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会计集中核算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但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的状况,单位放松了对报账员的选派,会计基础工作削弱。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国库改革的目标,是预算执行方面的改革方向。本文在对比分析两种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将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过程中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大财政改革举措,是对财政性资金运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预算执行的根本性保障。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明确提出要推行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改革国库制度,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建立以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集中支付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已在全国省市级财政广泛实施,目前正向县级财政推开。作为这项改革的前期探索,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但是,作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产物,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毕竟是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之前试行的,不可避免有一些局限性,从长远来看.这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只是一个过渡阶段,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必须逐步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下面从射阳县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践出发,浅谈一下如何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推进财政制度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管理制度,是我国财政支出改革主要方向之一。同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也是从体制上规范政府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的一项根本性措施。笔者就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的必要性及推进步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建立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管理制度,是我国财政支出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分析国库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和其融入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利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转变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国务院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之前,一些地方进行了会计集中核算探索,对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强化会计监督以及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保证财政预算执行制度的规范性和统一性,财政部要求各地在积极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当妥善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转轨工作。对此,笔者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会计集中核算是财政支付改革的初级阶段 传统支付体制的主要弊端:一是“账出多门”,难以进行有效监管;二是财政收支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及时为预算的编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等提供准确依据;三是大量财政资金滞留在单位或在途,降低了使用效率;四是财政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一些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7.
徐万军 《时代经贸》2007,(8Z):143-144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通过改变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强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制度,其核心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财政资金进行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8.
2005年,全国正式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以各级财政部门所属会计核算中心的成立为标志;2012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经过五年的试行期后正式全方位推行.两种制度的施行目的是相同的,即通过对财政预算管理和单位财务会计的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收支的监督,真实反映财政资金的支出用途,规范各项财务规章制度,预防经济领域腐败和犯罪事件的发生.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施行较早,一些预算单位的领导或财会人员,本来就对会计核算制度比较抵触,认为剥夺了他们的财权,现在又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许多知识还需要重新学习,部分人不理解,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为此,本文从两种制度出台的背景、内容、基本模式、优越性及实际执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入手,进一步阐述了两种制度并行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优越性.在简析两种制度基本内容的同时,对两种制度并行的这一新做法表示赞扬.  相似文献   

9.
雷永铁  洪希 《经济师》2008,(5):158-159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国库改革的目标,在改革过程中如何处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关系,文章在分析了两种制度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融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财政国库改革模式,并阐述了两者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会计集中核算制融入国库集中支付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集中核算是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方法,集中办理各单位会计事务的一种方法.国库集中支付制是财政部门对财政性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和清算的财政国库管理办法.会计集中核算制与国库集中支付制作为两项紧密相联的改革措施,对于进一步全面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国库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而会计集中核算是地方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缺陷,提出将会计核算融入国库集中支付,实现两种制度的有效融合,以推进财政国库制度的改革.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是财政部门当前公共财政改革的两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提出将会计集中核算融入国库集中支付,实现两种制度的有效融合,以推进财政国库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12.
伍智强 《时代经贸》2008,6(5):178-179
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融合是对财政监督的有效补充,对财政资金的收支活动全程监督,从根本上改变对部门预算约束不强的问题,真正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达到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大部分县市区相继设立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为财政局的下属事业单位。核算中心按照"单位收支自主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内部理财机制不变、财务管理职能不变"的原则,对各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制的运行实践,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集中核算制已暴露出一定缺陷。为更好地对财政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更大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会计集中核算制融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是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库管理制度已不再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当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进行了分析,强化财政预算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在发展中对教育认识的深入,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03年财政部在充分肯定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指出在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过程中,应当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转轨工作。通过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将教育经费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有效地管理教育经费,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率,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伍智强 《时代经贸》2008,6(8):178-179
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融合是对财政监督的有效补充,对财政资金的收支活动全程监督,从根本上改变对部门预算约束不强的问题,真正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达到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实行会计委派制与国库集中支付制都是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海南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会计委派制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及时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从长远来看,会计委派制只能是一种会计管理的过渡形式,必然要向国库集中支付制转轨,调研得知,海南省会计委派制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全面转轨的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依照国务院的整体部署和财政部的指导精神,我国各地方财政部门积极开展了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工作。2003年起,这一改革开始向县级推进。经过广泛试点以及不断创新机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已成为很多地方县级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形式。实践证明,实行县级会计集中核算向国  相似文献   

19.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拔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整个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国库支付体制一直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库分散支付制度。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其弊端日益显现,所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方面的改革就成为当务之急。分析了当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