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前的土地整理方面文章中没有土地平整工程模型研究,涉及到的往往都是些土方量计算,这不利于土地平整工作的顺利开展.鉴于此,在介绍土地平整的原则、方法及存在问题等基础上,试探性地提出了土地平整工程模型,并结合具体项目对此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切实可行,对以后的土地整理项目中土地平整工作具有极大的参考利用价值,将使土地平整工程更加高效地完成.  相似文献   

2.
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整理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地平整的精度不仅影响到整理后的土地质量,而且关系到投资大小与效益问题.基于此等重要性,对土地平整应遵循的技术标准、基本方法、平整单元的确定、农田田面高程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尤其是针对土地平整中的方格网法以及散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并采用工程实例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湖南省攸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耕地整理的主体工程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建立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实现指标的定量化,并以湖南省攸县鸭塘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耕地整理潜力评价,主要从可利用空间扩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和生态环境改善等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将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其他工程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定量化,定量反映和衡量耕地整理潜力.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提供一条思路与方法,为土地整理决策与规划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土地平整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平整区域的选择受人为判断的影响较大,使得平整区域的大小和工程量不够客观。为此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研究了利用土地整理测量数据生成的DEM特点,综合坡度信息,采用水文分析算法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区域中自由水流的运动方向,为土地平整工作中合理划定平整范围,检查农田水利渠道布局提供新的思路,并利用已有项目资料验证了平整范围划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石灰岩山间盆地的地形地貌特点,水土流失和蓄水问题都很突出。因此,石灰岩山间盆地的土地整理应以土地平整和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石灰岩山间盆地土地整理的工程量大,材料耗用多,建议适当提高石灰岩山间盆地的土地整理投资标准,增加土地整理投入,使石灰岩山间盆地的土地整理工作能保质按时完成,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工程监理是土地整理目标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该制度的实施达到有效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土地整理监理作为一种新兴工程监督管理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困境,需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土地整理监理制度的创新与规范,实现土地整理监理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与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管理一脉相承,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土地开发整理效益的最大化,需通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实现。现以河北省为例,分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后期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对规范工程后期管护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关岭自治县沙营乡前进村为研究区,选取影响整理前后耕地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农田基本建设情 况两大基本因素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运用GIS平台的图层叠加法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生成耕地质量 评价图,将该区的耕地质量划分为4个等级。项目实施前,前进村土地质量没有一等地,二、三等地的总 面积为80.57hm 2 ,占总面积的86.14%,随着灌排工程、道路工程和土地平整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的土地 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整理后,将土地质量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等,各级土地所占比例分别为 48.45%、18.62%、19.6%、13.34%。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是土地整治活动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规划设计,确定项目的规模、位置、新增耕地面积、工程内容等建设任务目标,并对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工程做出详细设计,是指导项目实施的重要技术依据,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项目建成后的效益。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以及建成后的效益性,必须把好项目设计关。笔  相似文献   

10.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明显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对项目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多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为此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引入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中,并结合四川省雅安市的3个土地整理工程实际,测算出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生态效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减少,评价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生态效益评价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  相似文献   

11.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金梅 《中国土地》2003,(11):30-32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对土地整理潜力充分认识,合理、有效地安排土地整理工作.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主要是耕地整理,因此研究耕地整理潜力对土地整理潜力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平梯田参数设计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平整工程主要是梯田修筑。在综合考虑田坎田埂占地和投资成本的基础上,给出了以梯田安全性为约束条件,以投资效益最优为目标的水平梯田参数设计的数学模型,并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新农村试点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新模型设计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原规划设计相比,在保证梯田安全性的同时,投资效益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试论土地整理测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整理测绘是开展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和施工放样等环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详细比较土地整理测绘与地形测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程测绘和一般的地籍测绘的异同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界定了"土地整理测绘"这一新的测绘工作.对其内涵、类型、内容、特点、施测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为完善测绘理论和指导土地整理测绘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是国家为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而提出的、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耕地保护、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探讨土地整理的内涵,对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安伞的关系及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为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理工程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土地整理工程质量评价的空间模型",从工程类型、质量形成阶段及质量特性3个方面对土地整理工程质量内涵及其评价要点进行了具体描述.以该模型为指导,设计了土地整理工程质量评价体系作为土地整理工程质量状况的系统评价方法.该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得到各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以土地整理工程质量阶段分值以及总分值作为衡量土地整理工程质量水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措施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三峡库区土地开发整理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提出了三峡库区土地整理的工程措施体系.研究结论:三峡库区土地开发整理应按生态保育型土地整理模式进行,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利用和产出率.  相似文献   

17.
黄宏亮 《中国土地》2006,(11):36-37
湖北省枝江市把土地整理作为推进市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全力推进,使土地整理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主要做法枝江市国土资源局科学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开展宜农荒地整理。枝江市的土地结构是典型的平原与丘岗平分秋色的自然构造。近年来,枝江市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宜农荒丘开垦的重要性,制订政策,强化引导,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启动了宜农荒丘开发工程。安福寺镇以村为单位,统一规划、统一组织、…  相似文献   

18.
能源消费视角下农村土地整理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弥补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的不足,提供农村地区节能减排的合理方向和对策建议,以湖北省天门市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从工程预算表出发,估算该项目在能源消费视角下的CO2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土地整理项目能源消费CO2排放量为6.98×103 t,水泥和火电是最主要的碳源;农田水利单位工程量的CO2排放量最高,为4.26 t/100 m3,各类土地整理工程的CO2排放强度与主要材料的CO2排放系数、工程定额标准有关;土地整理CO2排放量大小与研究的系统边界和活动水平有关.因此农村土地整理能源消费CO2排放应受到重视,可从科学编制土地整理工程预算、优化土地整理方案,以及加强水泥、钢铁等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清洁生产等方面为农村能源消费碳减排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土地整理的战略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目的:研究科学发展观和土地整理的关系,确定土地整理新理念.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整理规划、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及实施管理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要.研究结论:科学发展观应确定为中国土地整理新的战略指导理念.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模式和建设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缓解江苏省土地资源短缺状况,合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通过分析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整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盐化滩涂区围垦-养殖-复垦的开发模式,脱盐滩涂区以粮棉种植业结合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发展模式。阐述了滩涂开发整理的灌溉排水、水质控制、脱盐改碱、农田防护、土地平整等方面的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