万人,与08年同比增长7%,与09年同比增长7.6%;帮助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3.2万人,其中返乡创业农民工1.16万人。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新常态下国际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需要加速转型,劳动力要素是促进国际贸易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存在很大差异,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分析城乡劳动力异质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知城乡劳动力异质性的扩大会阻碍国际贸易发展。其中,长期情况下城乡受教育程度差异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显著负影响,短期和长期城乡就业率差异都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显著负影响,且影响程度远大于前者。据此提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鼓励乡村劳动力就地城镇化和实现城镇劳动力高水平就业来实现国际贸易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朱冬军 《中国就业》2012,(12):26-27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现有110.3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8.46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7.25万人。该县针对本地劳动力存量资源逐渐减少、企业用工需求日益扩大的新形势,坚持"挤、培、稳、扶"四字诀工作法,积极创新农民就业创业机制,全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创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新局面。前三个季度,该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5.22万人,其中农民创业4.37万人。阜宁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和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20.
王必好  宋元梁 《价值工程》2011,30(24):307-308
文章以调查研究报告的标准体式,详细描述六安市农村居民从业基本状况及结构特点,深刻揭示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构成及变化,并充分论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拉动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贡献,最后本文提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