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岗效薪点工资制是以劳动岗位为对象,以点数为标准,以其单位的经济效益定点值,以职工个人贡献大小为依据,确定劳动报酬的一种弹性工资的薪酬制度.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构建重在激励的岗效薪点工资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一、岗位薪点工资制的内涵岗位薪点工资制,是以企业总部机关管理岗位为主要实施对象,以薪点数为标准,以岗位贡献为依据,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按企业结算工资总额确定薪点值,计发岗位劳动报酬的一种弹性工资分配制度。岗位薪点工资制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岗位要素在薪酬分  相似文献   

3.
岗位薪点工资制,是以企业总部机关管理岗位为主要实施对象,以薪点数为标准,以岗位贡献为依据,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按企业结算工资总额确定薪点值,计发岗位劳动报酬的一种弹性工资分配制度。岗位薪点工资制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岗位要素在薪酬分配中的作用,合理拉开差  相似文献   

4.
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中强调指出:改革收人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工资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岗位工资标准应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效益下降时相应降低岗位工资标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00年经济责任制考核兑现宣传提纲中也提出了试行特人特薪(以下简称《特岗特薪》)制度,探索按劳动力市场价位搞活分配形式的意见。《特岗特薪》制度的建立是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改革分配制度的重大变…  相似文献   

5.
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过去的一条龙工资制改革为岗位技能工资制。工资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直接牵涉分配关系的调整,牵涉职工的切身利益,牵涉职工积极性的提高,直接牵涉其它方方面面的改革成功与否。岗位技能工资制是指企业内部工资分配中,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加强工资宏观调控为前提,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技能为主要内容,以职工实际劳动贡献(劳动数量和质量)来确定劳动报酬的企业基本工资制度。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实际就是以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企业现行…  相似文献   

6.
目前,电力企业特别是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省份的电力企业大部分都实行岗位月薪制或薪点工资制。山东省桓台县供电公司以农电工薪酬管理为试点,大胆探索改革原有的薪酬管理办法,实施了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化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积极开展岗位技能工资的考核,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结合化工企业生产劳动的特点,提出化工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实行动态管理。一、制定岗位技能工资制动态管理办法的指导思想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动态管理必须是以促进公司生产工作为目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为原则,使工资分配同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劳动技能、劳动贡献相结合。调整技能工资结构,理顺分配关系,增强职工竞争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使公司各项工作上一新台阶。二、制定岗位技能工资制动态管理办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产物。与等级工资制相比,它不仅进一步理顺了工资关系,提高了职工收入,而且更加准确地体现了职工的劳动差别。但是,随着国有企业逐步进入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岗位技能工资制在其运行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而  相似文献   

9.
企业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比较完善的劳动分配形式是岗位技能工资制,这种工资分配形式已在国有企业推广使用。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以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各类岗位、职位的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的测评,将劳动差别定量化,并在对职工实际贡献大小进行考核的基础上,确定各个岗位劳动报酬的工资制度。这种工资制度实际上是工资向苦、脏、累、差、险和高技术岗位倾斜的一种形式,解决了分配中的“平均主  相似文献   

10.
一、现代"一岗一薪"工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企业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以期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和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薪酬制度设计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采用以岗位为基础的设计理念,建立了"一岗一薪"的工资制度,岗位工资制度注重岗位的产出、责任、风险等要素,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能力和业绩,通过竞聘上岗等形式确定其岗位,并给予其相应岗位的薪酬,归纳起来就是"以岗定薪、同岗同薪、岗变薪变".岗位工资制度在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初期被普遍运用,它虽然通过岗位级别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使薪酬体现了员工劳动的差异,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对现行分配制度所存弊端的分析1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不能充分体现按经济效益分配的原则。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偏重以劳动条件和劳动量来决定劳动报酬。这种情况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是可行的 ,因为增加产量就意味着增加效益。但目前建筑市场是买方市场 ,劳动量增加并不等于效益好。因此 ,企业工资总额要与效益挂钩 ,职工个人收入要与本人创造的效益或完成的产品成本挂钩 ,其中管理人员要与影响效益的责任挂钩。2 工资与市场价格背离。工资应该是市场劳动力价格的具体体现。岗位技能工资制中的技能工资是建国以来各时期工资政策累计调整的…  相似文献   

12.
以全面薪酬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大型电力央企管理机关与基层单位、管理人员与生产一线员工以及关键人才、特殊人才与一般员工的分配关系,突出差别化薪酬激励方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当前,很多电力企业推行岗位薪点工资制,提高了对员工的整体性激励,更好地体现了员工的能力、业绩和岗位等因素。但在员工内部,仍存在结构性的激励不足和分配关系不合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开滦精煤股份吕家坨矿业分公司,是一个拥有5800名员工的煤炭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220万以上。从1999年开始,以工资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实行了岗位薪点工资制。企业效益逐年增长,由2000年的亏损3000万元,到2003年盈利3000多万元。工资改革的主要经验如下:一、岗位薪点工资制是深化分  相似文献   

1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决定,企业将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合理价格确定职工工资水平,从而拉开各类人员工资收入的分配差距。据介绍,即将实行的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主要是根据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由各企业进行科学的岗位设置、定员定额和岗位测评,以此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等各种形式的岗位工资制。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工资支付形式。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的收入分配正在向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型产…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中,煤炭企业内的一些单位。为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打破了原来的“等级工资”界线,相继试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从试行情况看,初步理顺了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做到了一岗一薪、岗变薪变,较好地解决了工资与技术等级、劳动与报酬脱节的问题。毋庸置疑,与旧的分配制度相比,岗位技能工资优点较多,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但由于岗位技能工资制尚属试行阶段,一些问题有待在实践中去认真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改革的最终结果,是要通过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当前,国家在继续完善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分配办法的同时,在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上,逐步推行了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内部分配制度。 岗位技能工资制从其基本内容和工作要求看,较以往企业内部实行的分配制度,能更加全面反映和体现出企业不同岗位和不同技能员工间的劳动分配差异。但从目前全国推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实践看,岗位技能工资制本身存在着由于过分强调岗位差异和技能差异对分配差异的影响,而相对忽视了企业员工实际劳动差异在分配差异上的具体体现之不足。为此,本文从劳动差异评价角度出发,对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劳动差异与劳动分配的基本关系 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中员工的劳动收入,应是企业根据员工的劳动贡献所支付的劳动报  相似文献   

17.
企业短波     
澄合局全面推选新工资制 为了贯彻落实《劳动法》,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企业与职工劳动关系的法制化,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澄合矿务局在全局范围内,全面推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和内部全员合同制。 为保证岗位技能工资制的顺利进行,这个局从局长到一般工人,一律实行企业内部全员劳动合同制。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将竞  相似文献   

18.
赵子军 《中国电业》2004,(12):28-29
山东临沂供电系统桃源集团公司从2003年开始。对建立以岗位基本工资和效益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岗效薪点工资制进行了积极探索。截至目前,已有桃源超市金坛店、桃源科技广场两家基层企业试行了岗效薪点工资制。事实证明。岗效薪点工资制对规范基层单位的分配行为、建立全新的分配机制、进一步研究强化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成效初显。  相似文献   

19.
一、影响国有煤矿企业薪酬机制的因素分析 1.薪酬标准的合理性。薪酬有绝对薪酬和相对薪酬之分。绝对薪酬是劳动者获得的报酬与自己不同时期报酬相比的差额,应该呈正增长,否则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相对薪酬是劳动者获得的报酬与其对企业贡献的比较。当职工的相对薪酬与同行业、同岗位的其它劳动者的相对薪酬相比一致时,认为企业对其是公平的,如果低于他人,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与行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改革的模式笔者认为:煤炭企业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制的模式较为合适。其基本内容是:以劳动技能、工作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为基本劳动要素,以相应的若干子因素为岗位劳动评价体系,通过测试和评定不同岗位的基本劳动要素,科学评价不同岗位的劳动差别,并以此作为岗位劳动报酬的依据。其工资单元以岗位(职务)、技能工资为主,以辅助、特殊、奖励工资为辅。岗位工资:这是体现不同生产(工作)岗位差别的工资。以岗位的工作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之差别来确定,原则上实行一岗(职)一薪,岗变薪变,并随着物价的变动调整岗位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