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集体经济》2005,(3):48-48,F003
晓鹰在3月17日《中国财经报》上撰文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建设的战略思想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响。然而,我们也听到了借“构建和谐社会”之名,行不和谐之实的杂音。杂音之一就是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错误地理解为建立健全福利社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6,(6):57-57
国内外诈骗商瞄上了我国外贸型企业!近几年,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屡屡遭受国内外骗子的黑手,每年外贸诈骗给中国企业造成的损失至少有数十亿美元,让很多企业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公民社会之地位与发展态势,提出了推动公民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路径。要培育公民意识,扩大有序政治参与;营造良好制度环境,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发展市场经济,寻求国家社会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成果,也是全面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用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为动力,用制度设计和政府安排等体制改革为手段,着力解决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崔晓红 《新财经》2009,(3):92-94
民航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出现“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在所难免。相关部门在协助航空公司招聘时,一定要慎重,如若真是骗子公司,诈骗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晓锳 《魅力中国》2014,(9):371-371
社会系统论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学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中国社会现面临的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有着方法论层面的重大意义。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一观点本文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现实需求出发来阐述这一观点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矛盾,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寻求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平衡点,这必须在宪法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意味着要求现行宪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9.
尹占淼  王菠 《理论观察》2006,(6):157-158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前全党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不等于是无差别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协调、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本文仅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充分就业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时期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华 《魅力中国》2011,(9):226-226
在新时期,从和谐社会的视角下研究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关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理论问题,也是关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社会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决策。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建设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和谐家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油田改革的不断推进,职工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向。家庭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呈多样性,出现了一些需要引导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国和万事兴     
中国有一句俗话:“家和万事兴”。家庭如是,国家亦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已经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建立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它应该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阵痛期”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邹瑄 《黑河学刊》2009,(2):10-12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要把“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论拒腐防变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内在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洁 《理论观察》2008,(4):46-47
拒腐防变、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产力三者之间内在统一、紧密相联。拒腐防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必须贯彻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离不开拒腐防变,也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拒腐防变、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最终依靠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孙运军  侯震宇  黄康 《魅力中国》2011,(14):111-111
统一战线工作是执政党科学把握一定社会政治关系及其力量对比发生发展变化特点、规律,调整社会政治力量对比的战略、策略以及做出相应的政治制度安排。新时期统一战线已经承担起开创中国社会发展新境界的历史使命,其现实任务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本文对统一战线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中国社会,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都存在着不少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矛盾,使之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回避矛盾,更不能抹杀矛盾。只有承认矛盾,面对矛盾。才能促进和谐,推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最现实和最重要的任务,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在具体内容和历史背景相似的条件下,强调政府、公民社会和市场良性循环互动的治理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蔡明在春晚小品《天网恢恢》里,讽刺了一些成天打电话骗钱的骗子公司。其实我们对骗子都不陌生,因为每个人都曾接到过类似的诈骗电话或短信。坑蒙拐骗也能做成一个行业,令人啧啧称奇。  相似文献   

19.
警方日前根据破获的大量诈骗案,总结出“街头诈骗十八招”,提醒大家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20.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扶贫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创新发展思路,强化政策措施,积极以扶贫开发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