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 新来的业务员闯劲十足,他们像比赛似的向经理汇报工作。一个说:"同志街有个新开业的酒店,生意可好了。但据保安员透露,咱们公司的这种白酒百分之百打不进去。"第二个也附和说:"我也去了那家酒店,找到了采购部经理,但他胳膊一挥,撵我走。我后来又去一趟,他不耐烦地叫我找采购部。"又有一个说:"怪不得我去时,采购部经理一脸不耐烦。"听到这,公司经理略思考一会儿。  相似文献   

2.
<正> 营销可不可以是傻瓜式的?营销可不可以是理想化的?营销结果可不可以是能够预见的?让营销去冲锋陷阵、去创新、去犯错误,让管理去总结、去教育、去形成标准;让营销成为管理的镜子,让管理为营销服务!从多层面管理入手,做好旺季营销各环节设计,不要让营销在旺季孤军奋战。一、职权与岗位考核一起升级企业往往一味提高对岗位职责的要求,把促销员当促销员加促销主管用、把业务员当业务员加区域经理用、把区域经理当区域经理加业务部经理用,却在论功行赏时按照岗位原始设计计薪计酬,这就  相似文献   

3.
<正>近来,营销界对"末代业务员"这个名词所代表的群体倍感兴趣。《销售与市场》职场版第八期做了个专题《末代业务员蝶变》,引起了身在一线的业务群体的强烈共鸣。笔者认为,这仅仅是道出了其中一个层次的营销人问题,而现实是整个营销人群体都正在面临着正如《哈姆雷特》剧中所说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的窘境!  相似文献   

4.
"卖场激情缺乏症"?你可能对这个名词感觉陌生,但作为一名产品销售经理,你对它所代表的现象可能就很熟悉了:业务员三天都不跑卖场一次,产品在卖场里很难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一点儿也感觉不到蓬勃的销售气氛。总之一句话:提不起劲!怎么办?本文提供了别人用过"很灵"的方法,你不妨也试试。  相似文献   

5.
方光明 《大经贸》2002,(2):94-96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过年的时候了,听妈妈说,今年可是我们"属马"的本命年,要多穿红颜色的衣服哦!红衣服不一定要穿,可这年一定得过啊!这年头,经济发展了,市场繁荣了,物资充足了,不缺吃,不愁穿,人们"过年"图个啥啊?谢晓东唱得好:"咱们那个老百姓哪,今儿要高兴。"对,就是图个高兴!2002年了,让我们来一个:  相似文献   

6.
<正> 一个既未学过营销知识,也从未做过销售的小姑娘,却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做到了湖南省"怡莲"品牌经理,她的工作方法值得初入团购行业的业务员借鉴。 24岁的王小花原来在湖南长沙某单位工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两年前开始业余做团购。从开始踏入销售工作大门到成长为长沙得贝礼品有限公司一名业绩良好的省级品牌经理,王小花只用了两年  相似文献   

7.
<正> 在选择了一个新行业后,紧随的一个问题便是:在新行业中如何选对企业?回答这个问题,就首先要弄清营销经理人离开原企业的原因和新企业对营销经理人的需求特征。根据笔者的研究,营销经理人离开原企业的原因主要有8个:(1)公司内部权力人事纷争;(2)与老板的经济利益冲突;(3)与企业高层经营理念的冲突;(4)个人寻找更大发展空间;(5)职业兴趣转换;(6)创业需求;(7)资本派遣;(8)功成告退。  相似文献   

8.
业务员跳槽,卷走一批客户,销售经理着急;烂市场做起来了,别人却来接手,业务员埋怨;业务员帮客户做大了,却要客户带卖私货,人家怎不犯难……客户资源到底属于谁?  相似文献   

9.
<正> 有在小企业做过营销的人,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营销人!"说这话的是我在广东的一个朋友。初听起来,他的话多少显得偏激,但细细想来又不乏其理。在小企业做过营销的朋友都知道,小企业普遍存在"三多"和"三少"现象:"三多"指产品问题多、客户投诉多、日常琐事多;"三少"指市场投入少、研发创新少、规章制度少。因此,对于身处小企业的职业营销经理人(当然也包括  相似文献   

10.
某知名机构最近一份"职场通病"调查显示:"懒惰,做事不主动"以14.80%的比例成为职场十大通病之一!看来,惰性是广大来务员晋外的主要障碍,营销界所说的"新业务员是怕死的,老业务员是懒死的",寓意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11.
<正>缘起:培训需求提出与分析2005年初,我刚进入这家集团公司当培训经理的第二个月,老总把我叫过去:"小黄啊,咱们公司去年销售业绩一般啊,客户对咱产品是认可的,市场空间也是很大的,为什么咱就没做好啊?那一定是咱人的问题,人的问题第一关是没把人招对,我下到分公司,有些销售人员我一看就不是做销售的料,招聘没把好关啊!我们给竞争对手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给自己招一批不胜任的人!"  相似文献   

12.
<正> 据悉,中国目前已经有8000万营销人,这不能算一个让人欣喜的信息,我们需要这么高比例的营销人吗?在我过去做职业经理人的7年中,我所认识的内资企业有个把亿的销售额动辄上百个业务员,而且还总是不够用这五六年做咨询,目睹企业营销人员的比例越来越高,依然是忙不过来。只有一个做钢铁再加工的企业客户,一年的销售额4亿多  相似文献   

13.
<正> 回顾自己从业务员到区域经理、大区经理的成长过程,我认为要做一名优秀的大区经理,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要大处着眼,不要小处着手做区域经理时经常扮演消防队员的角色,总是在"起火"的地方出现,而且还很有成就感,认为又一个问题被我征服,又一个困难被我战胜了。但作为大区经理,管辖的区域大了,常常到处冒火,火苗到处乱蹿。如果还是扮演消防队员的角色,那就会时常处于不断救火的状态中,这样整个区域的工作将很难做好。  相似文献   

14.
<正>扫楼真累!身体累,心更累!成立春晖园艺有限公司6年的刘波发出了沉重的感慨。6年来,依靠业务员对各大写字楼进行"扫楼"式推销,公司慢慢发展起来。然而,随着写字楼里保安数量的增多和监控设施的加强,当初的"扫楼"行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些营销人做了一辈子还是个业务员,而有的营销人四五年下来已经成了封疆大吏。营销人要出人头地,不仅需要有广阔的平台演绎自身的精彩,更需要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优秀表现。那么,何时何地该挺身而出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6.
<正>业务员在把货打给一个老经销商后,发现经销商无力返款,此时,业务员该做些什么呢?草率地把货物迅速撤回?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倘若经过一番细心地考量后,发现自己不得不赊销的客户一直以来信誉都不错,营销人再坚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则,恐怕很难适应今天的营销了。营销人在把货物赊销出去后,企业的会计人员就会把这笔货款暂时记录在"应收账款"上,对此,营销人应该有所了解,让这个会计工具帮助自己提升业绩。  相似文献   

17.
<正> 婴儿用品业务员史密斯很想在一家大型商场里进行一次促销活动,他已拜访了商场经理4次,均遭到拒绝,距离自己的活动时间越来越近了,可是商场经理还是没有想与史密斯洽谈的意思。不得已,史密斯只好另找突破口。经过多方了解,史密斯得知这位经理是个篮球迷,并且还是公牛队的球迷。于是在一个周五的下午,他通过经理的秘书给经理递了一张纸条:在下周的比赛中,肯定是湖人队战胜公牛队。不出5分钟,这位经理就让秘书请他进去。一进门,经理就对他嚷嚷道:"怎么可能是这样呢?肯定是……"  相似文献   

18.
<正>前段日子.有本叫做《蓝海战略》的书轰动了营销界。中国营销人有8000万之多.奔波在革命最底层的基层业务员最少也有6000万之多。然而对于这些底层业务人员来说.他们的人生蓝海又在哪里呢?为什么有的人在营销战线上拼打了10年却依然还是跑腿的业务员.而有的人却通过有效的10年奋斗后坐上了营销总经理甚至董事长、总经理的位置呢?问题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9.
<正> "优秀企业的业务员也不过如此。"不少从优秀企业挖过人的老总都有这样的感叹。果真如此吗?优秀企业之所以优秀,并非人才济济,而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如果把企业的业务员按能力分为精英人才、平凡的人、能力低下者三种,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能力低下者,很快就被企业"炒鱿鱼";精英人才只有两种出路,一是由于被领导赏识而得到提拔,二是因为未被赏识而"炒老板的鱿鱼";能力平凡的业务员最稳定,他们因为业绩尚可而得以保全岗位,又因为在外面找新岗位不容易而不敢轻易出走。这就是营销管理面临的基本现实和必须正视的前提条件:业务员的主体是平凡的人,营销管理的目标是让  相似文献   

20.
<正> 类型:销售管理 很多销售总监是否都有这样一个苦恼呢?——我在公司是负责全国市场销售的,但很多地区的销售经理不听号令,我该怎么办?怎么才能让他们听我的? 是不是还有销售经理觉得自己的业务员不够听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