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老子》一书中,老子首先提出了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道”。“道”的运动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实际上也是老子的处世方法。《老子》中所论及的“无为”、“不争”等.均是“弱者道之用”方法在治国、国际关系领域的具体运用。老子的方法论,基于哲学的分析,落实于具体的实践,实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
吕宇静 《商》2014,(6):88-88
“无为”是老子《道德经》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无为而无不为”是其思想主旨,这不是一种消极的主张,而是老予思想的结晶。“无为”对现代的领导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以“无为”作为方法和手段,而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巧妙地实现现代意义上的“无为而治”,提高领导艺术与领导力,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孔子、老子消费观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观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等级消费观与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无为消费观,对消费,孔子主张礼的等级规范、仁义的道德约束、宁俭的行为准则;老子则提倡道的自然法则。不欲的心理约束、知足的行为准则。两都倾向于黜奢崇俭,体现了中国传统消费思想的主要特点,比较而言,孔子强调伦理道德,老子强调自然无为,从而反映出学派特色与思想内涵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李玉萍 《财贸研究》2000,11(4):34-37
<正> 我国《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与弟子之间,孔子弟子之间以及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的问答体著作。集中体现了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即“仁”和“礼”。“仁”是孔子思想的精神内核,在具体为人处事上,则表现为恭、宽、信、敏、智、勇、忠、恕、孝等诸多内容。“礼”也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重要观念,是孔子一生的学问精华。孔子以“六艺”治世和教育学生,而“礼”则是六艺之道。《论语》20篇,尽管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却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事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建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  相似文献   

5.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5):30-31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老子》第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个“和”字就概括了万物依存的关系。《论语》:“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这里,“和”不仅是礼之所用,也是为政之道,秩序之美。《礼记&#183;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能“和”则四通八达,无往不利。达到“中和”,则天地得正,万物得育,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说,“社会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文明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江伟 《商》2014,(2):127-127
道家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老子》分为《道经》和《德经》两篇,故又名《道德经》。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对整个世界哲学的发展亦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般认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老子到底是谁至今尚存在些许争议。据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及三人。一个是周朝“守藏室之官”姓李名耳,字聃,年代稍早于孔子;二是与孔子同时的老莱子;三是晚于孔子的周氏太史,名聃。《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共计五千言。  相似文献   

7.
袁志鸿 《三联竞争力》2006,58(12):71-71
“三宝”之谓,在道教有两种提法:一是道教徒入道时,要求其皈依道、经、师“三宝”;其二则是要求道教徒遵循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道之“三宝”精神,这也是道教徒学道、修道、行道过程中的为道方式。我们在此讨论的是其二提法的内容。老子在《道德经》六十七章中首先阐述,“道”之大,无所不包,其细而无所不入,是无法用具体的形、名、色、象来比拟的宏观整体。继而人们应坚定持守而不丢失的“三宝”精神,他说:“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  相似文献   

8.
针对《老子五千言》中有利于促进当代政府组织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要以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柔性管理思想来指导政府组织建设,提出以分权与授权为中心的"人性化"治理技巧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这种客观、精确、高效的管理方法来再造政府组织,从而构建一种融合"人性"与"理性"的理想型政府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9.
“履”为“小畜”卦之后,《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卦。《序卦传》:“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礼。履者,礼也。”“履”卦辞日:“履,履虎尾,不旺人,亨。”释“履”卦辞:该卦象征跟在老虎后面行走,被踩了尾巴的老虎只是回头看看,并未撕咬这个粗心之人,这真是亨通顺利的幸事。  相似文献   

10.
道家常说“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管理文化则强调根据“道”之原则,实行独到的管理之“本”。但是“道”是绝对“无为”的,而管理之“术”必须是“有为”的,看起来似乎有矛盾。这种“矛盾”,成为历来人们对道家思想和道家管理文化难以确切诠释的关键所在。本文认为,道家管理文化中关于“道”与“术”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无为”和“有为”的关系,道家管理文化要谛在于,通过“无为”的方式,取得“有为”的实际效果。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1.
“道祖”老子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按《朱韬玉札》和《神仙传》所言,老子“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我们了解到:一、“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相似文献   

12.
周福 《商》2014,(48):99-99
何为大学?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里说“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也就是说《大学》是古代教人做事与做学问最广大的方法,《中庸》其实也是如此之书。学问与事业必须从此两书人手,方得正轨,窥得事物之整体与表里精粗。这也是朱熹把《大学》《中庸》放在四书之首的原因。古人之词章、考据、名物,今日的文史和科学,均为具体学科,然则这些皆为小学,不足居以自傲,这些背后之道理,实则一“大学”既已囊括之。故古人称其他学问为小学,而称这种天人之学为“大学”(古之“大”,读“泰”,极之意)。  相似文献   

13.
纪香 《商业时代》2006,(26):112-112
以《庄子说》、《老子说》、《少林寺》等中国古籍经典漫画作品闻名于世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近日访问大陆,为在京举行的“蔡志忠系列手机动画上线仪式”揭幕。  相似文献   

14.
刘飞 《华商》2012,(12):44-45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意思是说天下的大事必定是从细节开始形成的,天下的难事也必定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如今,这句话用在做建筑和房地产生意的林锦峰身上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5.
王长胜 《商界》2008,(2):56-57
在《论语》第一篇第二章中,孔子最受尊重的弟子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自此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顺从文化,也成了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根基之一。但是,公司的出现,对该文化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犯上型”员工的存在。让每位老板爱恨交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背景“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老子》第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个“和”字就概括了万物依存的关系。《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这里,“和”不仅是礼之所用,也是为政之道,秩序之美。《礼记.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能“和”则四通八达,无往不利。达到“中和”,则天地得正,万物得育,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说,“社会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7.
“兑”卦阳爻居中而阴爻在外,内在刚正而外施德化,符天意顺民心,以天理正道感召,自然天下归附,事业亨通。在八卦“兑”卦之卦象为“泽”;在《易经》中,两“兑”相重,是八纯卦之一;“象日:丽泽,兑;”其卦爻为四阳二阴组成。在八卦而言,一阴升于二阳之上;《说文》:“兑,说也”;“说”在古汉语中有时又读为“悦”;“兑”卦紧随“巽”卦之后,“巽”卦为以谦逊的方式使之愉快,为进入之意;继而以“兑”之说教使对方悦服,这可能就是“巽”其前而“兑”其后之用意了。  相似文献   

18.
男人的心魔     
卢悦  肖峰 《中国工商》2004,(6):160-163
人心中都有一块不可触摸但又时时去触摸的地方。就像是电影《指环王》中的那个魔戒,谁套上它,就舍不得摘下。它困惑你的灵魂、蛊惑你的良知.催化着你的脆弱、剿灭你的勇气,最终放逐你的幸福。它潜藏在意识的最深处,像《指环王》魔王索隆的巨眼,时刻注视着你,而你在它的注视中,慢慢地失去了奋斗的勇气。佛说:魔由心生,所以心魔。善之由心、恶之由心、怨之由心、爱之由心、恨之由心。当心魔已经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的时候。它就像一个硕大无比的肿瘤,吞噬着你的健康躯体。这是一场漫长的战役,甚至也许会纠缠你一生,它就是你的骨中之刺、心中之钉,不要幻想它会放过你,你必须直面索隆的巨眼,拔出宝剑,完成男人的最后进化。你找回可怕的过去,处置那个纠缠你多年的魔戒。毁灭它需要一条漫长的旅途,重要的是你不能失去信念。没人能战胜你,除了你自己。  相似文献   

19.
众生平等     
道祖老子对人生细微之处看得非常透彻,他总结人们在创业过程中,常常由于缺乏毅力和耐心而功败垂成,所以提出许多成功事业的格言。在《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他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人们往往在事业开创之初,心理上谨慎、思想上重视,因此失误较少而成功的几率就高,如果始终一贯地保持重视的态度和谨慎的心理,就会很少失误,而事业定会成功。  相似文献   

20.
刘军宁 《商务周刊》2010,(13):24-25
孔子:这几天没事,我又把孟轲小弟的东西拿出来读读。其中读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我又联想到我自己说过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今天回过头来看,这样的看法是否太过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