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部分人眼里,喝咖啡是一种时尚,小资情调在咖啡的浓香中蔓延,但咖啡西施——张晓却不这样认为.她更看重咖啡的实用价值,就像广东的凉茶一样,把咖啡店开成平民化的路边店,让口渴的人们随时可以喝到。  相似文献   

2.
万店手册     
80连锁与特许2006.2大禾回转寿司太原市东米市街西校尉营4号(御花园时代广场对面)0351-4124302蓝与白餐饮连锁企业上海市吴中路1389号021-64017769咖啡MRcoffee咖啡厅上海市静安区吴江路200号二楼021-62172676SPR咖啡厅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中信泰富广场5楼021-32181777波诺米豫园店上海市黄浦区福右路242号老拌店底楼021-63111777-211风叶红咖啡厅上海市静安区梅龙镇广场7楼021-62182371公园道咖啡厅上海市虹口区东江湾路鲁迅公园人内021-65877038活力程式咖啡上海市卢湾区淮海中路398号美格菲健身中心1楼021-53833510嘉华商务中心咖啡吧…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工作节奏偏快、时间长,生活场景复杂,大多数人无暇去咖啡店品鉴一杯咖啡,而速溶咖啡已无法迎合现今所追求的健康理念,如何不被时间、地点所限,喝上一杯好咖啡成为现代咖啡供应系统的空白。本文着重探讨针对此利基市场现有的咖啡服务,从时效性、便利性、饮用成本三方面入手,总结归纳它们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在许多城市,开咖啡屋、茶吧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有精明的商家找到了这个市场空档,在售卖各种咖啡、茶艺器皿的同时,还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经营咖啡屋、茶吧的技术支持,从中获取利润。既卖器具又卖技术,可谓一箭双雕。  相似文献   

5.
唐骏 《商界》2010,(11):78-78
中国人喝咖啡基本是把咖啡当作饮料来享用,而西方人更多是去品味咖啡的豆香。 在经营企业中,中西方文化也是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西方人经营企业完全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中国人在经济利益基础之上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一种拥有感。  相似文献   

6.
当咖啡之翼的女当家出现在一个求职类的经济节目上时,与滔石屹等中国商界的一众大佬坐成一排,对来访的求职者进行提问评论,闲谈言笑问也带着一股浓浓的咖啡味。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咖啡之翼被人提起时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商业价值,却鲜少有人去关注它背后的咖啡文化。  相似文献   

7.
吴洁 《信息与经营》2011,(8):111-117
手艺人,在设计风潮越演越烈的当下,成为充满传奇色彩的“新”名词。身边的许多设计师,也是实践自己理念的手艺人。他们的店铺里,不仅有特立独行的设计作品;有方便自己动手,一显“手艺人”本色的工作台:也必定会有个区域,可以和三五好友闲坐下来,喝茶或者乐享咖啡,谈天,看风景。他们以一种执着又悠闲的态度,坚守着设计与灵感。  相似文献   

8.
《连锁与特许》2007,(11):30-31
当Gloria Jean咖啡十多年前在澳大利亚开始营业时,澳大利亚人第一次能够随处享受到高质量的咖啡,无论他们去哪里。GloriaJean咖啡的成功证实了一个简单而又吸引人的方案:地点便利、优惠价格、优良服务、优质咖啡。  相似文献   

9.
在珠三角地区,开咖啡屋、茶吧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有精明的商家找到了这个市场空档,在售卖各种咖啡、茶艺器皿的同时,还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经营咖啡屋、茶吧的技术支持,从中获取利润。真可谓既卖器具又卖技术,一箭双雕,财源滚滚。  相似文献   

10.
梦想,我有过好几个,但我的每一个梦想都实现了,我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有一次,湖南电视台请了几个中国富豪去做节目,我也去了,当时现场有个观众就问我,“查资料发现你当年曾经做过牢,做牢的时  相似文献   

11.
王巍栋 《现代商业》2007,(22):28-33
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形容"两岸咖啡",那就是将中国文化融入西方的咖啡餐饮文化里去。金梅央总裁表示,咖啡、西餐对于中国人来说,虽然都是舶来品,但是"两岸咖啡"要将它们"洋为中用",将中国文化与西餐文化"中西合璧",让两岸咖啡成为全世界最佳的咖啡、西餐、牛排供应商,以满足和丰富全人类的心灵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咖啡市场的蛋糕将会怎样切分?变化总是很快,而重围之下的星巴克能否继续坐稳第一把交椅呢?"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用他们不同的方式理解和演绎自己的咖啡文化,咖啡正在成为评价城市现代化和时尚化的一个新指标,也成为了中国小资、时尚一族们的精神依赖。  相似文献   

13.
王巍栋 《现代商业》2007,(28):28-33
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形容"两岸咖啡",那就是将中国文化融入西方的咖啡餐饮文化里去.金梅央总裁表示,咖啡、西餐对于中国人来说,虽然都是舶来品,但是"两岸咖啡"要将它们"洋为中用",将中国文化与西餐文化"中西合璧",让两岸咖啡成为全世界最佳的咖啡、西餐、牛排供应商,以满足和丰富全人类的心灵需要.  相似文献   

14.
近代经济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经济活动并没有给人们带来任何经济上的好处,或者说无法用经济指标来度量,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且发展迅速,美学经济就是这样。 例如,人们都愿意去星巴克咖啡店坐坐,但其实那里的咖啡也并不比其他店的咖啡好多少。人们之所以去星巴克,不仅仅是为了喝咖啡,而是为了感受那里的幽  相似文献   

15.
<正>店小空间巧利用营业量真大大多数小型店铺都以卖小件流行饰品为主,杨先生却在西门闹市区开了间五六平方米的饮品店。初期本想以卖咖啡为主,后来考虑到商圈属性,他又兼卖茶类饮料。由于店小,空间狭窄,杨先生装潢时就考虑到人员作业的动线安排。他知道,如果到了店铺布置好了才来考虑,肯定会影响出  相似文献   

16.
在参加完WTO促贸援助的区域审议之后,我转机去印尼巴厘岛参加凯恩斯集团的会议。在机场的咖啡馆,一个西方老头走向柜台说:“我要一杯咖啡。”  相似文献   

17.
相聚干果店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阿森,他在福建莆田市文献路步行街经营干果生意。那是前年,我去步行街跑步。自步行街东头到西头跑了一个来回,我就气喘吁吁了,于是开始漫不经心地沿街走动,不久就看到阿森干果店门口坐了几位老头,边喝茶,边看报。我凑近一看,是几份本市报纸。我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上班族来说,很难拥有那么充足的时间去享受传统的下午茶,于是去饮一个短暂而舒适的“西式下午茶”的习惯,渐渐在办公室上班族流传开来。其实,喝咖啡也像喝葡萄酒一样也有着各种不容忽视的讲究,各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它们有着不同的咖啡文化。  相似文献   

19.
教你着装     
现代社会,注重着装成了一种时尚。你若是衣衫不整、形容粗鄙,纵使满腹经纶,也会被挡在写字楼不断旋转的玻璃门外。老总们没有时间去品味颇费功夫的香茗,而宁愿呷一口速溶咖啡提神,所以也就不会去挖掘你其貌不扬  相似文献   

20.
咖啡与名人一位维也纳艺术家说:“我不在家里,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巴尔扎克每天都饮用大量咖啡。他认为咖啡有助于灵感的发挥。他说:“一旦咖啡进入肠胃,全身就开始沸腾起来,思维就摆好阵势,仿佛一支伟大军队的连队,在战场上开始投入了战斗。”萨特和西蒙·波娃当年经常在巴黎花神咖啡馆(CafedeFlore)二楼的一个靠窗的位置约会,他俩每天坐在那里交谈、写作。1689年,巴黎第一家咖啡馆普各伯咖啡馆(CafedeProcope)开业。在普各伯咖啡馆二楼一个靠窗的角落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张“海明威之椅”——椅背的铜牌上刻着海明威的名字。18世纪初,普各伯最重视的座上客是作家伏尔泰,这位法国大文豪总像赌徒似的戒不了咖啡瘾,据说他每天都要喝上四十杯咖啡。海明威在巴黎丁香园咖啡馆用两星期的时间写了《旭日依旧东升》(TheSunAlsoRises)。康德,在早年时对咖啡并不太嗜好,但在晚年时,却对咖啡怀有特别强烈的依恋。拿破仑一生喜爱喝咖啡,他形容喝咖啡的感受是:“相当数量的浓咖啡会使我兴奋,同时赋予我温暖和异乎寻常的力量。”1732年,德国作曲家巴赫作“咖啡大合唱”(CoffeeCantata),讲述一个年迈父亲劝说自己女儿戒除饮用咖啡习惯的故事。但巴赫本人却不仅爱喝咖啡,而且也劝别人喝。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