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昌市假发产业发展迅速,假发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比重很大。但是,因为资源战、价格战等不良竞争以及品牌意识淡薄,许多生产企业丧失了核心竞争力和未来无限发展机遇。因此,许昌假发生产企业要加大机械自动化研发,培育自主品牌,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由贴牌生产向自有品牌营产跨越。  相似文献   

2.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品牌营销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涛  张金锁 《经济师》2007,(3):243-244
市场环境超竞争、不确定、动态变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企业日益认识到品牌营销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的基础能力,它的培育和发展有赖于企业品牌营销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文章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对企业品牌营销中的风险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企业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若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正处于竞争优势的转型期,研发滞后、工业设计低端、品牌弱化、国际营销渠道不畅及专业性人力资本薄弱等因素严重影响着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为此,可采取锻造中国竞争动态优势、创新工业设计、发展营销体系、提升人力资本和强化"中国规模"市场优势等措施,以创造一个"中国因素"的国际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4.
李光斗 《新经济》2004,(8):94-95
企业现有的任何核心竞争力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营销优势最终都应转化表现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优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取得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保证企业的长治久安、长盛不衰。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贴牌企业众多,对我国经济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贴牌企业有着很大的弊端,对我国企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本文通过分析贴牌生产对我国企业的不利影响,说明贴牌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必要性,介绍了自主品牌下我国两个企业的成功特型,井对创建自主品牌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浅析企业创新与核心竞争力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资源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支撑企业持续竞争的优势能力,集中体现在自我创新能力上。从中国企业目前的状况来看,最主要的问题是提升企业创新与核心竞争力。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中国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体制全面接轨,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长期战略,而企业创新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只有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进行创新,才能让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期持久的优势,保证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企业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左莉  刘延平 《生产力研究》2007,(7):110-112,12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成熟品牌纷纷进驻中国,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己明显地感到我国企业与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现阶段,品牌经营在企业间激烈的竞争中越发展现出其内在的优势。同时,对核心竞争力的发掘、培育和管理也成为企业谋取独特的、持久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致力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经营的研究,帮助我国企业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强势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两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推行科学化品牌经营,是企业巩固、维护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基本修炼与手段。  相似文献   

8.
从“李宁”现象看外贸中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锁钰 《经济师》2009,(8):45-46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我国的企业不能只满足作好“贴牌生产”的“世界制造大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品牌可谓是市场的灵魂。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我国企业要想大步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经济浪潮中,品牌战略势在必行。文章通过我国外贸中关于品牌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李宁”在外贸中品牌使用的几点重要的成功之处及其相关的原因,并对我国出口品牌的战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文 《经济研究导刊》2015,(7):56-57,156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都变得极大丰富。然而,这些变化在促使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之快,忙于自己的工作。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中国快餐业也发展迅猛,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快餐企业。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快餐业尚未形成一个全国知名的中式快餐品牌。根据调查,我国快餐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标准化问题、规模发展问题、资金链问题、市场定位问题等。解决当今中国中式快餐业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起长期竞争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乃至中国特色的产品。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洋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相同领域的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没有竞争力就会被淘汰,这促使企业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核心竞争力战略体系。首先阐述企业运作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点以及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然后以中外快餐业为例,总结各自企业发展的特点和分析各自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在比较之中,得出现代中式快餐企业如何在吸取西式快餐业核心竞争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科学发展战略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1.保证产品质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是品牌国际化的根本。优良品质是企业利润得到保证的基础,产品没有精益求精的品质就不可能成为有口皆碑的持久型国际化品牌。高质量的产品离不开先进的技术,而缺乏核心技术仍是当前我国一些行业与企业的“短肋”。由于没有独家生产技术,很多关键部件都要用国外企业的品牌,导致“中国制造”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只好进行“贴牌”生产,我们获得的利润太低,开发自主核心技术无从谈起,更无法实现品牌国际化。大部分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很少,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研发。有资料显示,中国企业的发明专利只是日本和…  相似文献   

11.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关键,以树立品牌为手段,以打造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房地产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出发,以房地产销售代理业当前的价值重组趋势为重点,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应如何在价值转移的浪潮中重组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新一轮的竞争优势,以此为大家提供一种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分析了贴牌对我省服装业发展的影响,指出了采用贴牌出口使得我省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丧失其竞争优势的原因: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削弱了服装业的优势;品牌缺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省纺织品附加值不高等等。本文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如何提高江苏服装业竞争力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步深入。中国企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品牌国际化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核心人才、关键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局限性,决定了贴牌是中小企业品牌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创牌是中小企业品牌国际化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耀邦 《时代经贸》2009,(7):25-25,24
本文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分析了贴牌对我省服装业发展的影响,指出了采用贴牌出口使得我省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丧失其竞争优势的原因: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削弱了服装业的优势;品牌缺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省纺织品附加值不高等等。本文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如何提高江苏服装业竞争力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品牌是区域经济的灵魂,是当今市场竞争的重要法宝,是产品、企业、行业、地区乃至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产物,加快发展品牌经济,是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的必由之路。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旨在通过培育、争创、塑造品牌,提升产品、企业、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品牌提升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  相似文献   

17.
曲迎波 《经济经纬》2006,(5):106-108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应从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不断加快改革步伐,通过拓展优势产业与产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优化企业组织管理、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构建积极向上的企业伦理品质等,不断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就不存在真实的竞争力。本文从竞争要素和竞争优势分析入手,对核心竞争力的有关观点进行了述评,然后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再认识,并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识别特征,探讨了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间的传导、作用机制。笔者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一般有四个途径,即人无我有的专有资源、适当的生产经营规模、高超的竞争能力和棋高一着的竞争行动;核心竞争力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能提供具有特异性或成本优势的关键性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或者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组合;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拓展性、独特性、动态性和根本性特征;从资源开始,到核心竞争力,再到竞争力,最后到竞争优势,反映着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间的传导过程,也反映着企业的价值形成及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何平 《经济师》2012,(6):262-263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战略意义。目前,中小微型企业普遍存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企业优势的增加和规模的壮大。文章从培育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培养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产业价值链理论认为,整个产业价值链由上游的研发和设计、中间的制造加工、下游的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构成。谁拥有的环节越多,产业链越长,竞争力就越强,增值收益就越多。国际经验也表明,当今企业竞争的体现,主要并不取决于生产的中间环节,而是取决于企业产前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后的销售服务环节。我国虽然是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但作为“世界纺织服装加工厂”在国际上其核心竞争力不在品牌、技术和渠道,而是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产业价值链上处于低端,从事简单的生产加工,虽然耗费大量人工,获得的利润却微乎其微。中国平均出口一件衬衣只能赚30美分,出口8亿件衬衣的利润才能够买一架空客A380飞机。中国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国内加工企业仅得35美分,而美国等外国公司所得的则是20美元,相差50多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