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侵权的认定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讲,侵权商品的鉴定是商标所有人及其委托人。我们自查商标侵权案件中90%以上无法和商标所有人取得联系,取得鉴定证明。没有鉴定证明依据《商标法》处理是不合法的。 二、经济赔偿问题 商标权一旦受到侵犯,商标所有人可以依据《商标法》第三十九条,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查处,并要求侵权人赔偿自己所蒙受的经济损失。国家商标局也要求在罚款与赔偿之间应更注重赔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保护权利人利益的原则。然而,赔偿属《民法通则》调整的范围,是司法解决的问题,由行政执法解决赔偿问题难度很大。在实践中我们多采取协议赔偿的办法,但是由于侵权案件一般都是由商标所有人投诉的,双方  相似文献   

2.
《产品质量法》正式实施已经五个年头了。五年的实践表明,《产品质量法》的实施,适应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对产品质量的保障制度、产品质量的责任认定、产品质量案的赔偿等法律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我们在司法实践中,特别是在行政执法中还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以法对质量进一步监督的有效性距全社会的要求还  相似文献   

3.
《产品质量法》正式实施已经五个年头了。五年的实践表明,《产品质量法》的实施,适应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对产品质量的保障制度、产品质量的责任认定、产品质量案的赔偿等法律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我们在司法实践中,特别是在行政执法中还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以法对质量进一步监督的有效性距全社会的要求还远远不够,还有大量的管理漏洞和执  相似文献   

4.
国家赔偿法源于民法,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物,1873年,法国最早建立了国家赔偿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国家赔偿问题,1982年《宪法》、1986年《民法通则》、1989年《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了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国家赔偿包括立法赔偿、行政赔偿、司法赔偿和军事赔偿。今年5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中责令赔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首先,是随着商标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商标被侵权人对案件处理除要求作其它处理外,还要求甚至着重要求作责令赔偿的越来越多.其次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的难点,越来越集中在责令赔偿.  相似文献   

6.
张念伟 《价值工程》2014,(16):289-290
建筑业在我国属于安全事故的多发行业,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大部分为民工,事故发生后,是按照民事侵权责任进行赔偿还是按照工伤事故进行赔偿在司法实务中存在争议。本文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项目中民工受到伤害,是按人身伤害赔偿还是按工伤赔偿问题做出了分析与认定。  相似文献   

7.
一,业主失窃认为物业服务企业未尽安全保障义务而要求赔偿 司法实践中遇到业主在小区的财物丢失,原告认为物业服务企业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而要求物业服务企业赔偿损失,对于这类案件裁判,一般以具体分析物业服务企业应尽的安全保障义务,以及其履行的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8.
从恢复性司法理念中引申出恢复性司法在保护被害人权利方面的作用被害人地位从边缘化地位走到本体的对话地位;在对被害人的损失获得补偿与赔偿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最后,恢复性司法的提倡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适用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11月初,苏州市民左先生因采光权状告市规划部门而胜诉的官司却在要求赔偿的行政诉讼中败诉。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法院以“缺乏法律依据”为由驳回原告左先生要求被告市规划部门赔偿39万余元经济损失的诉讼请求。虽说双方当事人对一审判决均未提起上诉,但却由此引发了人们对采光权损害如何赔偿这一司法难题的思索。一、我国法律关于采光权的相关规定与采光权有关的主要见下述规定:属于法律的有,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的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  相似文献   

10.
正编辑同志:编辑同志我公司一名技术人员,前不久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并把公司的技术信息告诉了新去的企业。我们认为,他向新公司泄露了我公司的秘密,给我公司带来了损失,要求他赔偿。该技术人员称与我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没有保密条款,其行为没有违约,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请问,合同中没有约定保密条款,公司还能要求泄密员工承担赔偿责任吗?  相似文献   

11.
近期公布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备受人们关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民事责任方面,草案中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消费者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食品经营者以假充真或者销售不安全食品,除赔偿消费者实际损失外,消费者还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所谓"按价款10倍赔偿",其实质就是惩罚性赔偿。而这是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之后,我国法律体系中第二次针对权益赔偿提出的惩罚性赔偿条款,意义深远,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2.
新修改的《产品质量法》将正式实施。新《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国家机关、产品检验机构不得向社会推荐产品 ,也不得对产品监制、监销。新法同时还增加了“两个连带责任” :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向社会推荐产品 ,对产品质量作出承诺和保证的 ,一旦该产品出现问题 ,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 ,必须和生产者、销售者一起承担连带责任。新法规定 ,由于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伤害的 ,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为方便消费者 ,规定允许消费者可要求产品的生产者赔偿 ,也可以要求产品的销售者赔偿。新法还对消费者受到产品侵害时的获赔给予了…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仅规定检察机关有起诉权和不起诉权,对暂缓起诉未予涉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形势、新情况不断出现,随着司法理论和实务界对国外司法的不断研究、引进、移植,暂缓起诉作为一种在国外司法界方兴未艾的制度,我国司法实践中逐渐被引入并试行.但是,由于目前对暂缓起诉制度还缺乏系统理论研究和广泛实践,司法理论界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司法实务界各行其是,做法极不统一.鉴于上述原因,对暂缓起诉制度的法理基础和价值以及在我国构建暂缓起诉制度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案情】2001年12月5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同中乡同中村村民张浪被同村村民张波用锄头打伤。张浪住医院10天出院,花医药费2000余元。因就赔偿问题达不成协议,张浪于2002年3月5日,向法院起诉,要求张波赔偿损失。但张浪起诉时未向法院提供司法部门的法医鉴定结论,立案庭的法官审查证据时,问他有没有司法技术鉴定结论,张浪说只有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法官告诉他,诊断证明书只能证明他的伤情及治疗结果,不等于司法技术鉴定,只能作为书证参考资料,而不能作为损伤程度及赔偿的证据,因此,必须到相关部门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一、惩罚性赔偿基本内容 (一)惩罚性赔偿简介 惩罚性赔偿是指法庭判决的赔偿数额超过了实际所造成损害的赔偿.惩罚性赔偿制度发端于英、美国家.自惩罚性赔偿制度诞生之日起,围绕惩罚性赔偿的争论一直不断.  相似文献   

16.
正犯罪引起的精神损害在司法实践中是客观存在的,但我国相关法律一直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限定为物质方面的损失,这一规定违背宪法、造成法律体系内部矛盾、与司法实践产生矛盾,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概述(一)犯罪引起的精神损害因犯罪涉及的精神损害分两种:一种是犯罪行为的目的就是造成精神损害,例如犯罪行为损害受害人的名誉、荣誉等,受害人因此遭遇精神折磨。比如受害人遭受侮辱或者诽谤侵害  相似文献   

17.
李律师:你好,我向你请教几个问题,能给我指引一条明路吗?我工伤后,经惠阳市劳动局鉴定为7级伤残,一切手续已于去年10月10日报送惠州市保险公司,至今已有两个半月了,还无一点音讯。保险公司应该怎样给我赔偿?像这样长期拖欠不赔偿给我,我该怎么办?我的伤口恢复后,已辞职没有上班。我要求公司赔偿我一次性工伤辞退费,公司经理说不会赔偿给我。经  相似文献   

18.
内容提要:为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该制度与传统民法之填补性赔偿在作用、构成要件、赔偿额以及效力来源等方面均存有不同.在司法实践中,须注意对于"明知"的判断.但真实有效的行政许可可以作为否定经营者主观明知的理由.此外,对于职业打假人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19.
贯彻证券业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从浅层次看,能够及时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制裁不法行为人以及预防违法违规行为;从深层次看,能够完善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良好贯彻。为发挥该原则应有机能,除了完成证券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立法衔接之外,还应当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第96条分为两款。第1款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2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国务院法制办2013年10月29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中对现行“食品安全法》第96条涉及惩罚性赔偿的条款进行了修改。《食品安全法》第96条在送审稿中成为第127条,该条第1款没有变化,第2款被修订为:“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的,赔偿1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