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师》2019,(7)
因第三人违约行为造成保险标的的经济利益损失,理论界关于责任承担主体的反思质疑着保险合同的相对性原则。通过判断第三人对保险标的的损害,理顺保险合同中第三人侵权与违约的竞合关系,得出保险人因第三人违约可以行使代位求偿权之结论。为了增强保险合同中代位受偿权的规范性,在行使要件与方式上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第三人承担保险事故责任并且保险人已支付保险金、保险人以自己名义行使代位求偿权。  相似文献   

2.
农业保险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有生命的动植物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提供损失补偿的一种保险机制,而保险则是指投保人向保险人支付一定的保险费,而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和赔偿限额向发生保险事故的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金或补偿金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袁建华 《现代财经》2007,27(4):44-47
在海上保险理赔业务中,如果保险标的遭受的损失被认定为推定全损,那么,保险人就要按保险合同的规定,向被保险人支付保单项下确定的全部赔付金。被保险人获得全额赔偿后,可以将受损标的委付给保险人。保险人如何处理被保险人提出的委付要求?这应从委付的概念入手,分析委付与推定全损的关系.论述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对待委付的不同态度,并运用我国《海商法》的有关条款和英国相关海上法规,探讨委付的法律效力与效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董士忠 《经济论坛》2005,(22):129-130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和保险人约定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在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合意,订立保险合同条款,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保险合同的众多条款中,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条款是划分投保人和保险人权利义务的关键依据,在合同中居于重要地位。从法律角度解析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条款对保险责任认定所产生的影响,有助于保护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在保险实务中,近因原则运用得相当广泛,其目的是为了明确承保风险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保险责任。当发生保险事故时,以近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作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对属于承保风险的近因所造成的损失,保险人负责赔偿;对不属于承保风险的近因所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责赔偿。但是,关于近因的理解和界定,在实务中屡屡有争议发生。  相似文献   

6.
核保是保险人利用信息对风险进行选择与分类的行为,是抑制因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的主要手段,是保险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条件,该行为在经济上是理性的,法律上是合理的.在调整保险人与单个投保人关系的保险合同法中,在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产制度中,应当充分尊重保险人的核保权,保险合同未经核保不能成立.而在保险监管法领域,为维护保险共同体利益,维持保险人的偿付能力,法律应赋予保险人谨慎核保的义务.  相似文献   

7.
马向 《经济论坛》2005,(21):131-132
一、保险中的告知义务 如实告知是保险中投保人的一项法定义务,是保险最大诚信原则的重要体现。所谓如实告知,又称据实说明或如实披露,是指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要将保险标的的有关重要情况如实地向保险人声明、申报、陈述,保险人以此作为承保与否及订立合同条款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再保险又称“分保”,是指保险人为了减轻自身承担的保险责任而将部分保险责任转嫁给其他保险人的一种保险方式。将危险责任转移的一方称为原保险人,承受危险责任的一方称为再保险人。转移危险责任的一方。在保险术语上称为分出人或分出公司。承受危险责任的一方,称为分保接受人或分保接受公司。我国《保险法》第29条规定:“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分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再保险。”所谓再保险合同,是保险人以其承担的保险责任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保险标的,向其他保险人转保而订立的保险合同。而保险代位求偿权是保险法上一项重要的制度,其派生于保险损失补偿原则,是保险人享有的、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造成保险标的损害而负有赔偿责任的第三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自杀条款是包括死亡给付责任的寿险合同中列示的保险人的免责条款.自杀条款有着明确的时间限制.对于自杀如何认定,法律上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对于这些规定和限制,本文将从法律和保险的角度分析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法律的尚不完善,关于复效保险合同中的自杀条款的效力计算问题,在保险界一直存在着争议.  相似文献   

10.
臧冬斌 《经济经纬》2007,(6):158-160
笔者认为复保险欺诈区别于善意复保险之处在于投保人于保险合同订立之际,意图谋取不当得利,或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知悉复保险的存在而不为通知,或故意为虚假通知.对于复保险欺诈的法律规制,认为应将复保险欺诈作为保险合同法定无效的原因,对严重的复保险欺诈应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赋予保险人司法协助请求权,建立反保险欺诈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1.
保险诚信义务贯穿于自契约订立至事故理赔各阶段,当财产保险法律关系确立后,合理避免标的损害则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主要义务之一。司法实务中,因被保险人违反出险施救义务导致保险损失扩大,或因保险人对是否采取正当施救措施减少事故损失的定性不准争议甚多,但现行立法和司法裁判均对采取合理施救或救助措施判断标准存在缺失。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保险法是1995年公布的.2002年为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曾做过部分修改,2008年8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提出了保险法修改草案,新修改的草案在重复保险的立法问题上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区分恶意重复保险和善意重复保险,并对它们的法律效力进行相关分析,明确恶意的重复保险,保险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费。  相似文献   

13.
李丽萍 《当代经济》2004,(11):64-65
保险公司必须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才能为投保人分散风险,实现公司自身的价值,可见合理确定渠道通路是保险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保险营销渠道是保险商品从保险人向保户转移的过程中,所有协助保险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机构和个人,依据有无中介商参与将保险营销渠道分为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两种。  相似文献   

14.
邵冬阳 《技术经济》2004,23(5):28-30
<正> 一、我国保险经纪人诞生的必要性 1.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保险行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它以销售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为主。其所做的业务是无形的,其建立的基础是最大诚信,在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保险市场中,订立保险合同的双方都希望获得与保险商品买卖有关的所有信息。一方面,保险商品购买方希望获得的保险市场信息主要包括保险商品的价格和功能、保险公司的信誉和服务质量等,但保险商品的功能一般都是以保险条款的形式列于保险合同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投保人对保险功能的认识受自身保险知识的  相似文献   

15.
    
保险合同法定解除,是指在法定条件下,保险人可以依法单方解除保险合同.法律之所以赋予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的权利,是因为投保方的违约行为或者客观危险的变化致使保险人承担了订立合同时始料不及的高风险,为恢复利益平衡,法律凭借其对保险合同效力的强行干预来实现对保险人的救济.  相似文献   

16.
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负有如实告知义务。告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告知包括如实告知和通知。告知的方式有无限告知和询问回答告知两种,违反告知义务的成立条件有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保险人保险责任的免除应考虑未告知的事项与保险事故的发生是否有联系。同时,本对《保险法》中有关告知的条款加以评论,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对告知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国际工程项目来说,风险涉及面广并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工程保险是进行风险规避和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经常采用的风险管理措施。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承包商可以通过保险索赔获得一定的补偿,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一些承包商对保险合同以及保险索赔程序和方法不熟悉,又缺乏工程保险及索赔方面的经验,不知道如何开展工程保险索赔工作,在保险索赔工作中常常发生这样那样的失误或延误,结果导致失去索赔的良机或者损失不能得到保险人的充分确认,因而无法获得理想的索赔结果甚至不能获得赔偿,既造成承包商的经济损失,又影响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工程承包商有必要对工程保险索赔的程序和注意事项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产险公司有效管控应收保费是当前保险公司遇到的一个新课题。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出单与保险收费必须同时实现,不允许投保人保险欠费,如投保人无力支付保费,保险人不得签发保险单,不承担保险责任。但各家产险公司各级机构客观上或多或少地存在应收保费。他们根据保险经营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允许产生保险欠费(应收保费),并就保险欠费情形作了明确的界定,期望既不影响保费业务拓展又能把应收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李卓 《经济研究导刊》2010,(27):116-118
保险合同质押贷款,又称"保单质押贷款"(policy loan)。是指投保人根据其与保险人的约定或金融机构的有关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的前提下,将保险单质押予保险人或其他金融机构,从而在一定限额内获得保险人或金融机构贷款的一种信贷业务。该业务既具有民法上质押的性质,同时又有着保险合同上的独特性,因此在实务操作中,往往会出现某些特殊的法律问题。就保险合同质押贷款的法律性质,及实务中存在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探讨是目前商法与商行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保险受益人是保险合同关系人之一,《保险法》以法律的形式将其明确为特殊重要的权力主体,是保险合同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近几年我国人寿事业的发展,保险合同因为受益权而发生的纠纷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其中有些问题已不能很好的适应保险事业的发展,对我国现行的《保险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