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本文组合了几个这方面的案例,旨在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一、准则不愿也不能规范的事项不管哪国会计准则,似乎都不愿也不应为非主流经济事项提供会计处理指引。从社会公序良俗出发,经济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主流经济行为,即符合法律规范和符合社会公序良俗的经济行为;一类为非主流经济行为,即游离于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之外的经济行为。后者为政府与社会所不容。显然,不管是主流经济行为还是非主流经济行为,当发生资源流动时,会计仅从会计主体出发,应当对该事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出台之际,隐私权的移植与否是影响整个已存人格权体系的重大问题。文章通过对隐私权来源国有关学说、立法的介绍并结合大陆法系的有关立法、学说,说明隐私权纯系英美法系的概念,我国立法不应选择这个概念,而应当在司法过程中采用利益型侵权制度来保护隐私利益。  相似文献   

4.
陈学彬 《管理学家》2019,(3):151-152
文章首先阐述了“枫桥经验”的具体内容,其次从发扬公序良俗、建立相应机制、明确基层组织职责耽搁层面分析了“枫桥经验”对基层治理的启示,最后研究了“枫桥经验”在城口县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邢万里 《活力》2012,(7):40-40
大陆法系是世界法律发展史上的五大法律体系之一,是现今使用较为广泛的法系,又是西方国家中与英美法系并列的渊源久远和影响力较大的法系。在当代世界的社会生活中产生着广泛深刻的影响。现今大陆法系国家大部分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尤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最能代表这一法律体系:所以大陆法系大体又可分为法、德两个支系。  相似文献   

6.
法律解释是对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说明。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立法活动的继续。合理性原则是法律解释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坚持合理性原则,要求对法律的解释要符合社会现实和社会公理,要坚持尊重公序良俗,要顺应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应遵循合理性解释原则,在坚持国家保护、社会保护和消费音自身保护相结合的综合保护体制的前提下,突出社会保护中的打假团体的作用对我国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一、域外法律关于违反法律的合同的效力的规定(一)域外法律关于违反法律的合同的效力规定1.德国:《德国民法典》第134条规定:"法律行为违反法律上的禁止时,无效,但法律另有其他规定的除外。"2.法国:《法国民法典》第6条规定:"个人不得特别约定违反有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法律。"3.瑞士:《瑞士债法典》(OR)第20条第1款:"有履行不能或者违反法律内容的或者违背社会善良风俗的,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8.
所谓房屋居住权,是指特定的自然人享有的占有他人所有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用于居住的权利。居住权制度最初源于罗马法,属于人役权的一种形式。现代居住权制度则产生于欧洲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规定。我国澳门地区民法典规定了居住权制度。根据该法第1411条第1款和第2款之规定,使用权是指权利人及其亲属在本身需要的限度内使用他人的特定物及收取有关孳息之权能,而涉及住房之使用权,则称为居住权。  相似文献   

9.
世界典型国家根据国家征信体制和城市管理体制的不同,通过金融征信与城市管理不同程度的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借鉴意义的城市管理领域信用建设经验和成果。颇具代表性的城市管理信用模式主要有四种,即:以德国为代表的“公私混合征信+城市秩序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私营征信+居民个人自管”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征信+公序良俗建设”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征信+城市精细管理”模式。这些模式都对当前我国城市管理信用建设具有借鉴价值,从国家征信体制、城市管理体制、城市管理领域信用应用三个维度对不同国家的经验进行梳理、对比和总结,以期为我国城市管理信用建设提供具有国际视野和比较视角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法眼雪明 最近,泸州一女子在小区电梯内小便的视频截图被上传网络,引发公众对隐私权保护的讨论。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多不赞成曝光的做法,认为这构成了对女子的侵权。而普罗大众,则往往从爱憎出发,多持谴责小便女、支持曝光的态度。这可能是由于学过法律的人,特别重视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利的价值;而普通人的爱憎,则反映了多数人的是非标准。我们说公序良俗,就是大众的是非标准,这是社会正义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一、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的法律效力有限预告登记的效力在预告登记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预告登记制度法律效力一般涵盖:一是权利保全效力,即保全未来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请求权,包括取得、转移、变更不动产物权的请求权,使其发生所约定或指定的法律效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或赚钱作为唯一存在目的,还应最大限度地增进除股东利益外的其他社会利益。其他社会利益主要包括员工、顾客、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社会责任是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一致的。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目标要从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变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当然,股东也是利益相关者的一部分。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表述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区别于商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对股东负责,即创造财富外,还应对社会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 成立公司时必须确定公司资本,这是各国公司法都明确的一项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中,一般规定资本额必须确定并记入公司章程,而且此项资本额应全部收足(这就是所谓法定资本制).我国《公司法》中明确规定:公司注册资本应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即在我国(除合营企业适用其专项规定外)实行的是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相一致的法定资本  相似文献   

14.
《上海房地》2001,(9):44-44
法国是大陆法律体系的主要代表。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日耳曼法系、民法法系或成法系”。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颁行的“六法”,包括1806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成为西在陆各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纷纷效法的立法范本,以此为基础,从而形成了大陆法系。《法国民法典》包括总则和三个篇章。其中,第二篇“财产及地所有权的各种限制”,涉及到不动产的所有权、用益权、使用权及居住权、役权或地役权;第三篇“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其中有对于债权人不动产的强制执行及债权人间分配的顺位、时效等。此外,民法典强调了私有财产权无限制和不可侵犯的法则。现代时期,法国民法对所有权不断扩大进行限制,对不动产所有权行使设置的若干限制,立法的指导思想已由注重个人行使所有权不收任何限制,转变为更加注重国家、社会干预私人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责任是上世纪初以来出现于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等国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亦是建构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包括一些自愿的责任,还包括基本的经济、法律责任。总之,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衡量与评价一个企业是否优秀的重要方面,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关系的非市场行为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一、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意义 社会企业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从英国兴起的。所谓“社会企业”,简单说就是运用企业的经营手段来实现社会目标的组织。它的特点有三:其一,目标在于社会公益,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非营利;其二,有成形的自我运营模式,经营收入是主要资金来源,利润不用来分红,而是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其三,常常通过与社区的利益反馈运作。看一个社会企业,只需抓住它的两条链:一个是社会链,即它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另一个是商业链,即它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红飞 《企业活力》2006,(12):24-25
一、渐成主流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公司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迄今为止的讨论中,有一种广泛的认识,即企业除了为股东赚取利润外,还应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相关利益人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捐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保护弱势群众等,从中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超越了以往企业只对股东负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会、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几十年业,社会责任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一致的看法是:在任何社会,有实力和能力的机构都要为整个社会履行责任,企业所作的每个决定,进行的每个行为都必须放在这种责任的视角中考虑。  相似文献   

18.
论优先权     
徐政 《活力》2005,(6):222-223
优先权是解决民事权利冲突的一项权利,具有法定性、物权性、从属性的特征。优先权有非常重要的制度价值,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特种国家利益和弱势群体的利益,有利于解决权利冲突的矛盾。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优先权,从新定义了优先权的概念,将优先购买权纳入了优先权的范围。本文讨论了我国的优先权立法并为将来的民法典中优先权制度的制定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企业财务公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经济学视角审视财务公正问题的现状财务公正,指企业理财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一种价值观,是财务信息产生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公正需求的一种满足,属于社会公正的子概念,其涉及财权配置、收益分配、财务信息和信任问题等方面。从经济学角度看,财务不公正现象在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下不可能消除。第一,基于博弈论角度看,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一般都会涉及包括股东、经营者、债权人、政府、顾客、供应商、社区等众多利益相关主体的财务行为活动,但各利益相关主体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0.
吕红波 《企业导报》2014,(22):56-59
<正>农村基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也是一个直接凸显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交互作用、既竞争又协作的空间场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映出国家与社会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发展趋势,即开始从"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转变。这种转变经验的启示在于:一是在我国基层治理中,应当一切从基层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调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二是在我国基层治理中,仍需要加强国家权力的主导作用;三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