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世界,将全球经济带入一个冰冻期,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人们看到了信用消费的双面性,然而笔者却认为美国的消费文化在其信用体系的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今天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余文婷  潘敏敏摄 《浙商》2011,(17):100-100
8月第一周,全球经济从股市到大宗商品市场整整一周大幅受挫,源于美国国债危机的美国主权信用被“降级”事件再次造成市场动荡,让人们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开始担忧。三年前的金融危机即将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仍然存在,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很多实体经济都遭遇到了重创。本文将信用衍生产品与金融危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分析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界定概念与分类,阐述了信用衍生产品交易风险以及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效应,最后,提出了完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日前已从金融领域蔓延到了实体经济,从本质上讲,这是一场因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用危机.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本文对银行业风险控制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信用评级进行研究,并就如何提升银行信用状况提出适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金融危机弥漫全球的背景下,花三十年时间建立起的美国信用体系遭到重创。这场危机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信用的缺失和监管的滞后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两个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值得人们关注。在这里tt尤努斯模式”或许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看信用评级机构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让许多国家认识到现行国际评级体系存在的严重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美国评级模式及由其控制的国际评级体系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本文提出在此次危机中需要重新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用评级监管的调整,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促进信用评级业重新发挥其金融风险防范的功能。我国应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信用评级业改革的经验,加快现有信用评级机构的整合重组和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和主权财富基金违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类似链式反应: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引发的通胀危机;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萧条危机;金融危机、通胀危机和经济萧条危机引发的各国信用危机。各国信用危机最集中的表现为国家破产和主权财富基金违约,这将危及世界金融市场信用体系的根基,而且将对金融理论和经济实践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信用评级改革:仅改分饼方式不治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云  景兴宇  潘慧峰  唐柳 《新财富》2010,(12):164-167
信用评级业与全球信用市场一同发展壮大,是金融产业链中独特而关键的一环。结构化产品市场的兴盛繁荣,为信用评级巨头带来了滚滚财源,也为其惨败埋下了伏笔。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评级失误的巨大破坏性引发了公众对行业巨头的口诛笔伐,信用评级业改革成为欧美全面金融改革的一顼重要内容。在关于信用评级业改革的讨论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是利益冲突和经营模式。许多改革设想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肩邕否达到防止金融危机复发的行业主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金融危机的一个教训是,转移风险并不等于消灭风险。同样,信用评级业监管改革将旧有的难题转化为新的难题,前路仍旧曲折漫长。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下的消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今已演变成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发生,与美国的过度负债消费有关,由此引起对中美消费模式的对比和思考。中美两国在思想文化、发展阶段、运作机制、开放程度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中国既不能学美国靠过度消费来拉动内需,也不能过度保守消费。必须坚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适度信用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10.
陈思进 《商界》2011,(9):30-30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每一次危机,最终都是靠向外转嫁而度过的。上一次是转嫁给了日本,现在的目标显然是中国。这些日子,继美国国债违约危机风波之后,标普又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这是自1917年由穆迪最初把美国债务定为AAA评级之后,其信用评级首次由AAA降至AA+级。而且在未来的两年内,如果美国经济前景未改善,评级还将进一步由AA+调低到AA级,甚至AA-。美国国家信用被降级,即意味着潜在的某些债务不能及时偿还了,投资者的信心因此跌到了谷底。经济前景一片黯淡,  相似文献   

11.
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已有百年历史,在全球占据了大量的评级市场份额。而信用评级在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中至关重要。因此,对国际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经验进行分析,尤其是金融危机中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出现的问题,对发展国内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行业,使信用评级在其合理范围内得到充分使用,促进金融市场的高效平稳运行,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今已演变成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发生,与美国的过度负债消费有关,由此引起对中美消费模式的对比和思考。中关两国在思想文化、发展阶段、运作机制、开放程度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中国既不能学美国靠过度消费来拉动内需,也不能过度保守消费。必须坚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适度信用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评级是广大投资者识别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信用评级机构是对资产质量进行分析和把关的重要平台。然而调查发现,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出现的诸多失误,使金融市场失去了可靠的“防火墙”,最终酿成了全球金融海啸。通过解读美国政府改革及发展委员会听证会的各项材料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剖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此次危机中的疏失。  相似文献   

14.
李勇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4):172-173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提供金融产品评判标准的机构,有必要纳入金融监管体系。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在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方面的弊端。我们应在引以为戒,在市场准入、商业模式、行为规则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完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5.
货币战争     
《中国海关》2009,(5):54-55
美元危机暗伏.谁将是下一个主导货币?欧元,人民币,或者是一种超级货币?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因次贷危机而备受指责.接着为了刺激经济.美国又开动印钞机.大量增发流动性.美国的国家信用更因此遭到普遍质疑。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美元的贬值将意味着多数国家的外汇储备缩水。尽管奥巴马政府一再强调将保持美元的安全性.但事实是否真如他承诺的那样?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从2000年7月1日起,上海市首批装有200万市民个人信用报告的数据库系统投入运行.这个系统可以在全市15家商业银行通用,只需花费10元人民币,在十秒钟内银行就可以查询到这200万人中任何一位的详细信用记录.这意味着200万上海市民从此有了自己的经济身份证--信用档案,在"个人信用消费制度"上迈出了第一步,成为我国现代金融制度下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详细回顾了美国与我国消费信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美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我国信贷消费现状提出了新的看法,并提出了要理性信贷、规范消费信贷市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周意杰 《商》2012,(17):122-122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在全球范围达成了共识,其中对顺周期风险和逆周期监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信用评级机构由于在此次金融危机的扩大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广受诟病,而其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得对于此类机构的监管与一般的金融机构监管并不相同,因此,本文试图梳理出信用评级机构的经济上的特质性,并对应提出对其监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信用评级业监管的滞后与不足,在此次危机中需要重新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用评级监管的调整,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促进信用评级业重新发挥其金融风险防范的功能。我国是信用评级发展的新兴国家,信用评级业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国外信用评级监管存在的问题给我国以极大的警示,我国应吸取此次教训,建立科学的信用评级监管制度,保障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庆阁 《市场周刊》2020,(19):0101-0102
在金融危机中,信用估值调整风险对于金融体系的破坏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201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最终版的《巴塞尔协议Ⅲ》,确定了未来全球银行业信用估值调整风险监管的理念以及设计方法。因此,文章对信用估值调整风险的基本理论、监管演进以及资本计量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从全面培育风险管理理念、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等方面来进一步提高信用估值调整风险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