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一、前言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亚洲地缘政治风云变幻,面对中国崛起、美国重返亚太,东盟国家抱团集力以小博大,各种政治、经济因素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新格局的形成,各国外交政治经济互动明显。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东盟合作关系中的政治影响因素和经济影响因素进行测度,找出影响双边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发掘中国—东盟关系中的政治经济互动机制奠定基础,为下一步制定中国—东盟关系深入发展策略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2.
从强度指数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进出口强度指数和投资强度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自90年代以来双边贸易投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与投资紧密联系程度持续稳定上升;中国与东盟国家紧密经贸联系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贸易规模及地位的快速上升,中国与贸易伙伴的摩擦有增无减,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更是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赢得一个良好的时外经贸环境之需.本文旨在在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中国与东盟国家现有的比较优势,以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为指导,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一条以现有比较利益为基础、以获得潜在利益从而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拓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外商投资是东盟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东盟国家曾经因为外资减少而对中国采取竞争手段。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反而推动了东盟国家的外资流入。本文首先描述了东亚金融危机后东盟外资流入的变化状况,而后分析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推动东盟外资流入的原因,最后在计量研究的基础上证明了上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外商投资是东盟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东盟国家曾经因为外资减少而对中国采取竞争手段。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反而推动了东盟国家的外资流入。本文首先描述了东亚金融危机后东盟外资流入的变化状况,而后分析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推动东盟外资流入的原因,最后在计量研究的基础上证明了上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福建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省份,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平稳增长,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并且已经形成了有一定竞争力的制造业和初步发达的第三产业。而东盟十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各异,这使得福建与东盟国家之间具备可实现多方面产业互动的有利条件。在CAFTA框架下,福建与东盟要加快推进多种形式的模式创新,促进福建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东盟国家实现产业合作,这对加快福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来说,东盟的合作动机和现实收益是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关系研究方面最基础最重要的问题。研究证明,东盟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动机在显性层次上是扩大对中国出口,在隐性层次上是扩大自身的外资流入,而且后者以前者为条件。在与中国经济合作中,东盟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因而更加积极推动合作。中国应该针对东盟中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采取有区别的灵活的政策,使所有东盟国家都有与中国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新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零"关税下农产品贸易的合作,互联网经济时代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服务贸易的发展将成为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中三个最重要的合作领城.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各个体之间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依赖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亚太地区的两大经济体,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一衣带水,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区域内多方力量博弈、东盟国家内部对华认知出现分化等一系列问题,对双方关系发展提出挑战。中国一直将东盟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愿意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继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朝着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出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与东盟科技合作规模的日益扩大、合作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了解中国与东盟科技合作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分析其特点,成为一项重要的政策研究。通过对1995—2011年间SCI收录的中国与东盟国家合著科技论文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期揭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特点与规律、东盟国家的科技水平及其发展与分布状况,为今后我国制定与东盟国家科技合作的政策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广西1999-2018年的经济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VAR模型,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出发,分析广西产业结构的变迁与广西—东盟贸易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增加对东盟国家的出口额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有促进作用,而增加对东盟国家的进口额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在短期内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2.
袁华强 《商周刊》2015,(1):44-45
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深厚的渊源,海上休闲体育大发展、大繁荣将成为青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和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先行者和突破口。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青岛是我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古  相似文献   

13.
东盟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2000年,东盟占中国对外商品贸易的8.3%,中国占东盟外贸份额的3.9%;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将促进西双版纳与东盟国家的技术、金融、经济和贸易、农业、信息、湄公河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教育、非传统安全、旅游等领域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助于西双版纳招商引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西双版纳要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在东盟国家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区域农业合作,参与区域金融、经济和贸易、信息、湄公河开发、人力资源开发、非传统安全等领域合作。在产业和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热带雨林保护、招商引资、产业群集、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贸易自由化协调、对外投资、绿色替代禁毒、吸引外资等领域,与东盟国家进行更密切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关系,浅探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现状及模式,剖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互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6.
亚太地区几大力量(美国、日本、中国、东盟)之间既合作又斗争,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东南亚金融危机改变了本地区既有的力量平衡,对亚太地区国际关系造成了重要和长远的影响。它加重了美国在本地区的影响,为美国调整对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提供了契机;它加大了日本在本地区的经济份量,为日本进一步发挥大国作用提供了机会;它强化了东盟国家及其与东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它突出了中国在本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作用,也加剧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  相似文献   

17.
杨明 《新经济》2014,(16):1-1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1月12日,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的对外开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正式启动.云南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友好往来的重要通道,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为云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9.
走向复苏的东盟国家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东盟国家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复苏势头。东盟国家经济相继开始复苏或步入扩张期,主要受益于改革效应、政策效应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善。东盟国家经济虽然走了复苏之路,但是复苏的基础还比较脆弱。  相似文献   

20.
推进空间泛、北加部快湾推经进济西合部作大,开既发是、拓促展进我区国域西协南调地发区展的发重展大举措,又是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泛北部湾的核心位置,在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