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和道德共识。树立和践行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钟小明 《老区建设》2010,(18):29-30
儒家文化思想的学术价值、社会意义以及对当今社会公民道德养成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我们要充分挖掘儒家文化思想的深厚底蕴,充分挖掘儒家文化思想的学术价值,充分挖掘儒家文化思想的育人导向功能,让儒家文化思想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及促进当代大学生修身养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让儒家文化思想注入当代元素,让儒家文化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3.
时间导向是个体对时间的过去、现在或未来的心理倾向性感知表现,对个体的诸多行为和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目前消费者研究领域对时间导向概念的内涵界定存在分歧,还存在众多相关概念混淆使用的现象,国内营销学术界对时间导向的探讨和应用也相对不足。鉴于此,本文重点阐述了时间导向概念的内涵及与相近概念的异同,并依次从人格特质视角、发展性视角、情境性视角、框架视角、跨文化视角五个理论视角回顾了相关学术研究的进展,梳理了主要的研究脉络及研究发现。本文最后结合实际营销案例剖析了时间导向研究对于营销管理实践的借鉴意义,并对时间导向在营销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金辉  李云婷  金旭 《理论观察》2009,(3):F0003-F0003
政治导向,是舆论导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舆论导向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灵魂所在。 所谓政治导向,就是新闻舆论的政治倾向性和政治影响力,是新闻舆论在一定的政治方向上对人们的影响和对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个人感情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倾向,社会交换则是有价值的资源交换过程。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这种人际关系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6.
刘忠广 《改革与战略》2010,26(12):47-49
文章认为,战略定位分为顾客导向和公司企业家精神导向,不同的战略定位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吸收会产生不同影响,获取知识、开发新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外包合作中,顾客导向的中国企业获取的主要是显性知识,而过强的顾客导向会抑制隐性知识吸收。与顾客导向不同,具备公司企业家精神的企业通过外包合作努力获取未来需要的所有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数据,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制度理论,系统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投资导向与中国跨国企业OFDI三者间作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跨国企业OFDI具有突出的资源导向特征,东道国市场资源禀赋会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东道国经济制度环境并未抑制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规模,东道国文化制度环境差异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不明显,东道国政治制度环境和市场规模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研究结论是对既有跨国投资理论的丰富和矫正,对中国跨国企业的OFDI实践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姚梅芳  栾福明  曹琦 《南方经济》2018,37(11):83-102
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关系已有诸多研究成果,但其研究结论并不聚敛,而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介变量,创业导向到绩效的"黑箱"仍旧是当前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单一的中介变量在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中的影响效果,而双重中介变量的影响效果却鲜有研究,这对于揭示创业导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机理助益较少。为了探究创业导向对绩效的纵向影响,基于181份新企业跨期数据,文章探究了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中的双重中介效应,并分析了学习能力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创业导向与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关系中分别具有显著的中介效用,而且学习导向的中介效用大于市场导向的中介效用;创业导向通过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对新企业绩效的非直接影响分别受到学习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也即,学习能力越强,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转化为绩效的过程中所起的中介效应越大。本研究进一步展现了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中的双重影响机制,凸显了学习能力在创业导向转化为绩效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丰富了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相关研究,也为新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国际资本流动的区位导向与产业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资本的国际流动是区位导向与产业导向二维空间。二者之间既存在着差别,又是有机联系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利用外资量的增加和积累,为该国家或地区产业变迁、演进的能量积蓄;而产业结构演变又会影响该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而影响外国资本投资流量。  相似文献   

10.
陶燕 《湖北经济管理》2011,(18):112-11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内部审计方式,也是我国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突显,中国内部审计应充分借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本文针对我国内部审计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策略以及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模型。  相似文献   

11.
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当下出口导向战略的可持续性问题。当前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属于粗放型、出口产品可替代且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的贸易战略。该战略没有显著提高中国贸易福利,还经常遭遇贸易摩擦的困扰,尤其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因此,当下的中国出口导向战略不可持续,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收集232个网络零售企业的样本,检验了高层管理者支持和组织承诺对绑定导向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层管理者支持对社会绑定导向和结构绑定导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财务绑定导向则没有显著影响;组织承诺对财务绑定导向、社会绑定导向和结构绑定导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时磊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5):48-51
文章通过对当代中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近年来面临的国际贸易条件恶化、资源和环境问题导致的企业脆弱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工业化发展战略导致的,文中称之为外资主导型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大国困境"。接着文章分析了大国困境的形成原因,认为缺乏国内市场开发、工业技术的弱原创性是导致大国困境的根本原因。更为严重的是,工业化战略的内在缺陷会导致经济发展中对这种战略的依赖性会不断加强。然后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是如何走上这一条外资主导型出口导向之路的。文章认为,低下的工业技术基础、狭小的国内市场和无效率的金融制度是这种外资主导型工业化战略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前,会计准则导向是会计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规则导向会计准则与原则导向会计准则都会为盈余管理提供相应的条件,而目标导向会计准则会产生怎样的盈余管理行为,还不得而知。要遏制盈余管理,就要对会计准则导向做出选择。低质量的会计环境应选择规则导向会计准则,高质量的会计环境应该选择原则导向会计准则,我国立足本国国情,选择了规则导向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5.
试论竞争战略对创业导向--绩效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创业导向研究的焦点已经从是否采用创业导向转向了建立创业导向的方法与机制以及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障碍.研究文献显示,竞争战略是影响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的一个重要变量.本文认为,在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里,创业导向的创新、风险承担和超前行动三个维度会显著影响组织绩效;而在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里,创业导向的创新和积极竞争两个维度会显著影响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6.
孙红霞 《南方经济》2016,35(9):32-46
作为重要的企业资源,知识基础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成败。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和知识理论,利用234份有效问卷研究了知识基础资源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并探究了创业导向与学习导向的权变效应以及二者的联合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基础资源对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创业导向与学习导向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也显著,而且,创业导向与学习导向对知识基础资源与竞争优势关系的调节效应也十分明显,此外,创业导向与学习导向的联合调节效应也成立。最后分析了相关研究结果及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潘圆圆 《魅力中国》2014,(6):278-278
标识导向系统是为大众服务的,它通过整体的视觉形象来影响受众的行为,是帮助受众找到目的地的有效工具。标识导向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人性化需求,并把图形、符号等各种因素,运用关学进行艺术化的统一,带给人艺术的美感。  相似文献   

18.
审计模式是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的重要战略,随着审计的快速发展,财务审计、业务审计、管理导向内部审计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继出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管理导向内部审计两者名称差别较小,都有涉及内部审计,但究其含义、特点等方面,则存在诸多差异。文章简要叙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管理导向内部审计,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9.
谈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发展的三大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处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社区的出现,使得现今社会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市场经济对传统人际关系的强烈冲击,人际关系的网络化与信息化,人际交往的开放性与相对狭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试析转型时期中国农村人际关系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问题。转型时期中国农村人际关系出现了多向度、多层面的变化态势 ,既有人际关系的正向变迁 ,亦有人际关系的负面因素。农村传统交往模式的定势化、人际关系网络化和淡漠化是现阶段农村人际关系变迁中的负面因素。道德和法制的引导和调控、经济的发展与协调、社会主义人际交往原则的倡导是建构新型农村人际关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