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欠税已成老大难问题。它不仅影响了税务机关组织国家财政收入,也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公平的税收环境。要真正有效控制欠税,非一招或几招就能解决问题。一、治理欠税难一个“难”字,可以准确地勾勒出当前治理欠税的现状。为了治理欠税,无论是税...  相似文献   

2.
欠税反映不实的问题成为税收会计改革的难点周扬炳,隋栋全面、准确、如实反映欠税是这次税收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目前,基层国税系统对企业1995年底欠税结转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地方欠税明细帐基本上未设置,欠税统计表与会计帐完全脱节,税收会计反映欠税仍沿用"大...  相似文献   

3.
警惕企业向国家打“白条”文白企业欠税,问题突出,给财政资金调度和财政收支平衡带来影响和压力,巨额欠税象是沉重的包袱压在财政身上,引起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的高度重视。企业欠税知多少企业欠税已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出现的问题。1996年泰安市财政局组织人员对市级...  相似文献   

4.
据《经济信息报》报道,俄罗斯莫斯科市税务局为打击偷税、欠税现象,经政府同意,会同警方对欠税公司、王厂、商店的物品予以没收,并在闹市区开设了一家。欠税物资商店”,专门出售那些没收来的物品,用出售货物所得款项抵其应缴的税款。因物品价格低廉,“欠税商店”的生意一时火暴莫斯科。  相似文献   

5.
郑卫 《上海会计》1999,(8):45-46
当前,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明晰企业产权为突破口的企业改制工作正在各地进行得轰轰烈烈。但也出现了借改制之机逃避欠税的现象。因此加强对企业的欠税管理,防止和减少国家税收的流失,推动产权改制工作的健康发展,是税务部门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在改制过程中企业逃避欠税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1.变换名称,金蝉脱壳,逃避欠税。一些债务沉重、欠税严重、经营乏术的企业,借改革之机,重新注册,更换名称,抽走了老企业的资产,原有债务和欠税则仍由已成为空壳的老企业负担…  相似文献   

6.
马丽 《草原税务》1998,(3):10-11
近年来,企业欠税的现象较为普遍,国务院厦有关部门曾多次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大力清理欠税,要努力做到“清理陈欠,避免新欠”,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企业灾缴国家税款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清理滚雪球式的新陈欠税已成为当前税收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难题。经过调查研究,企业大量欠税,税务部门清欠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逃避追缴欠税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缴欠税是法律赋予税务机关的一种税收强制职能,该项权力的行使经常会受到纳税人的破坏,刑法为了杜绝该类行为的发生,规定了逃避追缴欠税罪,只有当纳税人非法拖欠税款并实施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行为,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的税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时,才能依法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  相似文献   

8.
为维护正常纳税秩序,营造依法纳税光荣,偷逃欠税可耻的社会氛围,最近,沈阳市出台了建立有效纳税机制促进依法纳税的暂行规定。此规定对欠税单位一把手的处罚条款,让人耳目一新,笔者拍手叫好。此规定指出:欠税单位的一把手不得参加先进个人评选;不得购买商品房、小汽车和移动电话;不得出国和出境;连续两年发生欠税的法人代表给予免职处理,并不得异地任职等。  相似文献   

9.
澳报文 《税收征纳》2006,(11):49-49
据报道.广州多家房地产集团的老板高居“百富榜”前十名。然而。相关部门反映,“百富榜”前10名的其中一位房地产大亨.虽个人坐拥财富100亿元.其所拥有的大集团却连续几年欠下巨额税款.经税务部门多次催缴.至今仍欠税达2800万元。广州市税务部门有关人士表示.“部分房地产企业已经成为广州市的欠税大户.其欠税金额占广州市全部欠税金额的80%以上。”一边是名列前茅的榜中富豪.一边是拖欠巨额税款的“欠税冠军”:一边是暴利行业。一边是欠税大户,充满张力而具有强烈对比效果的两个极端.就这样有机地“糅合”在房地产业身上了.相当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清理欠税刻不容缓肖新兵当前,企业欠税,特别是欠缴中央税的问题较为突出。1995年前十个月,全国增值税、消费税虽然保持了较大增长幅度,但完成进度不够理想,仅完成全年计划的77.4%,慢于时间进度,而造成上述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拖欠税款。欠税是财税...  相似文献   

11.
国家税务总局目前发布了《关于欠税追缴期限有关问题的批复》规定,税务机关要对欠税进行无限期追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豁免。  相似文献   

12.
欠税问题一直困扰着税务部门,是税收征管的难点,它不仅严重影响到一个地区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而且会造成税收流失,破坏正常的税收秩序。本文结合冷水滩区地方税务局2004—06年欠税数据进行分析,浅析欠税问题的普遍成因以及清欠工作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吴家俊 《天津财税》2001,(10):26-27
企业欠税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财税工作的一大难题,也是一个老问题。近几年来,欠税问题仍然有增无减,企业拖欠税款居高汪上。这一问题的普遍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和国家财政预算的执行,干扰了正常的财税秩序,还制约着税收征管改革的发展,影响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如何遏止欠税问题的工最终解决这个难题?本拟就遏制企业欠税的治理对策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重庆市地方税务局2011年10月8日依法发布"重庆市2011年第2期的欠税公告",该市共有159户欠税企业和14户走逃、失踪纳税户上榜。在这些欠税大户中,房地产开发公司及相关企业所占比例超过5成,其中欠税金额最大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各类欠税金额高达8450余万元人民币。欠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超过征收法律法规规定或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纳税期限,未  相似文献   

15.
刘英团 《云南金融》2011,(11):52-52
重庆市地方税务局2011年10月8日依法发布“重庆市2011年第2期的欠税公告”,该市共有159户欠税企业和14户走逃、失踪纳税户上榜。在这些欠税大户中,房地产开发公司及相关企业所占比例超过5成,其中欠税金额最大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各类欠税金额高达8450余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6.
根除欠税     
王强 《草原税务》1998,(1):10-11
欠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未缴纳或者少缴纳税款的行为。它目前已占财政收入的相当比重,严重地干扰着经济的正常运行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据有关资料表明,1996年全国共欠工商税收357亿元,而95年同期为226亿元。就呼和浩特市来说,截止97年10月底仅国税部门统计欠税已超过1亿元。那么是什么原因能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欠税如此高呢?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对呼和浩特市国税系统欠税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进行欠税分类管理是实行税源监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按照构成和时间欠税可分为:呆帐税金、未到期应缴税金、缓征税款、往年陈欠、本年新欠五类。通过对欠缴税金的分类,建立欠税分类台帐,是对税源进行具体监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下一步组织收入清缴欠税的基础。做好欠税的分类管理工作,掌握欠税形成的原因,摸清税源家底,有利于加强征管质量考核,制定压欠措施,把欠税压缩到最小程度,为实现应收尽收的良好税收秩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少企业纳税意识淡薄,见“利”忘“义”,偷漏逃欠税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从企业偷漏逃欠税的表现形式出发,介绍税收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一、企业偷漏逃欠税的表现形式企业偷漏逃欠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19.
新《税收征管法》第五十条规定了税务机关在追缴欠税中可以行使代位权。代位权是《合同法》规定的合同保全的手段之一,将这一手段应用于税收征管之中,对于抑制欠税,特别是对那些以消极态度恶意放弃债权以逃避国家税收债务的欠税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控管手段。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无论对于税务机关还是纳税人,税收代位权都是一项新的规定,明确其基本的法律内涵,对于正确的地履行纳税义务和较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欠税问题,一直是困扰税务机关的一大难题。欠税既影响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又损害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如何搞好欠税的管理,是各级税务机关关注的重点。本文从我区企业欠税的基本情况出发,对此作一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