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金融业在微观与宏观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开放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符合金融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在将中国金融开放分为萌芽孕育、基础奠定、深入探索以及稳健推进四个历史演化阶段的基础上,从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倒逼金融监管制度改革以及加快资源要素流动四个方面阐释其逻辑机理,进而认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多方位金融开放、渐进式金融开放、统筹国际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从宏观角度看待金融危机。文章还结合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中潜在的问题风险,提出未来中国将持续推动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保持外汇管理政策的连续稳定性;建设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协同金融开放与创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深化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杜辉 《杭州研究》2009,(3):13-16
2010年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性流动性过剩、虚拟资本膨胀、战略资源短缺和新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加速到来,金融业可能面临业务膨胀和泡沫威胁的双重态势。未雨绸缪,整个金融体系必须强化对系统风险控制。区域性金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既要有效防范风险,又要抢抓机遇,注重“五个坚定不移”,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推进地方性金融业务创新、加强地方性金融资本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3.
杜辉 《杭州研究》2009,(2):13-17
世界金融危机发端于货币、资本市场,也影响着未来的国际金融走向。如何汲取世界金融危机的教训,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又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分工,发展民族经济,是摆在我国经济和各个城市经济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阐述金融风暴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相关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可能发生的系统风险,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金融体系建设和发展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虽然全球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归因于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快发展,但金融危机后全球衍生产品市场仍旧快速发展,且目前没有直接的实证证据验证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究竟是否增加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文章认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本身脱胎于各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因此兼具共性与特性,这就要求在此问题的研究中充分考虑各国的异质性问题。文章使用国际清算银行(BIS)全球金融衍生产品统计数据和美国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波动率实验室发布的全球各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短缺(SRISK)数据,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直接与各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关联起来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第一,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增加了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系统性风险,但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存在降低系统性风险的现象,这说明过度的金融深化反而不利于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挥风险管理功能;第二,场外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仅仅在危机期间增加了系统性风险,但在非金融危机期间则降低了系统性风险,这说明在金融体系正常运转时期,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风险管理的功能;第三,在不同的风险状态下,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在低风险状态下存在增加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地区性及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尤其是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更是对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在研究这次危机的相关历史数据时,我们发现,国际资本流在危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基本分析,试图探询国际资本流在金融系统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在金融自由化的当今中国,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国际资本的潜在风险甚至危机。  相似文献   

6.
张宇 《中国经贸》2009,(22):156-15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给全球金融市场敲响了风险的警钟。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与危机发生前高涨的美国经济有一定相似性,应当从中得到警示,防患于未然。本文针对金融危机爆发成因,从证券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方面对各类经济组织基于金融危机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可行性措施,主要包括:金融机构控制风险加强监管.政府通过贸易政策和管制措施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统筹规划货币、财政、贸易宏观经济政策等。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金融市场。此次危机不仅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打击,还使得贸易发展命脉的贸易融资缺口巨大,全球的贸易量急剧萎缩。没有充足的贸易融资,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很难稳定运行。并且由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呈链式传播,许多国家的进出口商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压缩业务或者破产,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运行遭受巨大影响,严重制约全球经济的复苏。危机带来的最深刻教训之一就是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高杠杆化的金融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发生根本改变,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必须紧密围绕实体经济展开。贸易金融作为与实体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金融发展方式,关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实现适时的创新,将有利于刺激经济需求,推动国际经济的复苏和我国出口导  相似文献   

8.
金融自由化的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涛 《开放导报》2006,(2):109-110
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风险控制和经济发展是辨证统一的。风险控制始终贯穿在经济发展之中,合理的风险控制将会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自由化中的风险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表现形式。在风险控制方面也应分层次进行:在宏观方面,不断完善价格机制,健全金融体系,保持合理的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在微观方面,促进微观金融企业的健康发展,从而防止金融危机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陈祥余 《中国经贸》2010,(14):142-142
金融危机的爆发迫使我们重新审视金融系统的整体性。现代金融体系表现出了高度的相互依赖性,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将整个金融体系整合成紧密联系的整体。这个整体起着传染风险的负外部性,本文试图理清金融网络理论的发展脉络,解释系统性风险的传染。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爆发以来,华尔街带来的这场金融风波引起了世界金融动荡不安,也让世界经济走向极度低迷。本文介绍了美国纽约大学罗比尼(Nouriel Roubi旧教授早前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预测和分析以及美国政府针对当前危急的金融形势以及极度萧条的国内经济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期能从美国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合理规避风险,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日前在江苏溧阳举办的中欧经济论坛上表示,此次金融危机带来九点警示: 1.要当心金融创新过度带来的风险。蒋定之表示,借鉴本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有必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审视,既要看到其对金融发展推进器的作用,又要对其令人防不胜防的放大风险的一面有一个清醒认识,“把金融创新的风险置于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在为投资者提供转移和分散风险新途径的同时也伴生出新的风险。20世纪末的几次金融危机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也就凸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3.
出口型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中如何实现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面临着世界经济环境和贸易伙伴经济状况的好转,同时也面临着贸易摩擦的加剧.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如何应对新情况,实现转型,减少自己的损失,降低贸易风险,在新环境下走出新的发展路线,值得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货币当局意识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由于资本项目的未完全开放和人民币尚未实现可自由兑换,为了稳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香港成为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首选之地。伴随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日益发展壮大。本文在考察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实施以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流动性的形成、债券市场的演进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特点,探讨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预期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受金融危机影响,作为进出口生命线的贸易融资变得日渐困难,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中国作为发展中的贸易大国,在未来的国际经济复苏中被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6.
丁化美 《山东经济》2009,25(4):102-107
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共生共栖,并行不悖。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往复更替的历史。从货币的诞生到各种金融产品的出现,金融的每一次创新都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加速发展,同时孕育并诱发着新的风险。揭示并把握金融创新隐藏的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创新是保证金融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金融创新是当今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论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落实好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内需,还是实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生产力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都需要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7.
学界新声     
樊纲:我们的威胁在于坏账太多导致信贷萎缩关于中国目前的金融风险形势,著名的经济学家樊纲有一个见解。在他看来,如果说中国有金融危机的话,也不是类似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外部风险,而是在于内部,即银行坏账太多导致的信贷萎缩问题——这个金融危机其实已经发生。这也是中国从1996年出现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不过他对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似乎不以为然,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前景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18.
金融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由于各种因素诱发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经济金融领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异常动荡,各国经济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了这次危机的侵袭。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企业、经济均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呈下降趋势。本文主要是从分析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股市、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出发,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是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宣告了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华盛顿共识"所确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破产。因此,对内我们要严格控制金融混业经营带来的连锁风险,对外更要控制金融开放的业务范围和节奏,防止国外金融危机对本国金融体系的传染。○发展虚拟经济必须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可实现产业升级,又可有效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变质为泡沫经济。美国的教训还警示我们,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监管,避免过度开发,从而控制风险规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贸易企业的发展,企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深入。由于贸易业务的多样化以及贸易与金融的结合,使得贸易风险特征较之传统的国内、国际贸易发生了全新的巨大变化。贸易企业在大宗贸易、进出口贸易和国内贸易等方面出现欺诈、违约等情况,这给贸易企业的交易业务带来了越来越复杂的风险,文章以M贸易公司的情况为例,分析贸易企业存在的风险并进行认真梳理,针对风险提出风险管控框架,以此来应对M贸易公司存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