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广告大观》2008,(8):83-84
面对要求日益提升的本土广告主和多变的媒体市场,昌荣传播对自身的发展方向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媒体市场在变,客户需求也在变,但是广告公司的地位不会变,我们要做的是搭好媒体和广告主之间的桥梁,桥梁建设的越好,吸引的客流也就越多。”昌荣传播机构媒体公司媒介部副总经理李林娜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天澜 《广告导报》2006,(2):142-143
2005年年底,中国文物业开始全面面向国际资本敞开市场,未来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如何与国际资本, 国际广告公司相抗衡?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向何处去?去业内及媒体对这一话题的广泛关注中,中央电视台未来广告公司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作为CCTV面向市场全力打造的大型广告公司,2005年,未来广告公司年经营总额近20亿元,在高基数上持续保护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超额完成任务目标,保持了中国本土广告公司规模第一的地位。人们纷纷把打造中国本土广告“航母”的期待目光投到未来身上。  相似文献   

3.
赵亮 《广告导报》2004,(1):34-34
2003年就要过去了,我们的公司又走过了探索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令我感到欣喜的是,我们的探索取得了成功。在2003年,我们以买断经营的方式买断了种功能型化妆品——圣安净螨系列产品。从产品名称设想、产品系列设置、功能区分,到生产、包装确定.从价格体系设置、经销商体系设置、管理,到广告策略、创意、制作、媒体购买,我们担负起了客户与全程代理广告公司的联合职能。这是一种挑战,也是种锻炼,让我们学会以客户与市场实际的角度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从旧媒体环境到新生态的变化,说故事的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是品牌本质没有变。作为一个广告人,应该了解新的工具,应该让自己去思考使用这些媒体的方式,但是不要忘记品牌本身的意义。以前我们做广告的时候,我们为广告主提供全部的传播计划,包括媒体、公关。当时的广告公司是客户接触外界的窗口,为广告主打理整个营销活动。90年代,品牌创意和媒体代理公司剥离,广告公司开始只做创意。1985年后4A代理商进入中国,品牌创意公司和媒体公司就是分离的状态(电通例外)。当时数字传播很少,真正有较完整的数字传播应该是2005年之后。之前可能有零  相似文献   

5.
《成功营销》2010,(2):119-119
对于身处中国市场的跨国广告公司来说,2009年最大的变化是其跨国企业客户大幅缩减开支,相反,本土企业客户表现异常活跃。以智威汤逊为例,2009年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收入有50%来自于本土品牌客户。  相似文献   

6.
曰十几年前,广告宣传在中国还是个新鲜名词。但今天,人们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迎面而来的是形形色色的广告。企业宣传产品离不开广告,媒体生存下去要依靠广告。广告公司把二者的需求联系起来,构成广告市场最主要的三方力量。广告公司为企业制做出广告作品在上媒体上发布,自身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创意、精美的制作和鲜明的画面创造了一笔文化财产。中国广告业年均增长达到48%中国广告业的市场增长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近20年来,广告营业额年均增长率达到  相似文献   

7.
酸甜苦辣     
在广告公司呆了近三年,也算尝到了一些作广告人的滋味。你也想做一个广告人?但愿下面的文字不会使你改变伟大的理想。一酸:广告公司老总最爱说的话是:"广告公司的创意最重要",但是最  相似文献   

8.
《广告大观》2006,(11S):71-71
USP?但凡策略机构、广告公司都会提起。似乎没有差异性,品牌就活不下去,创意完全无用武之地。且慢!回过头来,你的客户指望你将每个产品赋予一项独一的伟大发明?期待你的说辞能让每一种服务真的与众不同?在同质化的时代寻找差异化,是不是脑袋有问题?有人说创意是为了创造差异,阿佩克思认为,其实我们就是为了唤起共鸣!  相似文献   

9.
王智颖 《中国广告》2008,(11):89-90
广告界后浪推前浪,你方唱罢我登场实在不鲜见。能在广告界驰骋10多年而屹立岿然的,多半有自己的独特法门,才能自由地游走在这个市场。影视广告领域是广告业链条中的下游行业,广告公司接到客户的活后,做完创意,接下来制作的活会交给专门的制作公司去做。所以从这个流程来看,制作公司的客户是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广告业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得非常快。2003年以后,外资广告公司进入中国有了一些新的措施和规定.在这样的冲击下.中国本土的广告业总体呈现一种上升的阶段.也可以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阶段。但是目前广告公司也遇到了比较大的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广告公司的规模比较小并且非常分散,而且我们广告公司在管理方面比较差,在资本的运作上没有什么概念。所以说本土广告公司在发展上应该是遇到了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11.
乔均 《中国广告》2005,(12):64-65
2006年以后中国广告市场将对外资完全地开放,这是广告业所期待的时代,也是广告业深为担忧的时代。跨国国际广告公司的高管人士不断放言,在今后几年,国际广告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将加大对华投资,重点加大对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兼并:同时本土有实力的广告公司也纷纷放言,重组合资,加强兼并,强化联盟,提高竞争力。无论未来出现怎样的结局.可以断言,中国广告市场资本重组的划时代的阶段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2.
贾丽军 《中国广告》2009,(11):39-39
从行业的情况看,数字化互联网媒体的广告投放额增幅明显,应该说中国广告业有回暖的趋势。市场、客户、专业公司是三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我认为广告公司不应该被动地接受困难的局面,而应该主动去改变它。广告公司要进行知识创新、营利模式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主动适应客户的需求。通过广告活动和传播活动建立消费者对市场的信息和对品牌的购买欲。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广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创意以能挣钱为最高如果你想挣钱,你一定要记住:不要对钱之外的迷恋太多。我在南京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开始,我也想做出惊人的策划,不凡的创意。在现实的生存问题面前,我变成了一个实用主义者,不管好创意、坏创意,只要能说服客户投钱,就是最有效的。我们面对的是那些穿着皱巴  相似文献   

14.
《广告大观》2007,(10S):36-37
日本电通公司80年代初就开始涉足中国广告市场,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跨国广告公司。在27年的发展历程中,作为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它不断进行多次的战略调整和结构重组以适应中国市场和客户需求,这些变革的举措值得我们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崛起、新媒体的涌现,媒体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传播环境的改变必然导致营销方式的变化,广告公司也需要应需而变。作为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日本电通的中国合资企业,秉承百年电通之血脉,植根于中国广告业市场之土壤,北京电通已经走过16年的历程。 如何顺应消费理念和环境的变化?如何赢得客户的信任?满足客户新的需求?《媒介》杂志采访到北京电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小宫源太郎。小宫总经理很低调,从任职至今很少接受媒体的专访。笔者与小宫总的面谈沟通异常顺利,交谈之中,小宫总经理介绍了北京电通对于全媒体时代新传播环境的挑战与应对。  相似文献   

16.
"创意"与"促销"在某些广告人的心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创意是"阳春白雪",促销可是"下里巴人"呀!然而,当市场上80%以上的产品进入成熟期,促销成为重要的品牌竞争方式时,这两者无可奈何地握手了!因为客户有这方面强烈的需求,视服务于品牌为天职的广告人无法回避。如何把创意的精神贯穿于促销式的策划中,成为新时代广告公司的重要课题。事实上,这也为有创造力的广告公司尤其是本土广告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2010年,5年后的将来,中国的众多品牌,藉着2008年全球最多奥运奖牌及体育明星作为代言人,在全球各国打着说普通话的广告片,在网络中则免费下载,中国成为全球广告市场的佼佼者,各种新媒体都以中国为试金石……一个广告市场的系统里包括四个元素: 消费者(同样是观众,读者,听众);广告主(企业,品牌者,提供产品的人);广告公司(创意的,媒体专业的,其他)及媒体(广告讯息及受众喜好内容的载体)。像中国这样一个充满未来憧憬及  相似文献   

18.
自1978年中国广告市场重开以来,经过三十余年发展,中国的广告公司依然处于小而散的状态。而伴随着数字化的进程,媒体和营销环境的巨大变化,广告主和媒体之间的直接合作增强,广告代理制正在消减,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迷失,可以说,广告公司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究竟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该何去何从?众多广告公司依然在迷茫中摸索前行。  相似文献   

19.
广告公司一直是广告市场快速发展的促进力量,媒体服务、市场调查、公关策划作为一个广告公司承诺服务的整体为广告主服务,但是,这几年。业内人士明显感觉到,广告公司越来越被边缘化,逐步沦落到被整合的境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告》2007,(8):51-53
郑文奕出生于1983年上海博派广告公司丁丽雅出生于1983年上海同盟广告公司顾晓琳出生于1983年博达大桥国际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吕毅杰出生于1984年电通广告公司市场部唐卫芳出生于1982年空中网从事广告业后,觉得广告界和之前的认识有什么不同吗?丁丽雅:不同。广告业充满着挑战,有着旖旎绚丽的色彩,活泼、积极、美妙——这只是一面,它还有着“艰辛”,当客户无情地challenge你的提案,当创意不认同你的观点,当加班还是加班的时候……是苦是甜就看你怎么体味了。顾晓琳:很多不一样。比如加班比想象的多;吃饭有一顿没一顿;创意不是最大,客户才是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