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金融电脑》2011,(8):92-92
7月6日,中国农业银行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境外机构核心银行系统在新加坡分行正式投产上线,成功替换了长期使用的外购系统。这是该系统在农业银行境外分支机构推广的首次尝试,不仅为农业银行境外机构核心银行系统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标志着农业银行在统一架构下建立集中的境外机构核心银行系统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财经广角     
《理财》2003,(10)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利润来源——也为了最大地获益,CFO(财务总监)必须解决几个基础问题: 公司的客户是谁?未来公司的供应商是谁,如何与之建立战略性买卖关系?如何降低核心流程的复杂度和成本?哪些非核心的流程应当外购,又如何外购?  相似文献   

3.
ITSM全面提升银行IT服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建设银行2002年底确定以新的“核心业务系统”版本作为全行统一的版本,建设南、北数据中心,加快核心业务系统全行集中统一的战略部署,至2005年9月全行核心业务的数据集中(DCC)已正式全部完成。随着集中式银行数据中心的建立,IT基础设施建设告一段落之后,用户对IT系统的依赖性逐渐加强,IT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成为IT部门的首要工作。如何实现IT管理的规范化和流程化,提高IT系统的可控性,提高IT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升IT应用的水平,强化IT应用的整体和持久的效益,已经成为银行IT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国外先进银行信息化建设发展轨迹经历了四个阶段,当前为第四阶段,主要是对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优化,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进行服务渠道整合,推进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资金管理等方面。对照发达国家银行业信息系统发展的轨迹,招行信息化建设的轨迹是从电子渠道建设、核心系统升级,到管理类系统实施等几个方面推进信息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关于银行引进核心业务系统的反思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底,中国将全面开放金融市场,银行信息化建设也面临与国际接轨。为了跳跃式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实现后发优势,国内银行纷纷进行全盘引进国外核心业务系统的探索和尝试。本文就银行全面引进核心业务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实施策略进行了阐述,延续了本刊2006年第1期关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话题的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现代商业银行》2007,(11):F0004
众所周知,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是一人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银行业几年来引进国外银行核心系统的实践成败并存、毁誉参半,要想改变洋系统的“水土不符”,并使国外核心系统项目最终能成功应用,最为关键之处是服务商的本土实施能力和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7.
如果我们将银行的应用软件系统比作一套"西服",那么银行外购应用系统就相当于直接去商场买一套适合自己的"西服";外包开发应用系统相当于找一个裁缝量身定做一套西服;自行开发应用系统等于专门雇佣一个裁缝为自己特制一套"西服".以上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但服务的档次和水平依次递增.究竟是外购、外包还是自行开发应用软件,国内商业银行决策层需要权衡各方利弊做出选择,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国各农信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建设工作。作为庞大的银行信息系统中的神经末梢,银行前端系统是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围绕农信社新一代银行前端系统的建设情况进行探讨。一、现有前端系统存在的问题农信社原有的前端系统一般都采用C/S模式,设置一台服务器,连  相似文献   

9.
对于齐鲁银行来说,200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得到中国银监会的批准之后,济南市商业银行于6月6日正式更名为齐鲁银行;紧接着的6月9日,齐鲁银行再次宣布,其历时四年论证、选型、建设的新核心业务系统成功上线并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0.
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银行引进国外核心业务系统所引发的讨论尚未平息,华夏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上线的消息又将这一话题引向更深层次。核心业务系统之所以成为近年来国内银行信息化建设持久不衰的热点话题,一方面因为在银行整体IT建设中,核心系统的建设首当其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银行业几年来在引进国外核心系统的实践中成败并存,毁誉参半。  相似文献   

11.
村镇银行是支付系统参与者的“末梢”,由于人员素质和业务量的限制,使其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支付结算、代理清算万全依赖于外包服务机构或发起行,存在诸多问题,应制定村镇银行建设指引,实行第三方统一托管,畅通代理清算行与村镇银行双向沟通,条线机构密切联合,对可供选择的外包机构进行权威性推荐,为村镇银行接入支付系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症结是信息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评价一项金融政策对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效果,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相关金融政策是否直指问题的症结?是银行没有额度吗?还是银行没有动力?似乎都不是。按照银监会  相似文献   

13.
正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银行竞争环境,以"账户"为中心的老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以"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纷纷改进优化或重新建设核心业务系统。成都银行于2010年6月引进国外核心业务系统并对其业务系统进行了持续的功能延伸和架构升级,打造了一套符合自身特色的核心业务系统。笔者就成都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的几点经验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金融电子化》2004,(11):11-11
城市商业银行纷纷通过信息化手段寻找做强的出路。大庆市商业银行由于所处地区在边境贸易上的特色,使他们下决心通过建设有特色的核心业务系统,为业务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武器。10月22日,大庆市商业银行在北京与联想亚信签约,启动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大庆市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正式步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15.
面对我国加入WTO后中外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国内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了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步伐,力图通过科技手段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提高各家银行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银行电子化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新业务品种和规模的不断发展,银行的生产运行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势必使各家银行对IT系统的生产运行管理,尤其是业务核心系统的运行管理、故障的及时响应和排除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核心银行系统是银行对外提供金融服务的平台,也是银行内部账务处理的中心。在银行的整体业务系统架构中,核心银行系统处在中央枢纽的关键位置。核心银行系统的重要性决定了其生命周期通常在5~10年以上,也就是说,核心银行系统的选择会影响银行未来5~10年的业务发展。因此,在银行准备更换核心银行系统之前,必须从银行长远战略的角度,  相似文献   

17.
核心应用系统建设作为银行信息科技建设的关键内容,对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实现了核心应用系统的统一,在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监管要求不断精细化、经营管理更加科学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建设并持续完善适合银行改革发展需要的、安全、稳定、高效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是各家商银行信息化建设着力推进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面向"两地三中心"的银行灾备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业务系统作为银行机构中最为关键的生产系统,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银行、客户甚至国家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银行的服务形象,如果遭受灾难,无法及时恢复数据和业务,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如何通过管理和技术提供系统7×24小时的高可用性,增强系统抵抗各种风险和灾难的能力,保障业务的持续运作,已经成为银行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实现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作为银行操作系统的基础,核心业务系统的引进一向被视为银行的“心脏移植”。其难点不仅在于要找到适合银行自身的产品,更在于移植来的“心脏”要和现有的业务及管理血脉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银行业务的优化和管理的国际化。国外核心业务系统实施过程中,产品与实施服务的比重几乎是三分产品七分实施,只有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对国外核心业务系统进行充分的本地化和客户化,才能避免效颦画虎、两皆不似。  相似文献   

20.
杨忠 《金融电子化》2004,(11):90-91
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目前有三种类型:一是充分学习国内外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的经验,自主发展本行的核心业务系统,比较明确的有四大国有银行、招商银行;二是将系统开发外包给国内的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厂商,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由本行负责,比较明确的有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交通银行、中小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三是将系统开发外包给国外的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厂商,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由本行负责,比较明确的有中信实业银行、上海银行等。笔者认为,在未来几年,应该还将出现第四种类型(而且笔者认为此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